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I.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设计进行以下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rm{(1)}\)步骤\(\rm{①}\)灼烧海带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rm{(}\)选填编号\(\rm{)}\)

                    

              \(\rm{(2)}\)步骤\(\rm{③}\)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

              \(\rm{(3)}\)步骤\(\rm{④}\)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步骤\(\rm{⑤}\)为萃取\(\rm{-}\)分液的方法从碘水中提取碘,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


              甲\(\rm{.}\)加入萃取剂后振荡  乙\(\rm{.}\)静置分层          丙\(\rm{.}\)分离

              以上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rm{(}\)填“甲”、“乙”或“丙”\(\rm{)}\)。

              \(\rm{(5)}\)步骤\(\rm{⑤}\)中不能用酒精代替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检验提取碘后的水层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下图转化关系中,\(\rm{A}\)、\(\rm{B}\)、\(\rm{C}\)、\(\rm{D}\)、\(\rm{E}\)都是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rm{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rm{C}\)呈黄绿色。化合物\(\rm{H}\)和\(\rm{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rm{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rm{①}\)和\(\rm{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rm{D}\)_______________、\(\rm{F}\)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rm{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向\(\rm{K}\)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rm{(4)}\)将少量单质\(\rm{C}\)通入盛有淀粉\(\rm{KI}\)溶液的试管中,液体变为蓝色。该反应说明单质\(\rm{C}\)的氧化性________于单质碘\(\rm{(}\)填“强”或“弱”\(\rm{)}\)。

              \(\rm{(5)}\)向\(\rm{J}\)溶液中滴入\(\rm{NaOH}\)溶液时,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沉淀由灰白色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 2.

              用零价铁\(\rm{(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rm{(NO_{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rm{(1)Fe}\)还原水体中\(\rm{NO_{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rm{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rm{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

              \(\rm{(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rm{24}\)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接近\(\rm{100\%}\)

              \(\rm{ < 50\%}\)

              \(\rm{24}\)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按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rm{pH=4.5}\)时,\(\rm{NO_{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发现:在初始\(\rm{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rm{Fe^{2+}}\)可以明显提高\(\rm{NO_{3}^{-}}\)的去除率。对\(\rm{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rm{.Fe^{2+}}\)直接还原\(\rm{NO_{3}^{-}}\);

              Ⅱ\(\rm{.Fe^{2+}}\)破坏\(\rm{FeO(OH)}\)氧化层。

                  \(\rm{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rm{Fe^{2+}}\)能与\(\rm{FeO(OH)}\)反应生成\(\rm{Fe_{3}O_{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rm{Fe^{2+}}\)提高\(\rm{NO_{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_。

              \(\rm{(4)}\)其他条件与\(\rm{(2)}\)相同,经\(\rm{1}\)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约\(\rm{10\%}\)

              约\(\rm{3\%}\)

              \(\rm{1}\)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rm{(2)}\)中数据对比,解释\(\rm{(2)}\)中初始\(\rm{pH}\)不同时,\(\rm{NO_{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 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rm{(1)}\)装置\(\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rm{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rm{(3)}\)装置\(\rm{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rm{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rm{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rm{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rm{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rm{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

              A.水    \(\rm{B.}\)酸性\(\rm{KMnO_{4}}\)溶液     \(\rm{C.}\)浓溴水     \(\rm{D.}\)饱和\(\rm{NaHSO_{3}}\)溶液

              \(\rm{(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rm{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某中学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rm{Fe^{2+}}\)、\(\rm{Fe^{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rm{(1)}\)本次实验中共需要\(\rm{1mol/L FeCl_{2}}\)溶液\(\rm{100 mL}\),配制时涉及到如下操作:

              \(\rm{①}\)步骤\(\rm{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rm{②}\)在配制溶液过程中步骤\(\rm{E}\)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rm{(}\)填“洗涤”、“转移”、“定容”\(\rm{)}\);该步中视线应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___________。

              \(\rm{③}\)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____\(\rm{(}\)双选\(\rm{)}\)。
              A.溶解后小烧杯、玻璃棒没有洗涤
              B.所用容量瓶中,已有少量蒸馏水

              C.定容、加盖倒转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rm{(2)}\)取\(\rm{2mL FeCl_{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rm{1}\)滴\(\rm{KSCN}\)溶液,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rm{Cl_{2}}\)可将\(\rm{Fe^{2+}}\)氧化成\(\rm{Fe^{3+}}\)。\(\rm{FeCl_{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rm{(3)}\)在\(\rm{(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溶液变成________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工业上常用铁制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制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rm{[}\)探究一\(\rm{]}\)

              \(\rm{(1)}\)第一步: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rm{(}\)含少量碳元素\(\rm{)}\)放入冷浓硫酸中,第二步:\(\rm{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现________________\(\rm{(}\)填写第二步的实验现象,若有则写出具体现象,若无则写“无明显变化”\(\rm{)}\),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另称取铁钉\(\rm{6.0 g}\)放入\(\rm{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rm{X}\)并收集到气体\(\rm{Y}\)。
              \(\rm{①}\)甲同学认为\(\rm{X}\)中除\(\rm{Fe}\)\(\rm{{\,\!}^{3+}}\)外还可能含有\(\rm{Fe}\)\(\rm{{\,\!}^{2+}}\),若要确认其中有\(\rm{Fe}\)\(\rm{{\,\!}^{2+}}\),应用________\(\rm{(}\)选填序号\(\rm{)}\)检验。
              \(\rm{a.KSCN}\)溶液和氯水  \(\rm{b.}\)铁粉和\(\rm{KSCN}\)溶液    \(\rm{c.}\)酸性\(\rm{KMnO}\)\(\rm{{\,\!}_{4}}\)溶液    \(\rm{d.}\)浓氨水

              铁粉与溶液\(\rm{X}\)反应可制得一种补血剂,写出其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乙同学取\(\rm{336 mL(}\)标准状况\(\rm{)}\)气体\(\rm{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rm{SO_{2}+Br_{2}+2H_{2}O═2HBr+H_{2}SO_{4}}\),然后加入足量\(\rm{BaCl_{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到干燥固体\(\rm{2.33 g}\)。则气体\(\rm{Y}\)中\(\rm{SO_{2}}\)的体积分数为____。

              \(\rm{[}\)探究二\(\rm{]}\)分析上述实验中\(\rm{SO_{2}}\)的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rm{Y}\)中还可能含有\(\rm{H_{2}}\)和\(\rm{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rm{(}\)图中夹持仪器省略\(\rm{)}\)。

              \(\rm{(3)}\)装置\(\rm{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认为气体\(\rm{Y}\)中还含有\(\rm{Q}\)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rm{(5)}\)为确认\(\rm{Q}\)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装置\(\rm{M}\)于________\(\rm{(}\)填序号\(\rm{)}\)。

              \(\rm{a.A}\)之前        \(\rm{b.A-B}\)间           \(\rm{c.B-C}\)间          \(\rm{d.C-D}\)间

              \(\rm{(6)}\)如果气体\(\rm{Y}\)中含有\(\rm{H_{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以硫铁矿\(\rm{(}\)主要成分为\(\rm{FeS_{2})}\)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rm{(FeCl_{3}·6H_{2}O)}\)的工艺流程如下:

                  \(\rm{(1)}\)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检验氧化生成的阳离子的试剂是________。

                  \(\rm{(2)}\)尾气中主要含\(\rm{N_{2}}\)、\(\rm{O_{2}}\)、\(\rm{SO_{2}}\)和少量的\(\rm{CO_{2}}\)、\(\rm{H_{2}O}\),取标准状况下的尾气\(\rm{VL}\)测定\(\rm{SO_{2}}\)含量。

                  方案一:让尾气缓慢通过以下装置。

                  \(\rm{①C}\)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时先通入尾气,再通入一定量氮气。若通过\(\rm{B}\)装置的增重来测量\(\rm{SO_{2}}\)的体积分数。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rm{(}\)填“是”或“否”\(\rm{)}\),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rm{(}\)若方案合理该空不必填写\(\rm{)}\)。

                  方案二:将尾气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rm{mg}\)。

                  \(\rm{①}\)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rm{②}\)进行沉淀洗涤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rm{③SO_{2}}\)含量的表达式是________\(\rm{(}\)用含\(\rm{m}\)、\(\rm{V}\)的代数式表示\(\rm{)}\)。

                  \(\rm{(3)}\)从\(\rm{FeCl_{3}}\)溶液中得到\(\rm{FeCl_{3}·6H_{2}O}\)晶体的操作包括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该过程需保持盐酸过量,结合必要的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

            • 7.

              已知铁生锈的过程为:\(\rm{Fe → Fe(OH)_{2}→ Fe(OH)_{3}→ Fe_{2}O_{3}·xH_{2}O}\)。又知草酸\(\rm{(H}\)\(\rm{{\,\!}_{2}}\)\(\rm{C}\)\(\rm{{\,\!}_{2}}\)\(\rm{O}\)\(\rm{{\,\!}_{4}}\)\(\rm{)}\)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rm{H}\)\(\rm{{\,\!}_{2}}\)\(\rm{C}\)\(\rm{{\,\!}_{2}}\)\(\rm{O}\)4\(\rm{ \xrightarrow[加热]{浓硫酸} }\)\(\rm{CO↑ + CO}\)\(\rm{{\,\!}_{2}}\)\(\rm{↑ + H}\)\(\rm{{\,\!}_{2}}\)\(\rm{O}\)。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两种不同生锈铁片的组成\(\rm{(}\)设只含有铁和\(\rm{Fe}\)\(\rm{{\,\!}_{2}}\)\(\rm{O}\)\(\rm{{\,\!}_{3}}\)\(\rm{·xH}\)\(\rm{{\,\!}_{2}}\)\(\rm{O)}\),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对有关问题的解答。

              \(\rm{(1)}\)甲同学利用草酸分解产生的混合气体和下图所示装置测定其中一种锈铁的组成。

              主要操作为:

              取锈铁样品\(\rm{12.6g}\)置于装置\(\rm{C}\)的硬质玻璃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rm{8.4g}\),装置\(\rm{D}\)增重\(\rm{8.4g}\)。
              \(\rm{①}\)装置\(\rm{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rm{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根据以上数据能否测定出锈铁的组成?答: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

              \(\rm{③}\)该装置还存在的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乙同学将生锈铁片溶于过量稀硫酸,检验所得溶液中是否存在\(\rm{Fe^{2+}}\)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乙同学在甲同学装置的基础上将装置\(\rm{D}\)替换成装浓硫酸的洗气瓶即装置\(\rm{E}\),\(\rm{(}\)此装置图省略\(\rm{)}\),经过改进后,重新按甲同学的操作和样品取用量进行实验,若完全反应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仍为\(\rm{8.4g}\),而装置\(\rm{E}\)增重\(\rm{1.8g}\),则:
              \(\rm{① x =}\)______;

              \(\rm{② m(Fe)︰m (Fe}\)\(\rm{{\,\!}_{2}}\)\(\rm{O}\)\(\rm{{\,\!}_{3}}\)\(\rm{·xH}\)\(\rm{{\,\!}_{2}}\)\(\rm{O) =}\)______________。

            • 8.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部分条件已略去\(\rm{)}\)。在通常状况下,\(\rm{B}\)是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固体,\(\rm{C}\)、\(\rm{D}\)、\(\rm{E}\)、\(\rm{F}\)、\(\rm{H}\)、\(\rm{I}\)均为气体,\(\rm{C}\)的水溶液呈碱性,\(\rm{D}\)、\(\rm{E}\)、\(\rm{F}\)是单质,且\(\rm{D}\)、\(\rm{F}\)是空气的主要成分,\(\rm{I}\)为红棕色,反应\(\rm{①}\)是工业上制备\(\rm{K}\)的反应原理之一。


              \(\rm{(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rm{(2)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反应\(\rm{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反应\(\rm{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铁不能与冷、热水反应,但能与水蒸气反应。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不同,温度低于\(\rm{570℃}\)时,生成\(\rm{FeO}\),高于\(\rm{570℃}\)时,生成\(\rm{Fe_{3}O_{4}.}\)某学生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rm{(1)}\)实验中使用肥皂液的作用是______。
              \(\rm{(2)}\)甲同学为探究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含有哪些物质,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rm{①}\) 取少量黑色粉末\(\rm{X}\)放入试管\(\rm{1}\)中,加入盐酸,微热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rm{②}\) 向试管\(\rm{1}\)中滴加几滴\(\rm{KSCN}\)溶液,振荡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能确定固体中存在的物质有:______;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rm{Fe_{3}O_{4}}\)的原因是:______。
              \(\rm{(3)}\)乙同学设计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实验后试管内的固体是否存在\(\rm{Fe_{3}O_{4}}\)。

              \(\rm{①}\)溶液\(\rm{X}\)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rm{②}\)操作\(\rm{a}\)为______,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_____。
              \(\rm{③}\)如果取固体样品\(\rm{m_{1}}\)克,反应后得到红棕色固体\(\rm{m_{2}}\)克,则\(\rm{m_{1}}\)与\(\rm{m_{2}}\)之比最少应大于______时,才能确定固体样品中一定存在\(\rm{Fe_{3}O_{4}}\)。
              \(\rm{(4)}\)丙同学将试管内固体看做铁的氧化物\(\rm{(Fe_{x}O)}\),取出\(\rm{6.08g}\)溶于足量盐酸中,向所得溶液中通入\(\rm{448mLCl_{2}(}\)标准状况\(\rm{)}\),恰好将\(\rm{Fe^{2+}}\)完全氧化。则\(\rm{X=}\)______。
            • 10.

              某化学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律后,对教材中\(\rm{Fe^{2+}}\)氧化为\(\rm{Fe^{3+}}\)的实验进一步思考,并提出问题:\(\rm{Cl_{2}}\)能将\(\rm{Fe^{2+}}\)氧化为\(\rm{Fe^{3+}}\),那么\(\rm{Br_{2}}\)和\(\rm{I_{2}}\)能否将\(\rm{Fe^{2+}}\)氧化为\(\rm{Fe^{3+}}\)?

              环节一:理论推测

              部分同学认为\(\rm{Br_{2}}\)和\(\rm{I_{2}}\)都可能将\(\rm{Fe^{2+}}\)氧化为\(\rm{Fe^{3+}}\),他们思考的依据是________。

              部分同学认为\(\rm{Br_{2}}\)和\(\rm{I_{2}}\)都不能将\(\rm{Fe^{2+}}\)氧化为\(\rm{Fe^{3+}}\),还有同学认为\(\rm{Br_{2}}\)能将\(\rm{Fe^{2+}}\)氧化为

              \(\rm{Fe^{3+}}\)而\(\rm{I_{2}}\)不能。他们思考的依据是从上到下卤素非金属性减弱,单质氧化性减弱。

              环节二: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在大试管中加适量铁粉,加入\(\rm{10 mL}\) 稀盐酸,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

              取上层清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rm{1}\):

              试管

              操作

              现象

              \(\rm{①}\)

              先向试管中加入\(\rm{2 mL FeCl_{2}}\)溶液,再滴加少量红棕色的溴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rm{②}\)

              先向试管中加入\(\rm{2 mL FeCl_{2}}\)溶液,再滴加少量棕黄色的碘水,振荡试管

              溶液为黄色

              环节三:实验现象的分析与解释

              \(\rm{(1)}\)对\(\rm{①}\)中现象同学甲认为可以说明溴水能将\(\rm{Fe^{2+}}\)氧化,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同学乙认为应该补充实验,才能得出同学甲的结论。请你帮助同学乙完成实验:

              实验\(\rm{2}\):

              操作

              应该观察到的现象

               

               

               

              \(\rm{(2)}\)对\(\rm{②}\)中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

                  可能\(\rm{1}\):碘水与\(\rm{FeCl_{2}}\)溶液不反应,黄色是碘水稀释后的颜色。

                  可能\(\rm{2}\):_____________。

              实验\(\rm{3}\):进行实验以确定可能的原因。

              操作

              现象

              向试管\(\rm{②}\)所得溶液中继续加入\(\rm{0.5 mLCCl_{4}}\),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上层溶液,滴加\(\rm{KSCN}\) 溶液

              静置后,上层溶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为紫红色;上层溶液滴加\(\rm{KSCN}\) 溶液后,出现浅红色

              同学丙认为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是“可能\(\rm{2}\)”成立,同学丁认为不严谨,于是设计了实验\(\rm{4}\):

              实验\(\rm{4}\):

              操作

              现象

              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rm{2 mL FeCl_{2}}\)溶液,滴加\(\rm{0.5mL}\)碘水后,再加入\(\rm{0.5mL}\) 苯\(\rm{(}\)苯的密度比水小,且与水不互溶\(\rm{)}\),充分振荡,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出下层溶液,滴加\(\rm{KSCN}\) 溶液

              静置后,上层液为紫色,下层液几乎无色;下层溶液滴加\(\rm{KSCN}\)溶液后,没有出现浅红色

                你认为实验\(\rm{4}\)设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丁根据实验\(\rm{4}\)现象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根据实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rm{Cl_{2}}\)、\(\rm{Br_{2}}\)、\(\rm{I_{2}}\)、\(\rm{Fe^{3+}}\)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