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常温下,将铜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会产生气体的是\(\rm{(}\)  \(\rm{)}\)
              A.稀硫酸
              B.稀盐酸
              C.浓硝酸
              D.浓硫酸
            • 2.

              将一定量的由\(\rm{Cu}\)和\(\rm{Cu_{2}O}\)组成的混合粉末加入到\(\rm{125 mL 2.6 mol·L^{-1}}\)硝酸中,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rm{X}\)并收集到\(\rm{V}\)\(\rm{mL(}\)标准状况\(\rm{)}\)的纯净无色气体\(\rm{Y}\)。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rm{X}\)中有两种溶质             
              B.\(\rm{Y}\)通入纯水中得到酸性溶液
              C.原混合粉末的总质量小于\(\rm{7.8 g}\)
              D.当 \(\rm{V}\)\(\rm{=1 680}\)时,原混合粉末中\(\rm{Cu}\)和\(\rm{Cu_{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8∶1}\)
            • 3.
              \(\rm{CuSO_{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途径\(\rm{①}\)所用混酸中\(\rm{H_{2}SO_{4}}\)与\(\rm{HNO_{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rm{2}\):\(\rm{3}\)
              B.利用途径\(\rm{③}\)制备\(\rm{16g}\)硫酸铜,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rm{0.1mol}\)
              C.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硫酸的物质的量:\(\rm{①=②=③}\)
              D.与途径\(\rm{①}\)、\(\rm{③}\)相比,途径\(\rm{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 4.

              \(\rm{2.48 g}\)铁铜合金完全溶解于\(\rm{80 mL 4.0 mol·L^{-1}}\)稀硝酸中,得到标准状况下\(\rm{672 mL NO}\)气体\(\rm{(}\)假设此时无其他气体产生\(\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取反应后溶液,滴入几滴\(\rm{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B.该合金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rm{1:2}\)
              C.反应后溶液\(\rm{(}\)忽略溶液体积变化\(\rm{)}\)中\(\rm{c(H^{+})=2.5 mol·L^{-1}}\)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rm{2.0 mol·L^{-1} NaOH}\)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需加入\(\rm{NaOH}\)溶液的体积是\(\rm{120 mL}\)
            • 5.

              \(\rm{2.48 g}\)铁铜合金完全溶解于\(\rm{80 mL 4.0 mol·L^{-1}}\)稀硝酸中,得到标准状况下\(\rm{672 mL NO}\)气体\(\rm{(}\)假设此时无其他气体产生\(\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取反应后溶液,滴入几滴\(\rm{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B.该合金中铁与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rm{1:2}\)
              C.反应后溶液\(\rm{(}\)忽略溶液体积变化\(\rm{)}\)中\(\rm{c(H^{+})=2.5 mol·L^{-1}}\)
              D.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rm{2.0 mol·L^{-1} NaOH}\)溶液至金属离子恰好全部沉淀时,需加入\(\rm{NaOH}\)溶液的体积是\(\rm{120 mL}\)
            • 6.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化学氧化(铬酸做氧化剂)的方法使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产生美丽的颜色
              B.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
              C.直馏汽油、裂化汽油、植物油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能力强的淡紫色光,常做路灯
            • 7.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rm{Cu}\)的化学性质及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

                 Ⅰ\(\rm{.}\)探究\(\rm{Cu}\)的化学性质

              实验

              试剂\(\rm{1}\)

              试剂\(\rm{2}\)

              操作及现象

              \(\rm{①}\)

               

               

              铜丝

              氯气

              将加热后的铜丝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棕黄色的烟

              \(\rm{②}\)

              稀硝酸

              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rm{③}\)

              \(\rm{0.1mol/LKMnO_{4}}\)溶液

              加热后,铜丝表面有黑色物质,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rm{(1)}\)根据化合价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铜主要体现出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

              \(\rm{(2)}\)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rm{(3)}\)向实验\(\rm{①}\)的集气瓶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最后变为蓝色。

              【查阅资料】\(\rm{ⅰ.}\)黄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绿色。

              \(\rm{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rm{[Cu(H_{2}O)_{4}]^{2+}+ 4Cl^{-}⇌ [CuCl_{4}]^{2-}+ 4H_{2}O}\)利用化学用语和文字解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
                                                             蓝色                                             黄色

              \(\rm{(4)}\)反应\(\rm{③}\)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是因为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铜表面黑色的物质为\(\rm{CuO}\),同时有\(\rm{MnO_{2}}\)生成,则中性环境下反应很难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

              Ⅱ\(\rm{.}\)探究溶液环境对反应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酸碱性对铜与\(\rm{0.1mol/L KMnO_{4}}\)溶液反应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


              \(\rm{(1)}\)探究酸性条件下反应时,试剂\(\rm{X}\)是。溶液颜色变浅能否说明铜与\(\rm{0.1mol/L KMnO_{4}}\)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
              \(\rm{(2)}\)对于铜与\(\rm{0.1mol/L KMnO}\)\(\rm{{\,\!}_{4}}\) 溶液在碱性环境下的反应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Ⅰ:\(\rm{0.1mol/L KMnO}\)\(\rm{{\,\!}_{4}}\) 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不能将铜氧化;

              假设Ⅱ:\(\rm{0.1mol/L KMnO}\)\(\rm{{\,\!}_{4}}\)溶液在碱性环境下与铜反应较慢。

              设计实验验证:

              将铜丝紧密缠绕在碳棒上放入碱性的溶液\(\rm{A}\)中,溶液很快由紫红色变为深绿色\(\rm{(MnO_{4}^{2−})}\)。一段时间后,溶液变为浅蓝绿色,试管底部出现棕褐色粉末\(\rm{(MnO_{2})}\)。

              \(\rm{①}\)反应加快的原因是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其正极发生的电极反_______。

              \(\rm{②}\)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

            • 8.

              将一铁、铜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加入到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收集到\(\rm{NO}\)气体的体积及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rm{(}\)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时的体积\(\rm{)}\):


              实验序号

              稀硝酸的体积\(\rm{/mL}\)

              剩余固体的质量\(\rm{/g}\)

              \(\rm{NO}\)的体积\(\rm{/L}\)

              \(\rm{1}\)

              \(\rm{100}\)

              \(\rm{17.2}\)

              \(\rm{2.24}\)

              \(\rm{2}\)

              \(\rm{200}\)

              \(\rm{8.00}\)

              \(\rm{4.48}\)

              \(\rm{3}\)

              \(\rm{400}\)

              \(\rm{0}\)

              \(\rm{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表中\(\rm{V=7.84}\)

              B.原混合物粉末的质量为\(\rm{25.6 g}\)

              C.原混合物粉末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m{2∶3}\)

              D.实验\(\rm{3}\)所得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rm{0.875 mol·L^{-1}}\)
            • 9. 下列各项反应对应的图象错误的是(  )
              A.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
              B.
              将稀盐酸逐滴加入一定量偏铝酸钠溶液中
              C.
              将二氧化硫逐渐通入一定量氯水中
              D.
              将铜粉逐渐加入一定量浓硝酸中
            • 10. 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的红色固体可能是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已知Cu2O在酸性溶液中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单质铜.
              (1)现有8克氧化铜被氢气还原后,得到红色固体6.8克,其中含单质铜与氧化亚铜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2)若将6.8克上述混合物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    克;
              (3)若将6.8克上述混合物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充分反应,
              ①生成标准状况下1.568升的气体(不考虑NO2的溶解,也不考虑NO2与N2O4的转化),则该气体的成分是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    
              ②把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发浓缩,把析出的晶体过滤,得晶体23.68.经分析,原溶液中的Cu2+有20%残留在母液中.求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