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甲苯氧化法制备苯甲酸的反应原理如下:

              实验时将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100℃时,反应一段时间,再停止反应,并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实验室中实现操作Ⅰ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烧杯;操作Ⅱ的名称为 ______
              (2)如果滤液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若无此操作会出现的危害是 ______
              (3)在操作Ⅲ中,抽滤前需快速冷却溶液,其原因是 ______ ;如图2所示抽滤完毕,应先断开 ______ 橡皮管.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取其中25.00mL溶液,进行滴定,消耗KOH物质的量为2.4×10-3 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 ______
            • 2. 三氯化铁是合成草酸铁的重要原料.
              (1)利用工业FeCl3制取纯净的草酸铁晶体[Fe2(C2O43•5H2O]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①为抑制FeCl3水解,溶液X为 ______
              ②上述流程中FeCl3能被异丙醚萃取,其原因是 ______ ;检验萃取、分液后所得水层中是否含有Fe3+的方法是 ______
              ③所得Fe2(C2O43•5H2O需用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______
              ④为测定所得草酸铁晶体的纯度,实验室称取a g样品,加硫酸酸化,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H2C2O4,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右图所示仪器 ______ (填“甲”或“乙”)中.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得Fe2(C2O43•5H2O含量偏低的是 ______
              a.盛放KMnO4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蚀刻镀铜电路板所得废液(溶质为FeCl2、CuCl2、FeCl3)出发,制备单质铜和无水FeCl3,再由FeCl3合成Fe2(C2O43•5H2O.请补充完整由蚀刻废液制备单质铜和无水FeCl3的实验步骤(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盐酸、NaOH溶液和H2O2溶液):向废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______ ;调节溶液pH,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FeCl3•6H2O; ______ ,得到无水FeCl3
            • 3. 某同学用沉淀法测定Na2SO3和NaCl固体混合物中Na2S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1)操作I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______
              (2)操作I之前,为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设计如下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______
              A.取少量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B.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C.待浊液澄清后,继续滴加稀H2SO4,若沉淀产生则说明BaCl2已过量
              (3)根据操作流程中的数据计算Na2SO3的质量分数 ______
              (4)该同学认真分析,上述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发现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差较大,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 ______
            • 4. 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

              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 ______ .A煅烧生成B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是 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g/L),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 ______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5. 实验室从含碘废液中测定I-的含量以及碘的回收过程如下:
              Ⅰ.含碘废液中I-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量取25.00mL废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5mL 2mol•L-1 H2SO4溶液和10mL 20% 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挥发,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10mL 2mol•L-1 H2SO4溶液,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用0.025 0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到终点.重复3次,数据记录见下表:(已知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6Fe2++Cr2O+14H+═6Fe3++2Cr3++7H2O)
              次数 1 2 3
              滴定体积/mL 19.60 19.65 19.55
              Ⅱ.碘的回收
              取250mL含碘废液于烧杯中,加入Na2S2O3溶液,并将饱和CuSO4溶液在不断搅拌下滴加到废液中,加热至70℃左右完全反应生成CuI沉淀.过滤,得到的CuI沉淀按图1进行操作,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浓硝酸(注意滴液的速度),完全反应后,通过减压过滤,得到粗碘固体产品和抽滤液,然后按图2进行粗碘的提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2实验装置中烧瓶的作用 ______
              (2)某同学欲配制200mL 2mol•L-1的H2SO4,配制方法合理的是 ______
              A.在200mL 1mol•L-1的H2SO4中加入22.4L标准状况下的SO3
              B.向100mL 4mol•L-1的H2SO4中加入100mL水
              C.取5mol•L-1的H2SO4 80.0mL,加水至200mL
              D.将16g NaOH固体加入到200mL 3mol•L-1的H2SO4溶液中
              (3)在盛有废液的锥形瓶中先加入5mL 2mol•L-1H2SO4的目的是 ______
              (4)根据滴定的有关数据,计算该废液中I-的含量为 ______ g•L-1(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5)写出图1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6)按图2装置进行粗碘提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______ ,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 ______ (填“a”或“b”)接水龙头,最终能得到较多较高纯度的单质碘.
            • 6. [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合成农药中间体,受热可分解,摩尔质量为246g•mol-1.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部分夹持装置略)验证它的部分分解产物,请回答问题:

              (1)连接装置, ______ ,在各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和试剂.
              (2)打开K2、K4,闭合K1、K3,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写出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3)打开K1、K3,闭合K2、K4,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 ______ (填化学式).
              (4)CCl4的作用是 ______
              (5)加热过程中,还生成Cu、N2和H2O.写出[Cu(NH34]SO4•H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6)若实验中称取ag[Cu(NH34]SO4•H2O收集到bmLN2(已换算成标准状况),[Cu(NH34]SO4•H2O的分解率表达式为 ______
              (7)量气管读数时需注意的事项有:①气体冷却到室温;②量气装置两侧液面相平;③ ______ .若某同学按图2所示读数,则计算出的分解率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7. 某兴趣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可能含有CuO、CuS、Cu2S,其中CuS和 Cu2S不溶于稀盐酸、稀硫酸)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Ⅰ.将光亮铜丝插人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
              (2)向含微量 Cu2+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现将少量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充分振荡以后,再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由此所得结论是 ______
              (3)为证明黑色沉淀含有铜的硫化物,进行如下实验:

              装置 现象 结论及解释
              ①A试管中黑色沉淀逐渐溶解
              ②A试管上方出现红棕色气体
              ③B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
              a.现象②说明褐色沉淀具有
              ______ 性.
              b.试管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CuS固体能溶于热的浓硫酸,请用有关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______
              (5)为测定黑色沉淀中Cu2S 的百分含量,取0.2g 步骤Ⅰ所得黑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用 40.0mL 0.075mol/L 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6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恰好与35.0mL 0.1mol/L (NH42Fe(SO42 溶液反应完全.则混合物中Cu2S 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8. 某铜(Ⅱ)盐晶体组成可以表示为Ka[Cub(C2O4c]•dH2O,其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
              I.准确称取3.54g样品,灼烧.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如图:
              Ⅱ.将灼烧剩余固体加入到过量的稀盐酸中完全溶解,再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过滤、洗涤、干燥、灼烧得固体质量为0.80g.
              已知:①该晶体在150℃时失去结晶水,260℃时分解.
              ②H2C2O4CO↑+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时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酒精灯、玻璃棒和 ______
              (2)已知:Ksp[Cu(OH)2]约为1.0×10-20,欲使操作Ⅱ溶液中Cu2+完全沉淀,则反应后溶液中的c(OH-)≥ ______ .(设c(Cu2+)≤1×10-5mol•L-1时为沉淀完全)
              (3)洗涤沉淀时,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
              (4)计算该铜盐的组成(请写出计算过程).
            • 9. 由软锰矿制备KMnO4的主要反应为:
              熔融氧化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加酸歧化3K2MnO4+2CO2→2KMnO4+MnO2↓+2K2CO3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20℃)
              物质 K2CO3 KHCO3 K2SO4 KMnO4
              溶解度g/100g 111 33.7 11.1 6.34
              (1)在实验室进行“熔融氧化”操作时,应选用铁棒、坩埚钳、泥三角和 ______ (填序号)
              a.铁坩埚       b.蒸发皿       c. 瓷坩埚      d.烧杯
              (2)在“加酸岐化”时不宜用硫酸的原因是 ______ ;不宜用盐酸的原因是 ______
              反应后得到KMnO4的步骤是:过滤、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该步骤能够得到KMnO4的原理是 ______
              (3)草酸钠滴定法测定KMnO4质量分数步骤如下:
              (已知涉及到的反应:Na2C2O4+H2SO4→H2C2O4(草酸)+Na2SO4
              5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
              Na2C2O4的式量为134        KMnO4的式量为158)
              Ⅰ.称取0.80g 的KMnO4产品,配成50mL溶液.
              Ⅱ.称取0.2014gNa2C2O4,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再加少量硫酸酸化.
              Ⅲ.将瓶中溶液加热到75~80℃,趁热用Ⅰ中配制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8.48mL.
              ①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是 ______
              ②样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保留3位小数).
              ③加热温度大于90℃,部分草酸发生分解,会导致测得产品纯度 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10. Na2S2O3(俗称保险粉)在医药、印染中应用广泛,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取15.1gNa2SO3溶于80.0mL水.另取5.0g硫粉,用少许乙醇润湿后加到上述溶液中.
              小火加热至微沸,反应1小时后过滤.滤液在100℃经蒸发、浓缩、冷却至10℃后析出Na2S2O3•5H2O.
              (1)加入的硫粉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 ______
              (2)滤液中除Na2S2O3和可能未反应完全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化合物杂质是 ______
              (3)某环境监测小组用含0.100mol•L-1Na2S2O3溶液[含少量的Na2SO3,且n(Na2S2O3):n(Na2SO3)=
              5:1]测定某工厂废水中Ba2+的浓度.他们取废水50.0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的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沉淀经洗涤、过滤后,用适量的稀硫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用上述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36.00mL.
              (已知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①Cr2O72-+6I-+14H+═2Cr3++3I2+7H2O;
              ②I2+2S2O32-═2I-+S4O62-;③I2+SO32-+H2O═2I-+SO42-+2H+
              则滴定过程中可用 ______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 ______
              计算该工厂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