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rm{4}\)个喷泉实验方案,下列有关操作无法引发喷泉现象的是\(\rm{(}\)  \(\rm{)}\)
              A.
              打开止水夹,挤压装置如图的胶头滴管使\(\rm{CCl_{4}}\)全部进入烧瓶
              B.
              打开止水夹,挤压如图装置的胶头滴管使\(\rm{NaOH}\)溶液全部进入烧瓶
              C.
              打开止水夹,用鼓气装置从如图装置的\(\rm{a}\)处不断鼓入空气
              D.
              打开止水夹,向如图装置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浓硫酸
            •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氨气极易液化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

              B.\(\rm{NO_{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所以硝酸的酸酐是\(\rm{NO_{2}}\)

              C.足量的铁与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硝酸亚铁

              D.常温下,铁遇浓硫酸不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铁槽车运输浓硫酸
            • 3.

              实验室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干燥、收集气体的是(    )

              A.以\(\rm{MnO_{2}}\)、浓盐酸为原料,制备\(\rm{Cl_{2}}\)

              B.以\(\rm{Na_{2}SO_{3}}\)固体、质量分数为\(\rm{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备\(\rm{SO_{2}}\)

              C.以浓氨水、生石灰为原料,制备\(\rm{NH_{3}}\)

              D.以\(\rm{Cu}\)、稀硝酸为原料,制备\(\rm{NO}\)
            • 4.

              关于\(\rm{2 mol}\)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为\(\rm{17 g}\)
              B.含有\(\rm{6.02×{{10}^{23}}}\)个\(\rm{NH_{3}}\)分子

              C.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rm{44.8 L}\)
              D.溶于\(\rm{1 L}\)水后,溶液中\(\rm{NH_{4}^{+}}\)的浓度为\(\rm{2 mol.L^{-1}}\)
            • 5.

              如下图所示,夹子开始处于关闭状态,将液体\(\rm{A}\)滴入试管\(\rm{②}\)与气体\(\rm{B}\)充分反应,打开夹子,可发现试管\(\rm{①}\)内的水立刻沸腾了。液体\(\rm{A}\)和气体\(\rm{B}\)的组合不可能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B.水、氨气
              C.氢氧化钠溶液、一氧化氮
              D.水、二氧化氮
            • 6.

              若以\(\rm{w}\)\(\rm{{\,\!}_{1}}\)和\(\rm{w}\)\(\rm{{\,\!}_{2}}\)分别表示浓度为\(\rm{a}\)\(\rm{mol·L^{-1}}\)和\(\rm{b}\)\(\rm{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已知\(\rm{2}\)\(\rm{a}\)\(\rm{=}\)\(\rm{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rm{(}\)氨水密度小于水\(\rm{)}\)

              A.\(\rm{2}\) \(\rm{w}\)\(\rm{{\,\!}_{1}=}\) \(\rm{w}\)\(\rm{{\,\!}_{2}}\)
              B.\(\rm{w}\)\(\rm{{\,\!}_{1}=2}\) \(\rm{w}\)\(\rm{{\,\!}_{2}}\)
              C.\(\rm{2}\) \(\rm{w}\)\(\rm{{\,\!}_{1} < }\) \(\rm{w}\)\(\rm{{\,\!}_{2}}\)
              D.\(\rm{w}\)\(\rm{{\,\!}_{1} < }\) \(\rm{w}\)\(\rm{{\,\!}_{2} < 2}\) \(\rm{w}\)\(\rm{{\,\!}_{1}}\)
            • 7.

              下列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B.液氨用做制冷剂,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C.将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产生白烟
              D.氨气溶于水使酚酞变红
            • 8.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B.常温下,将铜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
              C.浓硝酸久置显黄色,说明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D.向胆矾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白色的现象,说明浓\(\rm{H_{2}SO_{4}}\)具有吸水性
            • 9.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rm{(1)}\)下列物质组合不可能完成喷泉实验的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A.\(\rm{HCl}\)和\(\rm{H_{2}O}\)    

              B.\(\rm{O_{2}}\)和\(\rm{H_{2}O}\)

              C.\(\rm{NH_{3}}\)和\(\rm{H_{2}O}\)      

              D.\(\rm{CO_{2}}\)和\(\rm{NaOH}\)溶液。

              \(\rm{①}\)用图\(\rm{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的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如果只提供图\(\rm{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利用图\(\rm{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A.\(\rm{Cu}\)与稀盐酸

              B.\(\rm{NaHCO_{3}}\)溶液与\(\rm{NaOH}\)溶液

              C.\(\rm{CaCO_{3}}\)与稀硫酸

              D.\(\rm{NH_{4}HCO_{3}}\)与稀盐酸

              \(\rm{(3)}\)从产生喷泉的原理分析,图\(\rm{1}\)、\(\rm{2}\)装置是________上部烧瓶内的压强。图\(\rm{3}\)装置是_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的压强\(\rm{(}\)均填“增大”或“减小”\(\rm{)}\)。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述图________装置的原理相似。

            • 10.

              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因果关系错误的是\(\rm{(}\)  \(\rm{)}\)

              A.氨易液化,因此可用来做制冷剂
              B.氨易溶解于水,因此可用来做喷泉实验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气比较稳定
              D.氨溶解于水显弱碱性,因此可使酚酞试剂变红色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