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实验室常利用甲醛法测定\(\rm{(NH_{4})_{2}SO_{4}}\)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原理为: \(\rm{4NH_{4}^{+}+6HCHO=3H^{+}+6H_{2}O+(CH_{2})_{6}N_{4}H^{+}}\)    \(\rm{[}\)滴定时,\(\rm{1mol (CH_{2})_{6}N_{4}H^{+}}\)与 \(\rm{lmol H^{+}}\)相当\(\rm{]}\),然后用\(\rm{NaOH}\)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酸,某兴趣小组用甲醛法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rm{I}\)   称取样品\(\rm{1.500 g}\)。

              步骤\(\rm{II}\)   将样品溶解后,完全转移到\(\rm{250 mL}\)容量瓶中,定容,充分摇匀。

              步骤Ⅲ   移取\(\rm{25.00 mL}\)样品溶液于\(\rm{250 mL}\)锥形瓶中,加入\(\rm{10 mL 20%}\)的中性甲醛溶液,摇匀、静置,\(\rm{5 min}\)后,加入\(\rm{1~2}\)滴酚酞试液,用\(\rm{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按上述操作方法再重复\(\rm{2}\)次。   

              \(\rm{(1)}\)根据步骤Ⅲ填空:

              \(\rm{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rm{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________\(\rm{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rm{)}\)。

              \(\rm{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去\(\rm{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__  \(\rm{(}\)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rm{)}\)。

              \(\rm{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_____。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rm{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rm{④}\)滴定达到终点时,酚酞指示剂由_____色变成_____色。

              \(\rm{(2)}\)滴定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rm{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为\(\rm{0.1010 mol·L^{-1}}\),则该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r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m{)}\)。

            • 2.

              某\(\rm{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rm{Fe^{3+}}\)、\(\rm{Ba^{2+}}\)、\(\rm{H^{+}}\)、\(\rm{SO_{4}^{2-}}\)、\(\rm{CO_{3}^{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步骤一\(\rm{;}\)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步骤二:加入足量\(\rm{BaCl}\)\(\rm{{\,\!}_{2}}\)溶液,生成\(\rm{23.3g}\)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rm{(1)}\)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肯定不含有__________
              \(\rm{(2)}\)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称量沉淀前的实验操作步骤有:过滤、洗涤、干燥、检验沉淀已洗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rm{(3)}\)原溶液中\(\rm{H}\)\(\rm{{\,\!}^{+}}\)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rm{mol/L}\)。

              \(\rm{(4)}\)若向\(\rm{100 mL}\)原溶液中加入\(\rm{1mo/L}\)的\(\rm{Ba(OH)}\)\(\rm{{\,\!}_{2}}\)溶液,当生成的沉淀质量刚好最大时,则加入的\(\rm{Ba(OH)}\)\(\rm{{\,\!}_{2}}\)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rm{L}\)。

            • 3.

              某\(\rm{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rm{Fe^{2+}}\)、\(\rm{Ba^{2+}}\)、\(\rm{H^{+}}\)、\(\rm{SO_{4}^{2-}}\)、\(\rm{CO_{3}^{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步骤一\(\rm{;}\) 仔细观察,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步骤二: 加入足量\(\rm{BaCl_{2}}\)溶液,生成\(\rm{23.3g}\) 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

              \(\rm{(1)}\)原溶液中除上图中的离子以外,肯定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

              \(\rm{(2)}\)实验操作的步骤二中称量沉淀前的实验操作步骤有: 过滤、洗涤、______________、检验沉淀已洗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rm{(3)}\)原溶液中\(\rm{H^{+}}\)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rm{mol/L}\)。

              \(\rm{(4)}\)向原溶液中加入\(\rm{NaHCO_{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rm{(5)}\)若向\(\rm{100 mL}\) 原溶液中加入\(\rm{1mo/L}\) 的\(\rm{Ba(OH)_{2}}\)溶液,当生成的沉淀质量刚好最大时,则加入的\(\rm{Ba(OH)_{2}}\)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_\(\rm{L}\)。

            • 4.

              实验室欲配制\(\rm{0.5}\)\(\rm{mol}\)\(\rm{⋅L^{-1}}\)的\(\rm{N}\)\(\rm{a}\)\(\rm{OH}\)溶液\(\rm{450}\)\(\rm{m}\)\(\rm{L}\),有以下仪器:\(\rm{①}\)烧杯\(\rm{②100}\)\(\rm{m}\)\(\rm{L}\)量筒\(\rm{③100}\)\(\rm{m}\)\(\rm{L}\)容量瓶\(\rm{④}\)胶头滴管\(\rm{⑤}\)玻璃棒\(\rm{⑥}\)托盘天平\(\rm{(}\)带砝码\(\rm{)⑦}\)药匙

              \(\rm{⑴}\)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rm{ (}\)填代号\(\rm{)}\),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rm{.}\)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rm{⑵}\)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rm{①}\)称量\(\rm{②}\)计算\(\rm{③}\)溶解\(\rm{④}\)倒转摇匀\(\rm{⑤}\)转移\(\rm{⑥}\)洗涤\(\rm{⑦}\)定容\(\rm{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rm{ (}\)用序号填写\(\rm{)}\), 在\(\rm{①}\)操作中需称量\(\rm{N}\)\(\rm{a}\)\(\rm{OH }\)______\(\rm{g}\)

              \(\rm{⑶}\)下列操作结果使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______

              A.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rm{B.}\)称量时用了生锈的砝码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

              \(\rm{⑷}\)若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在托盘天平左盘放有\(\rm{20}\)\(\rm{g}\)砝码,天平达平衡时游码的位置如图,则该同学所称量药品的实际质量为______.

            • 5.

              一定条件下,将\(\rm{36 mL NO_{2}}\)和\(\rm{O_{2}}\)混合气体充入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立于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为\(\rm{6 mL}\),则混合气体中\(\rm{NO_{2}}\)与\(\rm{O_{2}}\)的体积比分别为________或________。

            • 6.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酸性废液中含有\(\rm{Fe^{3+}}\)、\(\rm{Cu^{2+}}\)、\(\rm{Ba^{2+}}\)三种金属阳离子和\(\rm{Cl^{-}}\)一种阴离子,实验室设计了下述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并测定含量,保护环境。

              已知实验中处理的酸性废液的体积为\(\rm{1L}\),用\(\rm{pH}\)计测定出其中\(\rm{H^{+}}\)物质的量浓度为\(\rm{0.10mol/L}\)。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操作\(\rm{I}\)、\(\rm{II}\)、\(\rm{III}\)的方法相同,操作步骤依次为过滤、________、干燥。

              \(\rm{(2)}\)“氧化”步骤所得溶液颜色为棕黄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中称量固体\(\rm{I}\)的质量为\(\rm{4.66g}\),固体\(\rm{II}\)的质量为\(\rm{15.2g}\),用足量的稀硝酸溶解固体\(\rm{II}\)后产生了标准状况下的无色气体\(\rm{4.48L}\),则固体\(\rm{II}\)中金属铜的质量为_______\(\rm{g}\)。

              \(\rm{(4)}\)实验中将固体\(\rm{III}\)进行充分灼烧,使用仪器除了酒精灯、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外,还有____\(\rm{(}\)填名称\(\rm{)}\)。最后得到的红棕色固体质量为\(\rm{40.0g}\),则原溶液中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rm{(}\)写出计算过程\(\rm{)}\)。

            • 7.

              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剂。某工厂以\(\rm{MgCl_{2}(}\)含少量杂质\(\rm{FeCl_{2}}\)、\(\rm{FeCl_{3})}\)为原料制备碳酸镁晶须\(\rm{(MgCO_{3}·H_{2}O)}\)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rm{Fe(OH)_{3}}\)

              \(\rm{2.7}\)

              \(\rm{3.7}\)

              \(\rm{Fe(OH)_{2}}\)

              \(\rm{7.6}\)

              \(\rm{9.6}\)

              \(\rm{Mg(OH)_{2}}\)

              \(\rm{9.9}\)

              \(\rm{11.1}\)

              已知:\(\rm{Fe^{3+}}\)、\(\rm{Fe^{2+}}\)、\(\rm{Mg^{2+}}\)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rm{pH}\)

              注:\(\rm{Fe(OH)_{2}}\)沉淀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

              \(\rm{(1)}\)写出“氧化”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rm{(2) pH}\)调节的范围__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3)}\)操作\(\rm{X}\)包括过滤、洗涤、烘干,证明碳酸镁晶须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____________。

              \(\rm{(4)}\)水浸后溶液中\(\rm{Fe^{2+}}\)、\(\rm{Fe^{3+}}\)含量的测定

              \(\rm{①}\)取水浸后溶液\(\rm{100.00 mL}\),测得\(\rm{Cl^{-}}\)的浓度为\(\rm{0.455 mol·L^{-1}}\),向其中缓缓通入氯气使\(\rm{Fe^{2+}}\)恰好完全转化为\(\rm{Fe^{3+}}\),测得此时溶液中\(\rm{Cl^{-}}\)的浓度为\(\rm{0.460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rm{)}\)。

              \(\rm{②}\)另取水浸后溶液\(\rm{100.00 mL}\),向其中加入过量的\(\rm{1 mol·L^{-1}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得固体粉末的质量为\(\rm{0.96 g}\)。

              试通过计算确定水浸后溶液中\(\rm{Fe^{2+}}\)、\(\rm{Fe^{3+}}\)的物质的量浓度\(\rm{(}\)写出计算过程\(\rm{)}\)。

            • 8.

              某\(\rm{100mL}\)溶液中含有的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该溶液可能还含有\(\rm{Fe^{3+}}\)、\(\rm{Ba^{2+}}\) 、\(\rm{H^{+}}\)、\(\rm{SO_{4}^{2-}}\) 、\(\rm{CO_{3}^{2-}}\)。为了进一步确认,对该溶液进行实验检测: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判断理由

              步骤一

              仔细观察坐标图

              肯定无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        

                                      

              步骤二

              该溶液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肯定无       

              肯定无该离子的理由        

                                      

              步骤三

              加足量\(\rm{BaCl_{2}}\)溶液,得到\(\rm{23.3g}\)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肯定有\(\rm{SO_{4}^{2-、}H^{+}}\);

              肯定无\(\rm{Ba^{2+}}\)。

              肯定有\(\rm{H^{+}}\)的理由            

                                      

               

              \(\rm{(1)}\)实验操作的步骤三中称量沉淀前的实验操作步骤有:过滤、 _________、灼烧、在干燥器中冷却。

              \(\rm{(2)}\)原溶液中\(\rm{H^{+}}\)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rm{mol/L}\)。

              \(\rm{(3)}\)向溶液中加入\(\rm{NaHCO_{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若向 \(\rm{100mL}\)该溶液中加入 \(\rm{1mol/L}\)的 \(\rm{Ba(OH)_{2}}\)溶液,恰好沉淀完全时加入的\(\rm{Ba(OH)_{2}}\)溶液体积为______\(\rm{L}\)。

            • 9.

              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可制得硫代硫酸钠\(\rm{(Na_{2}S_{2}O_{3})}\)。

              已知:\(\rm{Na_{2}S_{2}O_{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右下图所示。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rm{Na_{2}S_{2}O_{3}·5H_{2}O}\)的如下装置图。

              部分操作步骤如下:

              \(\rm{①}\)打开\(\rm{K1}\),关闭\(\rm{K2}\),向网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加热。

              \(\rm{②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问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rm{C}\)中的溶液的\(\rm{pH}\)接近\(\rm{7}\)时,即停止\(\rm{C}\)中的反应,停止加热

              \(\rm{③}\)过滤\(\rm{C}\)中的混合液,并将滤液进行处理,得到产品。

              \(\rm{(1)}\)步骤\(\rm{①}\)中,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2)}\)步骤\(\rm{②}\)中。“当\(\rm{C}\)中溶液的\(\rm{pH}\)接近\(\rm{7}\)时停止\(\rm{C}\)中的反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止\(\rm{C}\)中的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

              \(\rm{(3)}\)步骤\(\rm{③}\)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________、________\(\rm{(}\)填仪器名称\(\rm{)}\)。将滤液进行处理过程是将滤液经过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依据反应\(\rm{2{{S}_{2}}O_{3}^{2-}+{{I}_{2}}\to {{S}_{4}}O_{6}^{2-}+2{{I}^{-}}}\),可用\(\rm{I_{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取\(\rm{5.5g}\)产品配制成\(\rm{100mL}\)溶液。取\(\rm{10mL}\)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rm{0.050mol/L I_{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编号

              \(\rm{1}\)

              \(\rm{2}\)

              \(\rm{3}\)

              \(\rm{4}\)

              溶液的体积\(\rm{/mL}\)

              \(\rm{10.00}\)

              \(\rm{10.00}\)

              \(\rm{10.00}\)

              \(\rm{10.00}\)

              消耗\(\rm{I_{2}}\)标准溶液的体积\(\rm{/mL}\)

              \(\rm{19.99}\)

              \(\rm{19.98}\)

              \(\rm{17.13}\)

              \(\rm{20.03}\)

              \(\rm{(4)}\)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

              \(\rm{(5)Na_{2}S_{2}O_{3}·5H_{2}O}\)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rm{(}\)计算结果请用百分数表示并保留\(\rm{1}\)位小数\(\rm{)(Na_{2}S_{2}O_{3}·5H_{2}O}\)的式量为\(\rm{248)}\)

            • 10. \(\rm{(12}\)分\(\rm{)t℃}\)时,将\(\rm{2mol}\) 和\(\rm{1mol}\) 通入体积为\(\rm{2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rm{2min}\)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此时测得反应物 还剩余\(\rm{0.8mol}\),请填写下列空白:

              \(\rm{(1)}\) 从反应开始到化学平衡,生成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平衡时 转化率为          

              \(\rm{(2)}\) 下列叙述能证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rm{(}\)填标号\(\rm{)}\)        。

                  \(\rm{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rm{B}\). 的体积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rm{C.}\)容器内气体原子总数不再发生变化

                  \(\rm{D.}\)相同时间内消耗\(\rm{2}\) \(\rm{mol}\) 的同时消耗 \(\rm{mol}\)

                  \(\rm{E.}\)相同时间内消耗\(\rm{2}\) \(\rm{mol}\) 的同时生成 \(\rm{mol}\)

              \(\rm{(3)}\) \(\rm{℃}\)时,若将物质的量之比 \(\rm{(}\) \(\rm{)}\): \(\rm{(}\) \(\rm{)=1}\):\(\rm{1}\)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恒温压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体积减少了\(\rm{20\%}\), 的转化率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