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rm{(1)}\)装置\(\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rm{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应浸一种溶液,这种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rm{(3)}\)装置\(\rm{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当\(\rm{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rm{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rm{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rm{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rm{B}\)中应放置的溶液是________。

              A.水    \(\rm{B.}\)酸性\(\rm{KMnO_{4}}\)溶液     \(\rm{C.}\)浓溴水     \(\rm{D.}\)饱和\(\rm{NaHSO_{3}}\)溶液

              \(\rm{(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rm{18 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反应完毕时,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会污染环境的物质,为了保护环境,这些废液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两种金属离子:\(\rm{Fe^{3+}}\)、\(\rm{Cu^{2+}}\),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

                  


              \(\rm{(1)}\)操作\(\rm{①}\)的名称是                                 

              \(\rm{(2)}\)沉淀\(\rm{A}\)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有                       

              \(\rm{(3)}\)操作\(\rm{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rm{(4)}\)检验溶液\(\rm{B}\)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rm{(5)}\)操作\(\rm{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铝、铁、铜及其合金具有广泛的应用,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回收物的综合利用,专门设计实验用含有铝、铁、铜的合金制取纯净的\(\rm{AlCl_{3}}\)溶液和胆矾晶体\(\rm{(CuSO_{4}·5H_{2}O)}\),其实验方案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将合金研磨成合金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步骤\(\rm{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在滤液\(\rm{B}\)转化为沉淀\(\rm{E}\)的过程中盐酸的用量不易控制,可将加入适量的盐酸改为通入一种气体,写出更改试剂\(\rm{(}\)气体过量\(\rm{)}\)后生成沉淀\(\rm{E}\)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rm{(4)}\)硫酸铜溶液经过“一系列步骤”制得胆矾,此“一系列步骤”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rm{(5)}\)该小组成员从资料中获知\(\rm{H_{2}O_{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在滤渣\(\rm{D}\)中加入稀硫酸和\(\rm{H_{2}O_{2}}\)可制得\(\rm{CuSO_{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 4. 硫酸铜可用于消毒、制杀虫剂、镀铜等,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rm{CuSO_{4}·5H_{2}O}\)晶体并进行热分解的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rm{I}\):制取\(\rm{CuSO}\)\(\rm{{\,\!}_{4}}\)\(\rm{⋅5H}\)\(\rm{{\,\!}_{2}}\)\(\rm{O}\)晶体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将铜片加入足量浓硫酸中并加热

              乙:将铜片加入稀硫酸,控温\(\rm{40~50℃}\),滴加双氧水

              \(\rm{(1)}\)方案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结束后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该白色物质是______。

              \(\rm{(2)(2)}\)方案乙发生反应:\(\rm{Cu + H_{2}SO_{4} + H_{2}O_{2} = CuSO_{4} + 2H_{2}O}\),该实验控温\(\rm{40~50℃}\)的原因是______;与方案甲相比,方案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

              探究\(\rm{II}\):用以下装置\(\rm{(}\)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rm{)}\)探究\(\rm{CuSO_{4}·5H_{2}O}\)晶体热分解产物

              已知:\(\rm{CuSO_{4}⋅5H_{2}O}\)脱水后升高温度,会继续分解生成\(\rm{CuO}\)和气体产物,气体产物可能含有\(\rm{SO_{3}}\)、\(\rm{SO_{2}}\)、\(\rm{O_{2}}\) 中的\(\rm{1~3}\)种。       

              \(\rm{(3)}\)称取\(\rm{5.00gCuSO_{4}⋅5H_{2}O}\)于\(\rm{A}\)中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rm{E}\)装置中有一定体积的水从导管被排入到\(\rm{F}\)中,可初步判断晶体分解气体产物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

              \(\rm{(4)}\)装置\(\rm{B}\)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分解产物中有_____,\(\rm{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rm{(5)C}\)中品红溶液褪色,理论上\(\rm{E}\)中应收集到\(\rm{VmL}\)气体,事实上体积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rm{(}\)不考虑泄露等仪器与操作原因\(\rm{)}\)。

            • 5.

              氯化铜是一种广泛用于生产颜料、木材防腐剂等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用粗铜\(\rm{(}\)含杂质\(\rm{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rm{(CuCl_{2}⋅2H_{2}O)}\)。

              \(\rm{(1)}\)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rm{Cl_{2}}\)反应转化为固体\(\rm{1(}\)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rm{)}\)。

               
              \(\rm{①}\)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rm{②}\)装置\(\rm{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rm{HCl}\)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_\(\rm{(}\)填“是”或“否”\(\rm{)}\)。
              \(\rm{(2)}\)试剂\(\rm{X}\)用于调节\(\rm{pH}\)以除去杂质,\(\rm{X}\)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a.NaOH}\)    \(\rm{b.NH_{3}⋅H_{2}O}\)   \(\rm{c.CuO}\)    \(\rm{d.Cu_{2}(OH)_{2}CO_{3\;\;\;\;\;}e.CuSO_{4}}\)
              \(\rm{(3)}\)在溶液\(\rm{2}\)转化为\(\rm{CuCl_{2}⋅2H_{2}O}\)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小组同学欲探究其原因。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rm{Cu(H_{2}O)_{4}^{2+}(aq)+4Cl^{-}(aq)}\) \(\rm{CuCl_{4}^{2-}(aq)+4H_{2}O(l)}\)
              蓝色                   黄色\(\rm{①}\)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rm{K=}\)__________________。若增大氯离子浓度,\(\rm{K}\)值_________\(\rm{(}\)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
              \(\rm{②}\)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rm{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rm{CuCl_{2}}\)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rm{(}\)填序号\(\rm{)}\)__________________。
              \(\rm{a.}\)将\(\rm{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rm{b.}\)在\(\rm{Y}\)中加入\(\rm{CuCl_{2}}\)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rm{c.}\)在\(\rm{Y}\)中加入\(\rm{NaCl}\)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rm{d.}\)取\(\rm{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 6.

              \(\rm{(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rm{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rm{Fe^{2+}}\)、\(\rm{Cu^{2+}}\)、\(\rm{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rm{(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rm{5}\)种物质:\(\rm{S}\)、\(\rm{H_{2}S}\)、\(\rm{HNO_{3}}\)、\(\rm{NO}\)、\(\rm{H_{2}O}\)。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rm{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rm{g}\)。

              \(\rm{(3)}\)将少量\(\rm{Cl_{2}}\)通入\(\rm{FeBr_{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m{2Fe^{2+}+Cl_{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rm{FeBr_{2}}\)的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粒子的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

              \(\rm{(4)}\)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rm{2KNO_{3}+S+3C=K_{2}S+N_{2}↑+3CO_{2}↑}\),\(\rm{2mol KNO_{3}}\)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 7.

              含有下列离子的五种溶液\(\rm{①Ag^{+}}\),\(\rm{②Mg^{2+}}\),\(\rm{③Fe^{2+}}\),\(\rm{④Fe^{3+}⑤Cu^{2+}}\)。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向\(\rm{③}\)中加入\(\rm{NaOH}\)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加铁粉溶液质量增重的是________,溶液质量减轻的是________。\(\rm{(}\)填离子符号,下同\(\rm{)}\)。

              \(\rm{(3)}\)遇\(\rm{KSCN}\)溶液呈红色的是________。

              \(\rm{(4)}\)能用来鉴别\(\rm{Cl^{-}}\)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

            • 8.

              已知,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rm{C+2CuO \xrightarrow[]{高温} 2Cu+CO_{2}↑}\)。某化学实验小组对该实验产物\(\rm{(}\)假设已完全反应\(\rm{)}\)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产物的成分

              【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那么该暗红色固体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氧化亚铜\(\rm{(Cu_{2}O)}\)为红色固体,可以和硫酸反应:\(\rm{Cu_{2}O+H_{2}SO_{4}=CuSO_{4}+Cu+H_{2}O}\)。

              【猜想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rm{Cu_{2}O}\)。

              【设计实验】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说明猜想正确。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rm{Cu_{2}O}\)的含量

              【查阅资料】草酸在浓硫酸的作用下会分解为\(\rm{CO}\)和\(\rm{CO_{2}}\)

              【设计实验】称取固体样品\(\rm{6.0g}\),置于下图装置\(\rm{D}\)中进行实验\(\rm{(}\)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rm{)}\),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rm{E}\)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rm{(1)}\)证明草酸的分解产物中有\(\rm{CO_{2}}\)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

              \(\rm{(2)}\)装置\(\rm{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装置\(\rm{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下列为加热装置前所涉及的部分操作,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rm{②}\)关闭\(\rm{K_{2}}\),打开\(\rm{K_{1}}\),使装置\(\rm{A}\)中的反应先进行一段时间

              \(\rm{③}\)连接仪器              \(\rm{④}\)关闭\(\rm{K_{1}}\),打开\(\rm{K_{2}}\)

              \(\rm{(5)}\)若装置\(\rm{E}\)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分别为\(\rm{30.1g}\)和\(\rm{31.2g}\),则该固体样品中\(\rm{Cu_{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说明不足的理由并绐出改进方案__________________。

            • 9. 在铝质易拉罐中收集满\(\rm{CO_{2}}\)气体,然后在其中倒入\(\rm{10mL}\)浓\(\rm{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能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易拉罐突然变瘪了,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试解释易拉罐变瘪的原因                                              ;

              并解释后一现象的原因                                                     。

              写出反应过程中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

                                                                                 

            • 10. 铁及其化合物有丰富多彩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rm{(1)}\)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族。

              \(\rm{(2){FeC}l_{3}}\)溶液可用于吸收尾气中的\(\rm{SO_{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

              \(\rm{(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上图装置,充分加热硫酸亚铁晶体\(\rm{({FeS}O_{4}{⋅}xH_{2}O)}\)至完全分解。

              \(\rm{{①}}\)装置\(\rm{A}\)中需持续通入\(\rm{N_{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小组同学观察到实验现象为:装置\(\rm{A}\)中残留有红棕色固体,装置\(\rm{B}\)中固体变蓝,\(\rm{C}\)中溶液褪色,请写出\(\rm{{FeS}O_{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rm{{③}}\)装置\(\rm{D}\)中干燥管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仪器测定了不同温度时\(\rm{{FeS}O_{4}{⋅}xH_{2}O}\)分解的质量变化情况,得到下图关系:

              实验结束后后,装置\(\rm{B}\)质量增加\(\rm{10{.}8g}\),结合上图数据,确定\(\rm{{FeS}O_{4}{⋅}xH_{2}O}\)中的\(\rm{x{=}}\)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