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图1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2)盐桥中装的是饱和KCl琼脂溶液,下列关于此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盐桥的作用是使整个装置构成通路、保持溶液呈电中性,凡是有盐桥的原电池,盐桥中均可以用饱和KCl琼脂溶液
              B.理论上1molFe溶解,盐桥中将有2molCl-进入左池,2molK+进入右池
              C.此过程中Cu2+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D.电子从铁电极通过导线到石墨电极,又通过盐桥到转移到左烧杯中
              (3)反应前,两电极的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8g,导线中通过    mol电子.
              (4)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42-,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若铁和铜构成图2电池,发现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遇空气呈红棕色.写出正极电极反应式:    
            • 2. 一种三室微生物燃料电池污水净化系统原理如图所示,图中含酚废水中有机物可用C6H5OH表示,左、中、右室间分别以离子交换膜分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室电极为该电池的正极
              B.左室电极反应式可表示为:C6H5OH-28e-+11H2O═6CO2↑+28H+
              C.右室电极附近溶液的pH减小
              D.工作时中间室的Cl-移向左室,Na+移向右室
            • 3.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
              (1)已知2CH4(g)+O2(g)═2CO(g)+4H2(g)△H=a kJ•mol-1
              CO(g)+2H2(g)═CH3OH(g)△H=b kJ•mol-1
              试写出由CH4和O2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2)还可通过下列反应制甲醇:CO(g)+2H2(g)═CH3OH(g).甲图是反应时CO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从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用H2表示反应速率υ(H2)=    

              (3)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乙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H2的消耗速率等于CH3OH的生成速率的2倍
              B.H2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
              C.体系中H2的转化率和CO的转化率相等
              D.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②比较A、B两点压强大小PA    PB(填“>、<、=”).
              ③若达到化学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体积为20L.如果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CO和20molH2,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    L.
              (4)以甲醇为燃料,氧气为氧化剂,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可制成燃料电池(电极材料为惰性电极).
              ①若KOH溶液足量,则写出电池负极反应式    
              ②若电解质溶液中KOH的物质的量为0.8mol,当有0.5mol甲醇参与反应时,电解质溶液中各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的硫酸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的NaOH溶液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写出乙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甲、乙两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该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填元素符号,下同)的活动性强,乙会判断出    的活动性强.
              (4)由此实验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介质的选择;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E、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电池的正负极”的这种说法不可靠.
              (5)将乙装置设计为甲烷燃料电池,两极改为惰性电极,则负极反应式为    
            • 5. 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高温下使用更利于微生物发挥作用
              B.每生成1molCO2转移4mole-
              C.放电过程中,质子通过交换膜从左侧移到右侧
              D.负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
            • 6. 镁电池毒性低、污染小,电压高且平稳,它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绿色电池的关注焦点.其中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原理为:xMg+Mo3S4  
              放电
              充电
              MgxMo3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Mo3S4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Mo3S4+2xe-=Mo3S42x-
              C.充电时,电路中通过2mol电子时,可消耗1mol Mg
              D.充电时,Mg2+向负极移动
            • 7. 下列装置由甲、乙部分组成(如图所示),甲是将废水中乙二胺[H2N(CH2)NH2]氧化为环境友好物质形成的化学电源.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左向右移动
              B.M极电极反应式:H2N(CH2)NH2+4H2O-16e-═2CO2↑+N2↑+16e-
              C.一段时间后,乙中CuSO4溶液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D.当N极消耗0.25molO2时,则铁极增重16g
            • 8. “电池新贵”铝电池是用石墨作为正极材料,用有机阳离子、Al2Cl7-和AlCl4-组成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的二次电池,电池充电快、容量高、成本低、也很安全.已知该电池工作的过程中不产生其他离子且有机阳离子不参与电极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时,有机阳离子通过外电路移向石墨电极
              B.若用该电池给钢制品表面电镀Al,则钢制品应该接电池的正极
              C.电池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Al2Cl7-+3e-=Al+7AlCl4-
              D.若改用NaOH溶液作电解液,则Al电极的反应式为Al-3e-+3OH-=Al(OH)3
            • 9. “水”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生成2mol Na2Mn5O10转移4mol电子
              B.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 10. 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电解苦卤水(含Cl-、Br-、Na+、Mg2+)的装置如图所示(a、b为石墨电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B.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有毒气体氯气
              C.装置中的电子流动路径为:负极→外电路→阴极→苦卤水→阳极→正极
              D.理论上,当b 极周围产生2g H2,电池消耗C6H12O6的质量为15g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