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纯碱和氮肥:
              某种制取纯碱的生产流程如图\(\rm{1}\)所示:

              完成下列填空:
              \(\rm{(1)N}\)原子核外有 ______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它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 ;组成纯碱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依次为 ______ 。
              \(\rm{(2)}\)氨水是常用氮肥,用氨水施肥时要避开高温、大风天气,原因是 ______ 。
              \(\rm{(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碳酸钠被称为“碱”的原因 ______ 。
              \(\rm{(4)}\)结合图\(\rm{2}\)用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反应\(\rm{II}\)的反应原理 ______ 。
              \(\rm{(5)}\)在向母液中通入石灰乳进行蒸氨之前,通常需要先将母液加热。若不加热,加入石灰乳容易产生沉淀堵塞管道,生成的沉淀是 ______ 。
              \(\rm{(6)}\)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______ ,副产物是 ______ 。
              \(\rm{(7)}\)利用化工生产遵循的一般原则分析上述纯碱生产流程,指出不足之处 ______ \(\rm{(}\)写一条\(\rm{)}\)。
            • 2.
              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rm{(1)}\)粗盐水加入沉淀剂\(\rm{A}\)、\(\rm{B}\)除杂质\(\rm{(}\)沉淀剂\(\rm{A}\)来源于石灰窑厂\(\rm{)}\),写出\(\rm{A}\)、\(\rm{B}\)的化学式。
              \(\rm{A}\) ______   \(\rm{B}\) ______ 。
              \(\rm{(2)}\)实验室提纯粗盐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取样\(\rm{→}\) ______ \(\rm{→}\)沉淀\(\rm{→}\) ______ \(\rm{→}\) ______ \(\rm{→}\)冷却结晶\(\rm{→}\) ______ \(\rm{→}\)烘干。
              \(\rm{(3)}\)工业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______ 。
              \(\rm{(4)}\)碳酸化时产生的现象是 ______ ,碳酸化后过滤,滤液\(\rm{D}\)最主要的成分是 ______ \(\rm{(}\)填写化学式\(\rm{)}\)。
              \(\rm{(5)}\)产品纯碱中含有碳酸氢钠。如果用加热分解的方法测定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rm{(}\)已知:样品质量为
              \(\rm{m_{1}}\),加热后固体质量为\(\rm{m_{2})}\),纯碱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可表示为\(\rm{W(NaHCO_{3})=}\) ______ 。
            • 3.
              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中国的制碱工艺,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如图\(\rm{1}\)是纯碱工艺的简化流程图

              \(\rm{(1)}\)写出\(\rm{CO_{2}}\)的电子式 ______ 。
              \(\rm{(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纯碱工艺中\(\rm{HCO_{3}^{-}}\)的生成 ______ 。
              \(\rm{(3)}\)工业生产时先氨化再通\(\rm{CO_{2}}\),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 ______ 。
              \(\rm{(4)}\)滤液\(\rm{A}\)中最主要的两种离子是 ______ 。
              \(\rm{(5)}\)某小组设计如图\(\rm{2}\)实验分离滤液\(\rm{A}\)中的主要物质。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有白色晶体生成,用化学原理解释白色晶体产生的原因 ______ 。
              \(\rm{(6)}\)某纯碱样品因煅烧不充分而含少量\(\rm{NaHCO_{3}}\),取质量为\(\rm{m_{1}}\)的纯碱样品,充分加热后质量为\(\rm{m_{2}}\),则此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 4.
              爱国实业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简单流程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rm{(1)}\)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rm{X}\)和\(\rm{Y}\),则\(\rm{X}\) ______ 和\(\rm{Y}\) ______ \(\rm{(}\)填物质名称\(\rm{)}\),先通\(\rm{X}\)后通\(\rm{Y}\)的原因是 ______ 。
              \(\rm{(2)}\)写出通入\(\rm{X}\)和\(\rm{Y}\)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rm{(3)}\)操作\(\rm{Z}\)包括 ______ 和 ______ \(\rm{(}\)填名称\(\rm{)}\)。
              \(\rm{(3)}\)溶液\(\rm{B}\)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是 ______ ,为了得到化肥\(\rm{(NH_{4}Cl)}\),需要在溶液\(\rm{B}\)中通入\(\rm{NH_{3}}\)、冷冻、加食盐,其中通入\(\rm{NH_{3}}\)的作用一 ______ ,作用二 ______ 。
              \(\rm{(4)}\)工业生产的纯碱常会含少量\(\rm{NaCl}\)杂质。现用重量法测定其纯度,步骤如下:
              \(\rm{①}\)称取样品\(\rm{ag}\),加水溶解;
              \(\rm{②}\)加入足量的\(\rm{BaCl_{2}}\)溶液;
              \(\rm{③}\)过滤、 ______ 、烘干、冷却、称量、烘干、冷却、 ______ ,最终得到固体\(\rm{bg}\)。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用含\(\rm{a}\)、\(\rm{b}\)的代数式表示\(\rm{)}\)。
            • 5.
              \(\rm{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以食盐、石灰石和氨为原料,制得了碳酸钠\(\rm{.}\)这种制碱方法称为氨碱法,其主要步骤是:
              \(\rm{①}\)在含氨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rm{CO_{2}}\)制得\(\rm{NaHCO_{3}}\)
              \(\rm{②}\)再将\(\rm{NaHCO_{3}}\)焙烧制得纯碱,\(\rm{CO_{2}}\)循环使用
              \(\rm{③}\)析出小苏打的母液中加入生石灰,\(\rm{NH_{3}}\)循环使用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rm{(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 ______ ,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 ______ .
              \(\rm{(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
              \(\rm{(3)}\)写出上述流程中\(\rm{X}\)物质的分子式 ______ .
              \(\rm{(4)}\)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______ .
              \(\rm{(5)}\)设计实验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 ______ .
              \(\rm{(6)}\)侯德榜制碱的方法与氨碱法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 .
            • 6.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纯碱\(\rm{(}\)见下图\(\rm{)}\),并测定纯碱的纯度\(\rm{.}\)回答下列问题:

              Ⅰ\(\rm{.}\)纯碱的制备
              \(\rm{(1)}\)若上述两个气体发生装置相同,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为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氨气宜选择的试剂为 ______ \(\rm{.}\)氨气和二氧化碳在通入饱和食盐水时的顺序是\(\rm{(}\)填序号\(\rm{)}\) ______ .
              \(\rm{a.}\)同时通入     \(\rm{b.}\)先通氨气至饱和再通二氧化碳   \(\rm{c.}\)先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再通氨气
              \(\rm{(2)}\)他们采用粗盐配制饱和食盐水\(\rm{.}\)粗盐中含有\(\rm{Ca^{2+}}\)、\(\rm{Mg^{2+}}\)、\(\rm{SO_{4}^{2-}}\)等杂质离子,除去这些杂质离子需要下列试剂:\(\rm{①Na_{2}CO_{3}}\)溶液 \(\rm{②NaOH}\)溶液 \(\rm{③BaCl_{2}}\)溶液 \(\rm{④}\)盐酸\(\rm{.}\)加入这些试剂的顺序可以是\(\rm{(}\)填序号\(\rm{)}\) ______ .
              \(\rm{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rm{(3)}\)操作\(\rm{1}\)的名称叫 ______ \(\rm{.}\)为洗去碳酸氢钠晶体表面的残留母液,他们用酒精代替水洗,其优点是 ______ .
              Ⅱ\(\rm{.}\)纯碱纯度的测定\(\rm{(}\)注:只考虑其中因焙烧不充分而含有的碳酸氢钠,忽略其他杂质\(\rm{)}\)
              \(\rm{(1)}\)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rm{(}\)填序号\(\rm{)}\) ______ .
              A.准确称量\(\rm{mg}\)样品,加热至恒重,称量得\(\rm{ng}\)固体.
              B.准确称量\(\rm{mg}\)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将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rm{ng}\).
              C.准确称量\(\rm{mg}\)样品,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rm{ng}\)固体.
              \(\rm{(2)}\)若方案\(\rm{A}\)可行,加热过程中所需仪器除了酒精灯、三角架、坩埚、坩埚钳外,还需 ______ .
              \(\rm{(3)}\)若方案B正确,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4)}\)若方案\(\rm{C}\)可行,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______ .
            • 7.
              含\(\rm{C}\)、\(\rm{N}\)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rm{.}\)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rm{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______ \(\rm{.}\)元素\(\rm{C}\)、\(\rm{N}\)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比较\(\rm{(}\)填化学式\(\rm{)}\): ______ .
              I.氨气应用于侯德榜制碱工艺,原理如图\(\rm{1}\)所示:

              \(\rm{(1)}\)过程\(\rm{i}\)通入\(\rm{NH_{3}}\)和\(\rm{CO_{2}}\)的顺序是 ______ .
              \(\rm{(2)}\)过程\(\rm{ii}\)有利于析出更多\(\rm{NH_{4}Cl(s)}\)的原因是 ______ .
              \(\rm{(3)}\)制碱副产品\(\rm{NH_{4}Cl}\)可用于生产\(\rm{NH_{3}}\)和\(\rm{HCl.}\)但直接加热分解\(\rm{NH_{4}Cl}\),\(\rm{NH_{3}}\)和\(\rm{HCl}\)的产率很低,原因是\(\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rm{.}\) 而采用在\(\rm{N_{2}}\)氛围中,将\(\rm{MgO}\)与\(\rm{NH_{4}Cl}\)混合加热至\(\rm{300℃}\),可获得高产率的\(\rm{NH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Ⅱ\(\rm{.}\)电镀工业中含\(\rm{CN^{-}}\)的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图\(\rm{2}\):
              \(\rm{(1)}\)溶液\(\rm{A}\)具有的性质是\(\rm{(}\)填“氧化性”或“还原性”\(\rm{)}\) ______ \(\rm{.C}\)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2)}\)反应\(\rm{②}\)可将\(\rm{CN^{-}}\)转化为无害物质,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 8.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rm{(}\)如图\(\rm{)}\)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该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可得到一种副产品.
              \(\rm{(1)}\)上述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 ,实验室分离出沉淀的操作是 ______ ,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 ;
              \(\rm{(2)}\)写出上述流程中\(\rm{X}\)物质的分子式 ______ ;
              \(\rm{(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rm{70\%}\)提高到\(\rm{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 ______  的循环\(\rm{(}\)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rm{1}\)、\(\rm{2)}\);
              \(\rm{(4)}\)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还需要的试剂有 ______ ;
              \(\rm{(5)}\)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rm{.}\)通氨气的作用有 ______ .
              A.增大\(\rm{NH_{4}^{+}}\)的浓度,使\(\rm{NH_{4}Cl}\)更多地析出    \(\rm{B.}\)使\(\rm{NaHCO_{3}}\)更多地析出
              C.使\(\rm{NaHCO_{3}}\)转化为\(\rm{Na_{2}CO_{3}}\),提高析出的\(\rm{NH_{4}Cl}\)纯度.
            • 9. 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二氧化碳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 ______ (填字母标号).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2)某探究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制碱原理,进行碳酸氢钠的制备实验,同学们按各自设计的方案实验.
              ①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Ⅰ)乙装置中的试剂是 ______
              (Ⅱ)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
              (Ⅲ)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 晶体的操作是 ______ (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②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它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Ⅰ)实验时,须先从 ______ 管通入 ______  气体,再从 ______ 管中通入 ______ 气体;
              (Ⅱ)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 ______
            • 10. 硫酸和纯碱都属于工业上常用的“三酸两碱”.回答下列问题:
              Ⅰ目前,我国多用黄铁矿作原料采用“接触法”,设备如图1所示.
              (1)图1中设备A的名称是 ______ ,该设备中发生的主要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______
              a.在吸收塔中用浓度为98.3%的浓硫酸吸收三氧化硫
              b.煅烧含硫53.4%的黄铁矿时,若FeS2损失了2%,则S损失2%
              c.B装置中反应的条件之一为较高温度,是为了提高SO2的转化率
              d.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充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3)科研工作者开发了制备SO2、再利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的方法,装置如图2所示,为了保持电解过程的稳定性,硫酸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的SO2和水的质量比为 ______
              Ⅱ.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工艺来制造纯碱.
              (1)“氨碱法”生成纯碱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CaCl2废弃物,请写出该工艺中产生CaCl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写出“联合制碱法”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3)CO2是制造纯碱的重要材料,“联合制碱法”中CO2来源于 ______ ,“氨碱法”中CO2来源于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