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是有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影响的图象,其中图象和实验结论表达均正确的是(  )
              A.①是其他条件一定时,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则正反应△H>0
              B.②是在平衡体系的溶液中溶入少量KCl晶体后,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C.③是在有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建立平衡过程的图象,b是使用催化剂时的曲线
              D.④是一定条件下,向含有一定量A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逐渐加入B,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的图象
            • 2. 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如图的四个曲线图.有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图①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B.曲线图②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pH的变化
              C.曲线图③表示向一定量的NaAlO2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HCl溶液时的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
              D.曲线图④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
            • 3. 在一定条件下,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述反应:PCl3(g)+Cl2(g)⇌PCl5(g);5min末达到平衡,有关数据如表.
              PCl3(g)Cl2(g)PCl5(g)
              初始浓度(mol•L-12.01.00
              平衡浓度(mol•L-1c1c2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反应5 min内,v(PCl3)=0.08 mol•L-1•min-1
              C.当容器中为1.2 mol Cl2时,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 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 4.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约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
              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CH3OCH3(g)H2O(g)
              I3870.200.0800.080
              3870.40
              2070.200.090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正方应为吸热反应
              B.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CH3OH 0.1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C.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长
              D.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Ⅱ中的小
            • 5. 将0.1mol N2和0.3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高温、高压
              催化剂
              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B.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C.升髙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D.当V(N2):V (H2)=1:3时,一定达化学平衡状态
            • 6. 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
              反应时间/minn(MgSO4)/moln(CO)/moln(SO2)/mol
              02.02.00
              20.8
              41.2
              6   1.2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υ (CO)=0.6 mol/(L•min)
              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
              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 mol,则平衡时n(SO2)=0.6 mol
            • 7.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CO(g)+H2O(g)⇌CO2(g)+H2(g)为吸热反应
              B.在T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υ>υ
              C.平衡状态A 与C 相-比,平衡状态A 的c(CO)大
              D.若T1、T2 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 8.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C.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 9. 往2L密闭容器中充入NO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01020304050
              实验1/8001.000.800.650.550.500.50
              实验2/8001.000.700.500.500.500.50
              实验3/8501.000.500.400.150.15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2比实验1的反应容器内压强减小
              B.实验2比实验l使用了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C.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
              D.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10. 已知:FeCl3(aq)+3KSCN(aq)⇌3KCl(aq)+Fe(SCN)3(aq),平衡时Fe(SCN)3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与B点相比,A点的c( Fe3+)大
              B.加入KCl固体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反应处于D点时,一定有υ(正)<υ(逆)
              D.若T1、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