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Ⅰ\(\rm{.}\)由\(\rm{A}\)、\(\rm{B}\)、\(\rm{C}\)、\(\rm{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rm{A}\)不断溶解

              \(\rm{C}\)的质量增加

              \(\rm{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rm{(2)}\)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Ⅱ\(\rm{.}\)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上使用了一种新型发电装置\(\rm{—}\)氢氧燃料电池,其构造如图所示,其中\(\rm{a}\)、\(\rm{b}\)两个电极均由多孔的碳炔组成,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若该电池工作时溶液中增加\(\rm{1molH_{2}O}\),则理论上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rm{mol}\)。

            • 2.

              电解原理和原电池原理是电化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某兴趣小组做如一下探究实验:



              \(\rm{(1)}\)如图\(\rm{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设计的原电池装置,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rm{12g}\),导线中通过________\(\rm{mol}\)电子。

              \(\rm{(2)}\)如图\(\rm{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rm{n}\)型,则乙装置中石墨\(\rm{(1)}\)为________极\(\rm{(}\)填正、负、阴、阳\(\rm{)}\),乙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的石墨\(\rm{(2)}\)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甲装置中与铜线相连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_______。

              \(\rm{(3)}\)在图\(\rm{2}\)乙装置中改为加入\(\rm{400mLCuSO_{4}}\)溶液,一段时间后,若电极质量增重\(\rm{1.28g.}\)则此时溶液的\(\rm{pH}\)为________。

              \(\rm{(4)}\)某同学将图\(\rm{1}\)甲装置中的溶液除杂后,获得纯净的\(\rm{FeCl_{2}}\)溶液,再以石墨为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电解池中阴极产生\(\rm{H_{2}}\),阳极附近出现黄色\(\rm{.}\)且无气泡产生,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 3.
              为探究\(\rm{Ag^{+}}\)与\(\rm{Fe^{3+}}\)氧化性的相关问题,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相关物质的溶解度\(\rm{(20℃)AgCl}\):\(\rm{1.5×10^{-4}g}\)  \(\rm{Ag_{2}SO_{4}}\):\(\rm{0.796g}\)
              \(\rm{(1)}\)甲同学的实验如表: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Ⅰ 将\(\rm{2mL}\) \(\rm{1mol/L}\) \(\rm{AgNO_{3}}\) 溶液加入到\(\rm{1mL}\) \(\rm{1mol/L}\)  \(\rm{FeSO_{4}}\)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有黑色固体产生
              取上层清液,滴加\(\rm{KSCN}\) 溶液 溶液变红
              注:经检验黑色固体为\(\rm{Ag}\)
              \(\rm{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______ .
              \(\rm{②}\)甲同学得出\(\rm{Ag^{+}}\)氧化了\(\rm{Fe^{2+}}\)的依据是 ______ .
              \(\rm{(2)}\)乙同学为探究\(\rm{Ag^{+}}\)和\(\rm{Fe^{2+}}\)反应的程度,进行实验Ⅱ.
              \(\rm{a.}\)按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rm{(}\)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rm{)}\),发现电压表指针偏移\(\rm{.}\)偏移的方向表明:电子由石墨经导线流向银\(\rm{.}\)放置一段时间后,指针偏移减小\(\rm{.}\) 
              \(\rm{b.}\)随后向甲烧杯中逐渐加入浓\(\rm{Fe_{2}(SO_{4})_{3}}\)溶液,发现电压表指针的变化依次为:偏移减小\(\rm{→}\)回到零点\(\rm{→}\)逆向偏移.
              \(\rm{①a}\) 中甲烧杯里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
              \(\rm{②b}\)中电压表指针逆向偏移后,银为 ______  极\(\rm{(}\)填“正”或“负”\(\rm{)}\).
              \(\rm{③}\)由实验得出\(\rm{Ag^{+}}\)和\(\rm{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rm{(3)}\)为进一步验证乙同学的结论,丙同学又进行了如表实验:
              序号 操作 现象
              实验Ⅲ 将\(\rm{2mL}\) \(\rm{2mol/L}\) \(\rm{Fe(NO_{3})_{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实验Ⅳ 将\(\rm{2mL1mol/L}\) \(\rm{Fe_{2}(SO_{4})_{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减少,未消失
              实验Ⅴ 将\(\rm{2mL}\) \(\rm{2mol/L}\) \(\rm{FeCl_{3}}\)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中 银镜消失
              \(\rm{①}\)实验Ⅲ ______ \(\rm{(}\)填“能”或“不能”\(\rm{)}\)证明\(\rm{Fe^{3+}}\)氧化了\(\rm{Ag}\),理由是 ______ .
              \(\rm{②}\)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实验Ⅳ与Ⅴ的现象有所不同的原因: ______ .
            • 4. 现有\(\rm{A}\),\(\rm{B}\),\(\rm{C}\),\(\rm{D}\)四种金属片,\(\rm{①}\)把\(\rm{A}\),\(\rm{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rm{A}\)上有气泡产生;\(\rm{②}\)把\(\rm{C}\),\(\rm{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硫酸铁溶液中,\(\rm{C}\)上发生氧化反应;\(\rm{③}\)把\(\rm{A}\),\(\rm{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电子流动方向为\(\rm{A→}\)导线\(\rm{→C.}\)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rm{①}\)中,金属片\(\rm{A}\)发生______\(\rm{(}\)填“氧化”或“还原”\(\rm{)}\)反应;在\(\rm{②}\)中金属片\(\rm{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rm{(2)}\)在\(\rm{③}\)中,若\(\rm{C}\)为铜,则\(\rm{A}\)不可能为______\(\rm{(}\)填字母\(\rm{)}\);
              \(\rm{a.}\)锌     \(\rm{b.}\)铁      \(\rm{c.}\)银      \(\rm{d.}\)镁
              \(\rm{(3)}\)如果把\(\rm{B}\)、\(\rm{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则金属片______上有气泡产生;在标准状况下收集该气体\(\rm{560mL}\),则导线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
              \(\rm{(4)}\)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______;
              \(\rm{(5)}\)若\(\rm{C}\),\(\rm{D}\)在一定条件下能构成充电电池,下列关于充电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充电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B.充电是使放电时的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C.充电电池比一次性电池更经济实用
              D.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
              E.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F.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5.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rm{.}\)通电一会儿,发现用\(\rm{NaCl}\)溶液湿润的淀粉\(\rm{KI}\)试纸的\(\rm{C}\)端变为蓝色.
              \(\rm{(1)E}\)为电源的 ______ 极,\(\rm{Fe}\)为 ______ 极\(\rm{.}\)
              \(\rm{(2)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在\(\rm{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rm{(4)}\)若此电源为铅蓄电池,电池总反应式为:
              \(\rm{Pb+PbO_{2}+4H^{+}+2SO_{4}^{2-} \underset{{充电}}{\overset{{放电}}{{\rightleftharpoons}}}PbSO_{4}+2H_{2}O}\)
              则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当外电路通过\(\rm{1mol}\)电子时,理论上负极板的质量增加 ______ \(\rm{g}\),此时若要使\(\rm{A}\)池中的溶液复原,应加入 ______ \(\rm{g}\)的\(\rm{CuO}\)固体.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