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过程除去\(\rm{AlCl_{3}}\)中含有\(\rm{Mg^{2+}}\)、\(\rm{K^{+}}\)杂质离子并尽可能减少\(\rm{AlCl_{3}}\)的损失。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出混合物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氢氧化钠溶液能否用氨水代替,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溶液\(\rm{a}\)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在溶液\(\rm{a}\)中加入盐酸时需控制盐酸的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此,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改进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部分条件已略去\(\rm{)}\)。在通常状况下,\(\rm{B}\)是黑色的金属氧化物固体,\(\rm{C}\)、\(\rm{D}\)、\(\rm{E}\)、\(\rm{F}\)、\(\rm{H}\)、\(\rm{I}\)均为气体,\(\rm{C}\)的水溶液呈碱性,\(\rm{D}\)、\(\rm{E}\)、\(\rm{F}\)是单质,且\(\rm{D}\)、\(\rm{F}\)是空气的主要成分,\(\rm{I}\)为红棕色,反应\(\rm{①}\)是工业上制备\(\rm{K}\)的反应原理之一。


              \(\rm{(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rm{(2)F}\)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反应\(\rm{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反应\(\rm{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探究在含Mg2+、A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过程.
              【实验】在0.1mol•L-1MgSO4、0.05mol•L-1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5mol•L-1NaOH溶液,借助氢离子传感器和相应分析软件,测得溶液的pH随NaOH溶液的加入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为精确控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可将NaOH溶液置于 ______  (填仪器名称)中滴加.
              (2)图中有三个pH增加缓慢的阶段,第一阶段(a点前)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3)对第二阶段(b、c之间)溶液pH变化缓慢的本质,小组同学做出如下推测,请补充推测2和3:
              推测1:生成Mg(OH)2沉淀,消耗OH-
              推测2: ______
              推测3: ______
              若推测1符合实际情况,则a点之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请据此描述Mg(OH)2、Al(OH)3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溶解性的差异 ______
              (4)请分析e点后溶液中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并设计实验检验(可不填满):
              较大量存在的含金属元素的离子 检验方法
            • 4.
              某混合物\(\rm{A}\)含有\(\rm{KAl(SO_{4})_{2}}\)、\(\rm{Al_{2}O_{3}}\)和\(\rm{Fe_{2}O_{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rm{(1)I}\)、\(\rm{II}\)、\(\rm{III}\)、\(\rm{IV}\)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 。
              \(\rm{(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rm{B}\)、\(\rm{D}\)、\(\rm{E}\)所含物质的化学式固体\(\rm{B}\) ______ ;沉淀\(\rm{D}\) ______ ;溶液\(\rm{E}\) ______ 。
              \(\rm{(3)}\)写出\(\rm{①}\)、\(\rm{④}\)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①}\) ______ ;\(\rm{④}\) ______ 。
              \(\rm{(4)}\)写出\(\rm{②}\)、\(\rm{③}\)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②}\) ______ ;\(\rm{③}\) ______ 。
              \(\rm{(5)}\)设计实验检验溶液\(\rm{F}\)中所含溶质: ______ 。
              \(\rm{(6)}\)分别写出固体\(\rm{B}\)和沉淀\(\rm{D}\)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固体\(\rm{B}\): ______ ;沉淀\(\rm{D}\): ______ 。
            • 5.
              \(\rm{KAl(SO_{4})_{2}⋅12H_{2}O(}\)明矾\(\rm{)}\)是一种复盐,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rm{.}\)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rm{(}\)主要成分为\(\rm{Al}\),含有少量的\(\rm{Fe}\)、\(\rm{Mg}\)杂质\(\rm{)}\)制备明矾的过程如图所示\(\rm{.}\)回答下列问题:
              易拉罐\(\rm{ \xrightarrow[{微热}、{过滤}]{{试剂}①}}\)滤液\(\rm{A \overset{NH_{4}HCO_{3}}{ }}\)沉淀\(\rm{B \xrightarrow[K_{2}SO_{4}]{{稀}H_{2}SO_{4}}→}\)产物
              \(\rm{(1)}\)为尽量少引入杂质,试剂\(\rm{①}\)应选用 ______ \(\rm{(}\)填标号\(\rm{)}\).
              A.\(\rm{HCl}\)溶液    \(\rm{B.H_{2}SO_{4}}\)溶液      \(\rm{C.}\)氨水    \(\rm{D.NaOH}\)溶液
              \(\rm{(2)}\)易拉罐溶解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rm{(3)}\)沉淀\(\rm{B}\)的化学式为 ______ ;将少量明矾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其原因是 ______ .
            • 6.

              用含钴废料\(\rm{(}\)含\(\rm{CoCO_{3}}\)、少量\(\rm{NiCO_{3}}\)与铁屑\(\rm{)}\)制备\(\rm{CoCl_{2} ⋅ 6H_{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除镍过程中溶液\(\rm{pH}\)对\(\rm{Co}\)的冋收率影响如下图所示;部分金属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rm{pH}\)如下表所示。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rm{pH}\)

              完全沉淀的\(\rm{pH}\)

              \(\rm{Fe3+}\)

              \(\rm{1.5}\)

              \(\rm{4.1}\)

              \(\rm{Fe2+}\)

              \(\rm{7.5}\)

              \(\rm{9.7}\)

              \(\rm{Co2+}\)

              \(\rm{6.6}\)

              \(\rm{9.4}\)

              \(\rm{Ni2+}\)

              \(\rm{6.7}\)

              \(\rm{9.5}\)

              \(\rm{(1)}\)酸浸工艺中用“稀\(\rm{HCl}\)”替代了传统的“盐酸与硝酸的混酸”,其优点为_________。

              \(\rm{(2)}\)除镍时应调节\(\rm{pH=}\)______;此步骤中\(\rm{Ni^{2+}}\)是否形成\(\rm{Ni(OH)_{2}}\)沉淀?________。

              \(\rm{(3)}\)除铁过程包括以下多个步骤:\(\rm{①}\)___________________;\(\rm{②}\)_____________;\(\rm{③}\)过滤得\(\rm{CoCl_{2}}\)溶液。 \(\rm{(}\)可供选用的试剂:\(\rm{30\% H_{2}O_{2}}\)、\(\rm{l.0mol ⋅L-1 KMnO_{4}}\)、\(\rm{NaOH}\)固体、\(\rm{CoCO_{3}}\)固体\(\rm{)}\)

              \(\rm{(4)}\)除铁后加入盐酸调\(\rm{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

              \(\rm{(5)}\)工业上采用减压蒸干的方法制备\(\rm{CoCl_{2} ⋅ 6H_{2}O}\),减压蒸干的目的是________。

            • 7.

              铝土矿\(\rm{(}\)主要成分为\(\rm{Al_{2}O_{3}}\),还含有\(\rm{SiO_{2}}\)、\(\rm{Fe_{2}O_{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rm{(1)}\)沉淀\(\rm{A}\)、\(\rm{B}\)的成分分别是                       ;\(\rm{(}\)填化学式\(\rm{)}\)

                \(\rm{(2)}\)步骤\(\rm{②}\)中的试剂\(\rm{a}\)是                 

                \(\rm{(3)}\)试写出步骤\(\rm{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4)}\)在实验室模拟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在配制\(\rm{250ml}\)该盐酸溶液时,某同学转移溶液的操作如图所示,图中的主要错误是:


              \(\rm{①}\)                                

              \(\rm{②}\)                                

            • 8.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中的\(\rm{NO}\)而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rm{(}\)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rm{)}\)。图中\(\rm{K}\)为止水夹\(\rm{(}\)处于关闭状态\(\rm{)}\),\(\rm{F}\)是一支半空的注射器,\(\rm{D}\)是尾气处理装置\(\rm{(}\)兼有防倒吸功能\(\rm{)}\)。

              请回答有关问题:

              \(\rm{(1)}\)设计装置\(\rm{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在\(\rm{(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rm{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rm{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rm{E}\)和\(\rm{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铁是目前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 ______
              (2)电子工业用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3)工程师欲从制造印刷电路板的废水中回收铜,并获得FeCl3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①滤渣C的化学式为 ______
              ②试剂F宜选用 ______ (填选项序号),通入F的目的是 ______
              A.酸性KMnO4溶液    B.氯水       C.溴水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待测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______
              ②溶液组成的测定:取30.0mL待测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25.83g白色沉淀.则溶液中c(Cl-)= ______
            • 10. 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研究.
              (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过量)放入一定浓度的CuCl2中.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视其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
              置换反应 ______
              化合反应 ______
              (2)碘化亚铜可作催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铜可以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氢气,试从离子浓度对离子反应方向影响的角度解释此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______ ,CuSO4溶液也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理 ______
              (3)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光电效应的材料,工业上制备它的方法之一是:先向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uSO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肼(N2H4),加热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在90℃,反应完全后,分离、洗涤、真空干燥所得到的固体样品.
              ①检验反应混合体系内纳米Cu2O已经生成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 ______ ,干燥时要“真空”的原因是 ______
              ②完成下面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CuSO4+ ______ N2H4+ ______ KOHCu2O+N2+K2SO4+ ______
              (4)由Cu2O和Cu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1.76g,与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NO气体224mL,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1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