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rm{①}\)做钾的焰色反应需要用铂丝、氯化钾溶液、蓝色钴玻璃、硫酸溶液

              \(\rm{②}\)过氧化钠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振荡后又褪色

              \(\rm{③}\)验证小苏打中是否含有纯碱,取样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钡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产生

              \(\rm{④}\)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然后换一个烧杯再从下口接出上层液

              \(\rm{⑤}\)可用丁达尔实验鉴别氢氧化铁胶体和三氯化铁溶液

              \(\rm{⑥}\)在进行过滤操作时,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中液体

              \(\rm{⑦}\)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rm{NaOH}\) 溶液,将所称量的 \(\rm{NaOH}\) 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A.\(\rm{①③④⑥}\)             
              B.\(\rm{①②③⑤⑥}\)      
              C.\(\rm{③④⑤⑥}\)           
              D.\(\rm{①②③④⑥}\)
            • 2.

              某同学查阅教材得知,普通锌锰电池筒内无机物质主要成分为\(\rm{MnO_{2}}\)、\(\rm{NH_{4}Cl}\)、\(\rm{ZnCl_{2}}\)等物质。他在探究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回收利用时,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操作\(\rm{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固体溶解速度       
              B.操作\(\rm{②}\)的操作名称是过滤
              C.操作\(\rm{③}\)中盛放药品的仪器是坩埚             
              D.操作\(\rm{④}\)的目的是除去滤渣中杂质
            • 3.

              \(\rm{3.}\)下列物质除杂\(\rm{(}\)括号内物质为杂质\(\rm{)}\)的方法及试剂都正确的是    \(\rm{(}\)  \(\rm{)}\)

               

              物质

              方法

              试剂

              A.

              \(\rm{CO_{2}(SO_{2})}\)

              洗气

              氢氧化钠溶液

              B.

              \(\rm{AlCl_{3}(MgCl_{2})}\)

              过滤

              氢氧化钠溶液

              C.

              水\(\rm{(}\)乙醇\(\rm{)}\)

              萃取、分液

              乙酸

              D.

              \(\rm{Fe(Al)}\)

              过滤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A.\(\rm{A}\)
              B.\(\rm{B}\)
              C.\(\rm{C}\)
              D.\(\rm{D}\)
            • 4. 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rm{(1)}\)操作\(\rm{X}\)的名称是            

              \(\rm{(2)}\)气体\(\rm{A}\)是           

              \(\rm{(3)A}\)与\(\rm{Cl_{2}}\)混合光照可能发生爆炸,生成           \(\rm{(}\)填化学式\(\rm{)}\),\(\rm{A}\)在该反应中作为             \(\rm{(}\)填“氧化剂”或“还原剂”\(\rm{)}\)。

              \(\rm{(4)}\)溶液\(\rm{B}\)中阴离子除\(\rm{OH^{-}}\)外还有           ,溶液\(\rm{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          

            • 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从碘水中提取单质碘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rm{CCl_{4}}\) 
              B.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C.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rm{pH}\)试纸上测定其\(\rm{pH}\)值 
              D.为了加快过滤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漏斗中的液体
            • 6.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含铁的废铝为原料制备硫酸铝晶体,设计如图\(\rm{1}\)的实验方案:

              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上述实验中多次用到过滤操作,该操作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rm{(2)}\)步骤\(\rm{②}\)中有洗涤沉淀的操作,如何判断沉淀已洗涤干净:       

              \(\rm{(3)}\)写出步骤\(\rm{②}\)所得沉淀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指出两种产物在物质分类上的类别             

              \(\rm{(4)}\)步骤\(\rm{①}\)中使用的\(\rm{NaOH}\)溶液以\(\rm{4mol/L}\)为宜\(\rm{.}\)某同学称量\(\rm{mgNaOH}\)固体配制\(\rm{VmL 4mol/L}\)的\(\rm{NaOH}\)溶液,下面是该同学配制过程的示意图,其操作中有错误的是\(\rm{(}\)填操作序号\(\rm{)}\)        \(\rm{.}\)第\(\rm{⑤}\)部操作可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        \(\rm{(}\)填“大”或“小”或“无影响”\(\rm{)}\)

            • 7.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滴瓶中取用试剂时,滴管的尖嘴可以接触试管内壁
              B.过滤操作中,漏斗的尖端应接触烧杯内壁  
              C.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D.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导流用玻璃棒可以接触容量瓶内壁
            • 8. 如图所示,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                
              B.过滤                
              C.气密性检查 
              D.蒸发
            • 9.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rm{⑴}\)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实验的操作名称:\(\rm{①}\)           ,\(\rm{③}\)         ;

              写出过程\(\rm{②}\)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⑵}\)步骤\(\rm{③}\)提取碘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酒精       \(\rm{B.}\)苯        \(\rm{C.}\)乙酸        \(\rm{D.}\)四氯化碳

              \(\rm{⑶}\)步骤\(\rm{③}\)的操作中,除了烧杯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

              \(\rm{⑷}\)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并回收有机溶剂,还需经过蒸馏操作。指出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的三处错误                      ;                         。

            • 10.

              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