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都生成\(\rm{+2}\)价的硫酸盐,其产生氢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甲\(\rm{ > }\)乙\(\rm{ > }\)丙

              B.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一定相同

              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甲\(\rm{ > }\)乙\(\rm{ > }\)丙

              D.甲先反应完,乙最后反应完
            • 2.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rm{M}\)、\(\r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2M\overset{}{⇌} N}\)           
              B.\(\rm{t_{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限度
              C.\(\rm{t_{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rm{t_{1}}\)时,\(\rm{N}\)的浓度是\(\rm{M}\)浓度的\(\rm{2}\)倍
            • 3.

              下列叙述与图象对应符合的是

              A.对于达到平衡状态的\(\rm{N_{2}(g)+3H_{2}(g)⇌ 2NH_{3}(g)}\) 在\(\rm{t_{0}}\)时刻充入了一定量的\(\rm{NH_{3}}\),平衡逆向移动
              B.对于反应\(\rm{2A(g)+B(g)⇌ C(g)+D(g)}\) \(\rm{ΔH < 0}\),\(\rm{p_{2} > p_{1}}\),\(\rm{T_{1} > T_{2}}\)
              C.该图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rm{2A═══B+3C}\)
              D.对于反应\(\rm{2X(g)+3Y(g)⇌ 2Z(g)}\) \(\rm{ΔH < 0}\),\(\rm{y}\)可以表示\(\rm{Y}\)的百分含量
            • 4.

              电镀废液中\(\rm{Cr_{2}O^{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rm{(PbCrO_{4})}\):\(\rm{Cr}\)\(\rm{{\,\!}_{2}}\)\(\rm{O}\)\(\rm{{\,\!}^{2-}}\)\(\rm{(aq)+2Pb}\)\(\rm{{\,\!}^{2+}}\)\(\rm{(aq)+H}\)\(\rm{{\,\!}_{2}}\)\(\rm{O(l)}\)\(\rm{⇌ }\)\(\rm{2 PbCrO}\)\(\rm{{\,\!}_{4}}\)\(\rm{(s)+2H}\)\(\rm{{\,\!}^{+}}\)\(\rm{(aq)}\)  \(\rm{ΔH < 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rm{(}\)    \(\rm{)}\)

              A.
              B.
              C.
              D.
            • 5.

              一定条件下的某可逆反应,其正反应速率\(\rm{v(}\)正\(\rm{)}\)和逆反应速率\(\rm{v(}\)逆\(\rm{)}\)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rm{t_{1}}\)时刻,\(\rm{v(}\)正\(\rm{) < v(}\)逆\(\rm{)}\)
              B.\(\rm{t_{2}}\)时刻,\(\rm{v(}\)正\(\rm{) > v(}\)逆\(\rm{)}\)
              C.\(\rm{t_{3}}\)时刻,\(\rm{v(}\)正\(\rm{)=v(}\)逆\(\rm{)}\)
              D.\(\rm{t_{4}}\)时刻,\(\rm{v(}\)正\(\rm{) < v(}\)逆\(\rm{)}\)
            • 6.

              下图是可逆反应\(\rm{X + Y⇌ }\) \(\rm{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rm{(v)}\)与时间\(\rm{(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m{(}\)   \(\rm{)}\)  



              A.\(\rm{t_{1}}\)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rm{t_{2}}\)时,达到该条件下的最大反应限度
              C.\(\rm{t_{2}- t_{3}}\),反应不再发生,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D.\(\rm{t_{3}}\)后,该反应的反应限度有可能被外界条件改变
            • 7.

              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图甲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rm{2A(g)+2B(g) \underset{}{\overset{}{⇌}} 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B.图乙表示\(\rm{CH_{3}COOH}\)溶液中通入\(\rm{NH_{3}}\)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C.图丙表明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rm{b}\)表示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催化剂
              D.图丁表示一定浓度\(\rm{Na_{2}CO_{3}}\)溶液中滴加盐酸,生成\(\rm{CO_{2}}\)与滴加盐酸物质的量的关系
            • 8.

              在固定容积为\(\rm{1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rm{X}\)、\(\rm{Y}\)均为\(\rm{0.02mol}\),在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rm{X(g)+Y(g)\rightleftharpoons Z(g)}\),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问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rm{C}\)的反应温度比实验\(\rm{a}\)高
              B.实验\(\rm{b}\)从反应开始至\(\rm{40}\)分钟时的平均反应速率\(\rm{v=(Z)=2.5×10^{-4}mol·L^{-1}·min^{-1}}\)
              C.实验\(\rm{b}\)在\(\rm{40}\)分钟以后压强不再变化的原因是反应物已完全消耗
              D.图中\(\rm{3}\)组实验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时的反应速率\(\rm{v(Z)}\):\(\rm{b > c > a}\)
            • 9. 可逆反应mA(g)+nB(g)⇌pC(g)+gD(g)的v-t图象如图Ⅰ所示,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图Ⅱ所示.   
              ①a1=a2  
              ②a1<a2 
              ③b1=b2
              ④b1<b2 
              ⑤t1>t2 ⑥t1=t2
              ⑦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相等 
              ⑧图Ⅱ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以上所列正确的为(  )
              A.②④⑤⑦
              B.②④⑤⑧
              C.②③⑤⑦
              D.②③⑤⑧
            • 1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Ⅱ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压强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甲的催化效率比乙高
              D.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