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l-}\)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rm{115~l25℃}\),反应装置如图\(\rm{.}\)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rm{(}\)  \(\rm{)}\)
              A.不能用水浴加热
              B.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提纯乙酸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D.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rm{1-}\)丁醇的转化率
            • 2.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乙醇丁酯的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反应采用水浴加热
              B.采用边反应边蒸馏的方法
              C.使用过量的乙酸
              D.用氢氧化钠溶液提纯乙酸丁酯
            • 3. 下列实验操作及装置合理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并收集氨气
              B..
              收集并测定氧气的体积
              C..
              制乙酸乙酯
              D..
              用苯分离出碘水中的碘单质
            • 4. 关于下列一组图示的说法中的是(  )
              A.图①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为吸热反应
              B.图②可以制取金属锰
              C.图③形成原电池
              D.图④制取乙酸乙酯
            • 5.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分离乙醇和乙酸
              B.
              分离苯和水
              C.
              制取溴苯
              D.
              制取乙酸乙酯
            • 6. 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 7.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M的分子式为C6H12O6
              B.用NaOH溶液可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
              C.①、④的反应类型均属于取代反应
              D.N的化学式为CH3COOH
            • 8. 制备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之一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M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C.N的结构简式为C2H4O2
              D.④的反应类型属于取代反应
            • 9. 下面哪个图是以乙酸(沸点:118℃)、浓硫酸和乙醇(沸点:78.5℃)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沸点:77℃)的最佳装置(  )
              A.
              B.
              C.
              D.
            • 10. 将1mol乙醇(其中的羟基氧用18O标记)在浓硫酸存在下并加热与足量乙醇充分反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
              B.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
              C.可能生成45g乙酸乙酯
              D.不可能生成88g乙酸乙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