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各组物质中,常温下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选项 X Y Z
              A SO2 NaClO溶液 CO2
              B 盐酸 浓硫酸 Cu
              C NH3 O2 Mg
              D Na2O2 H2O SiO2
              A.A
              B.B
              C.C
              D.D
            • 2. 下表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选项XYZM
              AFe(s)FeCl2FeCl3Cl2
              BNaOH(aq)Na2CO3NaHCO3CO2
              CNH3(g)NONO2O2
              DS(s)SO2SO3O2
              A.A
              B.B
              C.C
              D.D
            • 3. 氨与重水(D2O)形成的碱与盐酸反应,这一反应生成的盐中阳离子的化学式是(  )
              A.NH3D+
              B.NH2D2+
              C.ND3H+
              D.NH4+
            • 4. 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下列各浓酸时,均有白烟产生的一组是(  )
              A.H2SO4、HNO3
              B.HCl、HNO3
              C.HCl、H2SiO3
              D.HCl、H2SO4
            • 5. 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军事、科研产品紧密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家庭用的“84”消毒液与洁厕灵不能同时混合使用,否则会发生中毒事故
              B.在牙膏中添入Na2PO3F、NaF能防治龋齿,当提供的氟离子浓度相等时,它们防治龋齿的作用是相同的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物质熔沸点的差异
              D.可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 6. 下列有关氨水和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的微粒种类数相同
              B.久置后溶液的pH均可能减小
              C.都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均具有强氧化性
            • 7. 已知NH3难溶于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气的是(  )
              A.
              B.
              C.
              D.
            • 8. 下列物质之间的反应没有明显反应现象的是(  )
              A.常温下,铁放入浓硝酸中
              B.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并相互靠近
              C.二氧化硫通入到品红溶液中
              D.将氯化氢气体通入滴有酚酞的烧碱溶液中
            • 9. 以下有关氨及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里常用固体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少量氨气
              D.氨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的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 10. 氮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涉及广泛,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有害的一面.
              (1)常用作制冷剂的氮的气态氢化物是 ______ (填化学式),该气体在空气中与HCl相遇有白烟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2)铵盐在农业上大多用作化肥.实验室可用NH4Cl和Ca(OH)2固体共热的方法来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O形成酸雨的原因 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