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按如图所示装置,在试管A里加入3mL乙醇和2mL冰醋酸,然后一边摇动,一边慢慢地加入2mL浓硫酸,再加入少量碎瓷片,用酒精灯加热10min,结果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没有无色油状液体,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试管A中没有发生反应
              B.热源小、水量多,水浴升温速度太慢
              C.产物蒸汽在试管A上部全部被冷凝回流
              D.产物已全部溶解在饱和Na2CO3溶液中
            • 2.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大理石粉末,充分搅拌后,过滤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BC2H5Br与NaOH溶液混合充分振荡,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C2H5Br中的溴元素
              C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铝箔表面生成的氧化物具有高熔点
              D将少量某物质滴加到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中,加热后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该物质一定是醛
              A.A
              B.B
              C.C
              D.D
            • 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FeBr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理论上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02×1023
              B.常温下,pH均为3的三种溶液:①HCl溶液 ②H2SO4溶液③CH3COOH溶液,各自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为①=②<③
              C.电解熔融NaCl或AlCl3制取Na或Al
              D.一定条件下反应Cr2O72-(aq)+H2O(l)⇌2CrO42-(aq)+2H+(aq)达到平衡后,滴加少量浓硫酸,重新达平衡前,2v(Cr2O72-)<v(CrO42-
            • 4.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Al2(SO43、NaOH溶液相互滴加鉴别Al2(SO43、NaOH溶液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NaHS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HS-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D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Cl2或(NH42SO4饱和溶液,均有沉淀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A.A
              B.B
              C.C
              D.D
            • 5.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证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常温下,对比等量铝粉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反应速率
              B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C证明Ksp(AgCl)>Ksp(Ag2S)向2mL0.1mol•L-1AgNO3溶液中加入1mL0.1mol•L-1NaCl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几滴0.1mol•L-1的Na2S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
              D证明“84”消毒液(含NaClO)的氧化能力随溶液pH减小而增强将“84”消毒液滴入品红溶液中,褪色缓慢,若同时加入食醋,红色很快退去
              A.A
              B.B
              C.C
              D.D
            • 6.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向浓氨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B.为除去Mg(OH)2固体中少量Ca(OH)2,可用饱和MgCl2溶液多次洗涤后,再水洗、干燥
              C.向溶液X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X中含有CO32-
              D.卤代烃Y与NaOH醇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卤代烃Y中含有氯原子
            • 7.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室温下,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碳酸的酸性比苯酚的强
              B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Ksp(Ba2SO4)<Ksp(Ca2SO4
              C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D室温下,用PH试纸测得:0.1mol•L-1Na2SO3溶液的pH约为10;0.1mol•L-1 NaHSO3溶液的pH约为5.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强
              A.A
              B.B
              C.C
              D.D
            • 8. 目前工业上多用CO制备甲酸,其主要过程如下:
              流程一:
              流程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③的原子利用率均为100%
              B.两种流程最终分离HCOOH都用洗涤液分液法
              C.从原料充分利用角度看,流程二比流程一更优
              D.两种流程总反应均为CO+H2O→HCOOH
            • 9.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
              B.装置②可用排空气法收集H2、NH3、Cl2、HCl、CO2等气体
              C.装置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制少量氨气
              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
            • 10.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将Fe(NO32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红色Fe(NO32中一定含Fe3+
              B从煤油中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擦净表面的煤油,放入无水乙醇中产生气泡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气体一定是SO2
              D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lO2-结合H+的能力比CO3-
              A.A
              B.B
              C.C
              D.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