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某合作课上,同学对硫酸亚铁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提出了不同的观点\(\rm{(}\)已知产物不超过\(\rm{3}\)种\(\rm{)}\):

              甲同学认为:硫酸亚铁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是\(\rm{Fe_{2}O_{3}}\)和\(\rm{SO_{3}}\);

              乙同学认为:硫酸亚铁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是\(\rm{Fe_{2}O_{3}}\)、\(\rm{SO_{2}}\)和\(\rm{SO_{3}}\);

              丙同学认为:硫酸亚铁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是\(\rm{Fe_{2}O_{3}}\)、\(\rm{SO_{2}}\)和\(\rm{O_{2}}\)。

              \(\rm{(1)}\)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可知,上面三位同学中观点一定错误的是________\(\rm{(}\)填“甲”“乙”或“丙”\(\rm{)}\),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rm{(2)}\)为了探究硫酸亚铁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丁同学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rm{SO_{2}}\)的熔点为\(\rm{-72 ℃}\),沸点为\(\rm{-10 ℃}\);\(\rm{SO_{3}}\)的熔点为\(\rm{16.8 ℃}\),沸点为\(\rm{44.8 ℃}\),并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通入一段时间\(\rm{N_{2}}\),加热

              \(\rm{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rm{B}\)中有白色沉淀生成,\(\rm{D}\)试管中有无色液体生成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装置\(\rm{D}\)的导管口

              木条复燃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冷却后,取\(\rm{A}\)中固体,加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将Ⅲ所得溶液滴入\(\rm{D}\)试管中

              混合溶液变为浅绿色




              \(\rm{①}\)加热之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固体完全分解时,没有拆去导管就熄灭酒精灯,发现液体并没有倒吸入硬质玻璃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rm{②}\)能否根据\(\rm{B}\)中现象,判断硫酸亚铁分解一定有\(\rm{SO_{3}}\)生成?请你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肯定________\(\rm{(}\)填“甲”“乙”或“丙”\(\rm{)}\)同学的观点一定正确。

              \(\rm{④}\)写出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⑤}\)本实验设计有明显不足之处,它是________________;设计一个简易实验检验\(\rm{A}\)中硫酸亚铁是否完全分解:__________\(\rm{(}\)写出步骤、现象和结论\(\rm{)}\)。

            • 2.

              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rm{Cl_{2}}\)、\(\rm{O_{2}}\)、\(\rm{SO_{2}}\)、\(\rm{NO}\)、\(\rm{NO_{2}}\)、\(\rm{N_{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则原混合气体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 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实验室制取高纯\(\rm{NaI}\)晶体\(\rm{(}\)无色\(\rm{)}\)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化学计量称取各原料,在三颈烧瓶\(\rm{(}\)如图\(\rm{)}\)中先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然后按\(\rm{Na_{2}CO_{3}}\)、\(\rm{I_{2}}\)和水合肼的投料顺序分批加入。


              已知:\(\rm{①I_{2}+Na_{2}CO_{3}=NaI+NaIO+CO_{2}↑}\)   \(\rm{ΔH < 0}\)

              \(\rm{3I_{2}+3Na_{2}CO_{3}=5NaI+NaIO_{3}+3CO_{2}↑}\)    \(\rm{ΔH < 0}\)

              \(\rm{②I_{2}(s)+I^{-}(aq)⇌ I_{3}^{\mathrm{{-}}}(aq)}\)

              \(\rm{③}\)水合肼\(\rm{(N_{2}H_{4}·H_{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rm{IO^{-}}\)、\(\rm{IO_{3}^{\mathrm{{-}}}}\)和\(\rm{I_{2}}\)还原为\(\rm{I^{-}}\),本身被氧化为\(\rm{N_{2}(}\)放热反应\(\rm{);100 ℃}\)左右水合肼分解为氮气和氨气等

              \(\rm{(1)}\) 常温常压时,\(\rm{I_{2}}\)与\(\rm{Na_{2}CO_{3}}\)溶液反应很慢,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rm{(}\)填字母\(\rm{)}\)。 

              \(\rm{a.}\) 将碘块研成粉末    \(\rm{b.}\) 起始时加少量\(\rm{NaI}\)

              \(\rm{c.}\) 将溶液适当加热    \(\rm{d.}\) 加大高纯水的用量

              \(\rm{(2) I_{2}}\)与\(\rm{Na_{2}CO_{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rm{40~70 ℃}\),温度不宜超过\(\rm{70 ℃}\),除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另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rm{(3)}\) 加入稍过量水合肼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rm{(}\)只写一个\(\rm{)}\)。 

              \(\rm{(4)}\) 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开动搅拌器,其目的是                 

              \(\rm{(5)}\) 反应的后期\(\rm{I_{2}}\)与\(\rm{Na_{2}CO_{3}}\)溶液反应难以进行,此阶段需对投料顺序作适当改进,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 所得溶液\(\rm{(}\)偏黄,且含少量\(\rm{SO_{4}^{2\mathrm{{-}}}}\),极少量的\(\rm{K^{+}}\)和\(\rm{Cl^{-})}\)进行脱色、提纯并结晶,可制得高纯\(\rm{NaI}\)晶体。实验方案: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        

              \(\rm{[}\)实验中须使用的试剂:\(\rm{HI}\)溶液、\(\rm{Na_{2}CO_{3}}\)溶液、\(\rm{Ba(OH)_{2}}\)溶液、高纯水及\(\rm{pH}\)试纸\(\rm{;}\)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真空干燥箱\(\rm{]}\)。

            • 4. \(\rm{(1)①SO_{2}}\)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rm{Br_{2}}\),\(\rm{SO_{2}}\)吸收\(\rm{Br_{2}}\)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rm{②}\)在\(\rm{100mL}\) \(\rm{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可能是 ______ \(\rm{(}\) 填序号\(\rm{)}\).
              A.\(\rm{40.32L}\)    \(\rm{B.30.24L}\)        \(\rm{C.20.16L}\)         \(\rm{D.13.44L}\)
              \(\rm{③}\)除去\(\rm{NO}\)中的\(\rm{NO_{2}}\)所用的试剂 ______ \(\rm{(}\)填写化学式\(\rm{)}\).
              \(\rm{(2)}\)某溶液中可能含有\(\rm{NH_{4}^{+}}\),\(\rm{Ba^{2+}}\),\(\rm{Mg^{2+}}\),\(\rm{Ag^{+}}\),\(\rm{OH^{-}}\),\(\rm{SO_{4}^{2-}}\),\(\rm{CO_{3}^{2-}}\)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rm{①}\)取此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rm{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rm{③}\)将\(\rm{②}\)中沉淀过滤,取滤液微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rm{①}\)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离子 ______ ,肯定无离子 ______ .
              \(\rm{②}\)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 5. 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工业制乙烯的原理和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rm{(}\)已知烃类都不与碱反应\(\rm{)}\)。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工业制乙烯的实验原理是烷烃\(\rm{(}\)液态\(\rm{)}\)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不饱和烃。例如,石油分馏产物之一的十六烷烃发生反应:\(\rm{C_{16}H_{34}\xrightarrow[催化剂]{\triangle}C_{8}H_{18}+}\)甲,甲\(\rm{\xrightarrow[催化剂]{\triangle}4}\)乙,则甲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乙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rm{(2)B}\)装置中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是________。

              \(\rm{(3)C}\)装置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

              \(\rm{(4)}\)查阅资料知,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根据本实验中装置________\(\rm{(}\)填字母\(\rm{)}\)中的实验现象可判断该资料是否真实。为了探究溴与乙烯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以测定装置\(\rm{B}\)中溶液在反应前后的酸碱性,简述其理由:____________。

              \(\rm{(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检验甲烷和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rm{(}\)选填字母,下同\(\rm{)}\);除去甲烷中乙烯的方法是________。

              A.气体通入水中

              B.气体通过盛溴水的洗气瓶

              C.气体通过盛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

              D.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rm{(6)}\)分别燃烧乙烯和甲烷,甲烷火焰明亮而乙烯产生少量黑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为达到下表中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试剂及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实验方法:

              A.将气体通入盛有\(\rm{NaOH}\)溶液的洗气瓶

              B.取样,滴加\(\rm{KSCN}\)溶液

              C.取样,滴加酚酞试液

              D.取样,灼烧

              实验 目 的

              试剂及方法

              鉴别丝绸和棉布

               

              除去\(\rm{CO}\)中混有少量\(\rm{CO_{2}}\)

               

              证明\(\rm{Na_{2}CO_{3}}\)溶液呈碱性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rm{Fe^{3+}}\)

               

            • 7.

              完成下列各题:

              \(\rm{(1)}\)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m{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rm{(2)}\)以丙醛为原料制取\(\rm{1}\),\(\rm{2—}\)丙二醇,涉及到的反应类型依次是________。

              \(\rm{①}\)消去反应 \(\rm{②}\)水解反应 \(\rm{③}\)加聚反应 \(\rm{④}\)加成反应 \(\rm{⑤}\)还原反应 \(\rm{⑥}\)氧化反应

              \(\rm{(3)}\)某有机物的化学式为\(\rm{C_{5}H_{10}O}\),它能发生银镜反应,它与\(\rm{H_{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rm{(4)}\)草药莪术根茎中含有一种色素,它的是结构简式为,用它制成的试纸可以作酸碱指示剂,该物质_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使酸性\(\rm{KMnO_{4}}\)溶液褪色,\(\rm{1mol}\)该有机物能与________\(\rm{molBr_{2}}\)发生加成反应,与________\(\rm{molBr_{2}}\)发生取代反应,与________\(\rm{molH_{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类。

              \(\rm{(5)}\)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rm{CH_{2}=CH—CHO}\),在检验官能团时,先用________检验________官能团,再用________,检验另一种官能团________。

              \(\rm{(6)}\)只用一种试剂便可将苯、苯酚、四氯化碳、乙醛\(\rm{4}\)种无色液体进行鉴别,这种试剂是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银氨溶液   \(\rm{②}\)新制的\(\rm{Cu(OH)_{2}}\)   \(\rm{③NaOH}\)溶液   \(\rm{④}\)溴水

            • 8.

              \(\rm{(1)}\)工业制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的产物是_____。如何检验                                                   

              \(\rm{(2)}\)写出检验氯化铵中铵根离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某同学认为\(\rm{CuO}\)是碱性氧化物,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四种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rm{NaNO_{3}}\)溶液、\(\rm{Na_{2}CO_{3}}\)溶液、\(\rm{Na_{2}SO_{4}}\)溶液和\(\rm{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小题\(\rm{.}\)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rm{1mL}\),做下列实验.
              \(\rm{(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 ,出现 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rm{(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 ,出现 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rm{(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 ______ ,出现 ______ 现象的是 ______ ,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rm{.}\)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______
            • 10.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已知:\(\rm{HNO_{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rm{NO}\)和\(\rm{NO_{2}}\);\(\rm{AgNO_{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rm{NO_{x}}\)是大气污染物。请运用所学化学原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rm{(1)NO_{2}}\)转化为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参考题干信息,设计区分饱和\(\rm{NaNO_{2}}\)溶液和饱和\(\rm{NaCl}\)溶液的方案有多种:

                  方案\(\rm{①}\):用\(\rm{pH}\)试纸测定这两种溶液的\(\rm{pH}\);请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此方法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rm{②}\):分别取少量样品滴加少量稀硫酸,微热\(\rm{(}\)填写现象和结论\(\rm{)}\),_________________。

                  方案\(\rm{③}\):分别取少量样品\(\rm{(}\)填写操作、现象和结论\(\r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分析方案\(\rm{①}\)和\(\rm{②}\),你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rm{N_{2}}\)和\(\rm{O_{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rm{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随温度升高,\(\rm{K}\)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

                  \(\rm{③}\)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装置,\(\rm{CO}\)可有效地将\(\rm{NO}\)还原成\(\rm{N_{2}}\)排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通过\(\rm{NO_{x}}\)传感器可监测\(\rm{NO_{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rm{①Pt}\)电极上气体发生的是________反应\(\rm{(}\)填“氧化”或“还原”\(\rm{)}\)。

                  \(\rm{②NO}\)在电极上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转移\(\rm{1 mol e^{-}}\)参与反应的\(\rm{NO}\)的体积\(\rm{(}\)标准状况下\(\rm{)}\)为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