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三盐\(\rm{(3PbO·PbSO_{4}·H_{2}O}\),相对分子质量为\(\rm{990)}\)可用作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不溶于水。以\(\rm{200.0 t}\)铅泥\(\rm{(}\)主要成分为\(\rm{PbO}\)、\(\rm{Pb}\)及\(\rm{PbSO_{4}}\)等\(\rm{)}\)为原料制备三盐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rm{K_{sp}(PbSO_{4})=1.82×10^{-8}}\);\(\rm{K_{sp}(PbCO_{3})=1.46×10^{-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加\(\rm{Na_{2}CO_{3}}\)溶液转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酸溶时,不直接使用\(\rm{H_{2}SO_{4}}\)溶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铅与硝酸在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当沉淀转化达平衡时,滤液\(\rm{1}\)中\(\rm{c({SO}_{4}^{2-})}\)与\(\rm{c({CO}_{3}^{2-})}\)的比值为_________________

                  \(\rm{(4)50~60℃}\)时合成三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得到纯净干燥的三盐\(\rm{99.0 t}\),假设此时铅泥中的铅元素有\(\rm{80\%}\)转化为三盐,则铅泥中铅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r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m{)}\)。

            • 2.

              \(\rm{(1)}\)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利用钴渣\(\rm{[}\)含\(\rm{Co(OH)_{3}}\)、\(\rm{Fe(OH)_{3}}\)等\(\rm{]}\)制备钴氧化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rm{Co(OH)_{3}}\)溶解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二氧化氯\(\rm{(ClO_{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rm{ClO_{2}}\)方法。

              该法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rm{(NaClO_{3})}\)与盐酸反应生成\(\rm{ClO_{2}}\)。发生器中生成\(\rm{ClO_{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文献报道某课题组模拟地下水脱氮过程,利用\(\rm{Fe}\)粉和\(\rm{KNO_{3}}\)溶液反应,探究脱氮原理及相关因素对脱氮速率的影响。

              上图表示足量\(\rm{Fe}\)粉还原上述\(\rm{KNO_{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rm{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rm{(}\)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rm{)}\)。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rm{t_{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铝是重要的金属材料,铝土矿\(\rm{(}\)主要成分是\(\rm{Al_{2}O_{3}}\)和少量的\(\rm{SiO_{2}}\)、\(\rm{Fe_{2}O_{3}}\)杂质\(\rm{)}\)是工业上制取铝的原料。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铝土矿为原料制取\(\rm{Al_{2}(SO_{4})_{3}}\)和铵明矾晶体\(\rm{[NH_{4}Al(SO_{4})_{2}·12H_{2}O]}\)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固体\(\rm{a}\)的化学式为_____,Ⅲ中通入足量\(\rm{CO_{2}}\)气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rm{(2)}\)制取铵明矾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从铵明矾溶液中获得铵明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rm{(}\)填操作名称\(\rm{)}\)_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rm{(3)}\)步骤Ⅱ中是否可以用氨水代替烧碱?_________\(\rm{(}\)填“可以”或“不可以”\(\rm{)}\),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rm{(4)}\)若同时制取铵明矾和硫酸铝,通过控制硫酸的用量调节两种产品的产量。若欲使制得的铵明矾和硫酸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1∶1}\),则投料时铝土矿中的\(\rm{Al_{2}O_{3}}\)和\(\rm{H_{2}SO_{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 4.

              有\(\rm{A}\)、\(\rm{B}\)、\(\rm{C}\)、\(\rm{D}\)、\(\rm{E5}\)种短周期元素,\(\rm{A}\)与\(\rm{B}\)可形成\(\rm{BA}\)型化合物,且\(\rm{A}\)元素是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金属\(\rm{B}\)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比它前一周期同主族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多\(\rm{8}\);\(\rm{C}\)元素有\(\rm{3}\)种同位素\(\rm{C_{1}}\)、\(\rm{C_{2}}\)、\(\rm{C_{3}}\),自然界里含量最多的是\(\rm{C_{1}}\),\(\rm{C_{3}}\)原子的质量数是\(\rm{C_{1}}\)的\(\rm{3}\)倍,\(\rm{C_{2}}\)原子的质量数是\(\rm{C_{1}}\)的\(\rm{2}\)倍;\(\rm{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而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rm{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rm{4}\)。

              \(\rm{(1)}\)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rm{E}\)______。

              \(\rm{(2)}\)写出\(\rm{C_{1}}\)、\(\rm{C_{2}}\)、\(\rm{C_{3}}\)三种原子的符号:\(\rm{C_{1}}\)______,\(\rm{C_{2}}\)______,\(\rm{C_{3}}\)______。

              \(\rm{(3)E^{2-}}\)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

              \(\rm{(4)A}\)与\(\rm{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最常见的\(\rm{E}\)原子与\(\rm{C_{2}}\)形成的分子中含____个中子。

            • 5.

              现有\(\rm{100 mL AlCl_{3}}\)与\(\rm{MgSO_{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

              \(\rm{①}\) 向其中一份中加入\(\rm{20 mL 2.5 mol/L}\)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其中\(\rm{AlCl_{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继续加入\(\rm{1 mol/L NaOH}\)溶液至\(\rm{10 mL}\)时,沉淀不再减少,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少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rm{②}\) 向另一份中加入__________\(\rm{mL 1 mol/LBaCl}\)\(\rm{{\,\!}_{2}}\)溶液能使\(\rm{SO}\)\(\rm{{\,\!}_{4}^{2-}}\)沉淀完全。

            • 6.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rm{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Ⅰ\(\rm{.}\)探究\(\rm{Cu}\)的化学性质

              实验

              试剂\(\rm{1}\)

              试剂\(\rm{2}\)

              操作及现象

              \(\rm{①}\)

               

               

              铜丝

              氯气

              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rm{②}\)

              稀硝酸

              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rm{③}\)

              \(\rm{0.1mol/LKMnO_{4}}\)溶液

              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rm{(1)}\)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rm{(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rm{(3)}\)向实验\(\rm{①}\)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rm{ⅰ.}\)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

              \(\rm{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rm{[Cu(H_{2}O)_{4}]^{2+}+ 4Cl^{-}⇌ [CuCl_{4}]^{2-}+ 4H_{2}O}\)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
                                                             蓝色                                             黄色

              \(\rm{(4)}\)反应\(\rm{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rm{CuO}\),同时有\(\rm{MnO_{2}}\)生成,则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

              Ⅱ\(\rm{.}\)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rm{0.1mol/L KMnO_{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rm{(1)}\)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rm{X}\)是。溶液颜色变浅能否说明铜与\(\rm{0.1mol/L KMnO_{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
              \(\rm{(2)}\)对于铜与\(\rm{0.1mol/L KMnO}\)\(\rm{{\,\!}_{4}}\) 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rm{0.1mol/L KMnO}\)\(\rm{{\,\!}_{4}}\) 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

              假设Ⅱ:\(\rm{0.1mol/L KMnO}\)\(\rm{{\,\!}_{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

              设计实验验证:

              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rm{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rm{(MnO_{4}^{2−})}\)。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rm{(MnO_{2})}\)。

              \(\rm{①}\)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_______。

              \(\rm{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

            • 7.

              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rm{⑴}\)将含\(\rm{SO_{2}}\)的废气通入含\(\rm{Fe^{2+}(}\)催化剂\(\rm{)}\)的溶液中,常温下可使\(\rm{SO_{2}}\)转化为\(\rm{SO^{2-}_{4}}\),其总反应为\(\rm{2SO_{2}+O_{2}+2H_{2}O=2H_{2}SO_{4}}\)。上述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m{4Fe^{2+}+O_{2}+4H^{+}=4Fe^{3+}+2H_{2}O}\),写出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rm{⑵pH=3.6}\)时,碳酸钙与硫酸铝反应可制备碱式硫酸铝\(\rm{[Al_{2}(SO_{4})}\)\(\rm{{\,\!}_{x}}\)\(\rm{(OH)}\)6-2\(\rm{x}\)\(\rm{]}\)溶液。若溶液的\(\rm{pH}\)偏高,则碱式硫酸铝产率降低且有气泡产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

              \(\rm{⑶ClO_{2}}\)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氯化钠电解法生产\(\rm{ClO_{2}}\)工艺原理示意图如下:

              \(\rm{①}\)写出氯化钠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rm{②}\)写出\(\rm{ClO_{2}}\)发生器中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________。

              \(\rm{③ClO_{2}}\)能将电镀废水中的\(\rm{CN^{-}}\)离子氧化成两种无毒气体,自身被还原成\(\rm{Cl^{-}}\)。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 8.

              短周期元素\(\rm{A}\)、\(\rm{B}\)、\(\rm{C}\)、\(\rm{D}\)、\(\rm{E}\)、\(\rm{F}\)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由\(\rm{A}\)到\(\rm{F}\)依次增大。在周期表中,\(\rm{A}\)的原子半径最小。\(\rm{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rm{C}\)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D}\)是原子半径最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m{D}\)单质燃烧时呈现黄色火焰,\(\rm{D}\)的单质在高温下与\(\rm{C}\)的单质充分反应,可以得到与\(\rm{E}\)单质颜色相同的淡黄色固态化合物。\(\rm{D}\)与\(\rm{F}\)形成的离子化合物\(\rm{DF}\)是常用的调味品。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

              \(\rm{(1)A}\)的一种核素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则该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_。

              \(\rm{(2)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F}\)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C}\)、\(\rm{D}\)按原子个数比\(\rm{1∶1}\)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与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能说明\(\rm{E}\)的非金属性比\(\rm{F}\)的非金属性_____\(\rm{(}\)填“强”或“弱”\(\rm{)}\)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举一例\(\rm{)}\)。

            • 9.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以\(\rm{SO_{2}}\)的性质进行探究和物质制取\(\rm{.}\)回答下列问题:

              \(\rm{(1)①}\) 学生甲以\(\rm{Na_{2}SO_{3}}\)粉未和\(\rm{70\% H_{2}SO_{4}}\)为原料制取\(\rm{SO_{2}}\),下图装置\(\rm{A}\)中仪器\(\rm{X}\)的名称是____\(\rm{;}\)用较浓的硫酸而不用稀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rm{②}\) 现欲收集一瓶干燥的\(\rm{SO_{2}}\),选择图\(\rm{16}\),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rm{(}\)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rm{)}\)。


              \(\rm{(2)}\)学生乙用浓\(\rm{H_{2}SO_{4}}\)和乙醇反应得到的乙烯气体中含有\(\rm{SO_{2}}\)、\(\rm{CO_{2}}\)。现选择下图中的装置,检验混合气体中存在乙烯和\(\rm{SO_{2}}\),则装置中盛放的试剂是\(\rm{A}\)______,\(\rm{B}\)______,\(\rm{C}\)______,\(\rm{D}\)______。


              \(\rm{(3)Cu_{2}SO_{3}·CuSO_{3}·2H_{2}O}\)是一种深红色固体,不溶于水和乙醇,\(\rm{100℃}\)时发生分解,其制备实验装置如图 所示。


              \(\rm{①}\)装置\(\rm{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rm{②}\)装置\(\rm{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rm{③}\)从装置\(\rm{B}\)中获得的固体需先用蒸馏水充分洗涤,再真空干燥,而不直接用烘干的方式得到产品,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rm{(}\)Ⅰ\(\rm{)}\)在\(\rm{AlCl_{3}}\)溶液中逐滴加入\(\rm{NaOH}\)溶液的过程中,先产生白色胶状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 Ⅱ \(\rm{)}\)某无色溶液只含有下列\(\rm{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rm{Na^{+}}\)、\(\rm{H^{+}}\)、\(\rm{Mg^{2+}}\)、\(\rm{Ag^{+}}\)、\(\rm{Cl^{-}}\)、\(\rm{OH^{-}}\)、\(\rm{HCO}\)、\(\rm{NO}\)。已知该溶液可与\(\rm{Al_{2}O_{3}}\)反应,则:

              \(\rm{(1)}\)该溶液与\(\rm{Al_{2}O_{3}}\)反应后有\(\rm{Al^{3+}}\)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

              \(\rm{(2)}\)该溶液与\(\rm{Al_{2}O_{3}}\)反应后有\(\rm{AlO}\)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可能含有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若该溶液与\(\rm{Al_{2}O_{3}}\)反应生成\(\rm{Al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 III)}\)已知氯气和热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3Cl_{2}+6NaOH\begin{matrix}∆ \\ =\end{matrix} 5NaCl +NaClO_{3}+ 3H_{2}O}\),其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