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rm{(}\)  \(\rm{)}\)
              A.\(\rm{NH_{3}}\)可用作制冷剂
              B.过氧化氢有氧化性,不能用于人体消毒
              C.\(\rm{S}\)的氧化性比\(\rm{Cl_{2}}\)的氧化性强
              D.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金属钠
            • 2.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聚氯乙烯可用于制食品袋 
              B.液\(\rm{NH_{3}}\)可用作制冷剂

              C.\(\rm{SiO_{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
            • 3. 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rm{4}\)个喷泉实验方案\(\rm{.}\)下列有关操作不可能引发喷泉现象的是\(\rm{(}\)  \(\rm{)}\)

              A.挤压装置\(\rm{①}\)的胶头滴管使\(\rm{CCl_{4}}\)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B.挤压装置\(\rm{②}\)的胶头滴管使\(\rm{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片刻后打开止水夹
              C.用鼓气装置从装置\(\rm{③}\)的\(\rm{a}\)处不断鼓入空气并打开止水夹
              D.向装置\(\rm{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并打开止水夹
            • 4.

              如图实验能形成红色喷泉的现象,据此现象可以确定的是


              A.氨难溶于水      
              B.氨易液化     
              C.有刺激性气味
              D.氨与水反应显碱性  
            • 5.

              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有红棕色气体产生的是

              A.\(\rm{Na}\)和\(\rm{H_{2}O}\)
              B.\(\rm{Na_{2}O_{2}}\)和\(\rm{H_{2}O}\)
              C.\(\rm{Cu}\)和浓\(\rm{HNO_{3}}\)
              D.\(\rm{Ca(OH)_{2}}\)和\(\rm{NH_{4}Cl}\)
            • 6.

              将贮满某种干燥气体的试管倒置于水中,轻轻摇晃后,水可以充满试管,该气体可能是(    )

              A.\(\rm{CO_{2}}\)
              B.\(\rm{NO_{2}}\)
              C.\(\rm{H_{2}}\)
              D.\(\rm{NH_{3}}\)
            • 7.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关于氨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        
              B.遇氯化氢产生白烟

              C.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其水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m{Cl_{2}}\)、\(\rm{SO_{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氯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rm{HI}\)、\(\rm{H_{2}S}\)气体

              D.\(\rm{Fe}\)与稀\(\rm{HNO_{3}}\)、稀\(\rm{H_{2}SO_{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rm{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 9.

              Ⅰ\(\rm{.}\)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rm{(}\)填“温度”、“压强”、“催化剂”或“固体表面积”\(\rm{)}\)

              \(\rm{(1)}\) 冬天食品不容易发生霉变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 为提高燃烧效率,常将固体燃料粉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 氮气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请你回答下列含氮化合物的有关问题。

              \(\rm{(1)}\)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严重污染大气。\(\rm{NO}\)和\(\rm{NO_{2}}\)是常见的氮氧化物,这两种氮氧化物中,呈红棕色的是____________;

              \(\rm{(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室常用\(\rm{NH_{3}}\)做“喷泉实验”,该实验说明\(\rm{NH_{3}}\)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___溶于水\(\rm{(}\)填“极易”或“极难”\(\rm{)}\)。

            • 10.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取\(\rm{NH_{3}}\),进行\(\rm{NH_{3}}\)的“喷泉”实验。请参与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rm{(1)}\)“喷泉”实验前,烧瓶内需收集干燥的\(\rm{NH_{3}}\),合适的干燥剂是___________\(\rm{(}\)选填“浓硫酸”或“碱石灰”\(\rm{)}\)

              \(\rm{(2)}\)若实验室用图\(\rm{1}\)所示装置来收集\(\rm{NH_{3}}\),气体应从________\(\rm{(}\)填字母\(\rm{)}\)口进入烧瓶。



              \(\rm{(3)}\)图\(\rm{2}\) 所示“喷泉”实验,验证了\(\rm{NH_{3}}\)的两个重要性质:\(\rm{①}\)氨气极易溶于水;\(\rm{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若将图\(\rm{2}\)烧杯中液体换为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实验时观察到“喷泉”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若实验中称取\(\rm{10.7gNH_{4}Cl}\)固体和\(\rm{18.5gCa(OH)_{2}}\)加热制取\(\rm{NH_{3}}\),请计算理论上可产生\(\rm{NH_{3}}\)的体积为__________\(\rm{L(}\)标准状况\(\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