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冰晶石\(\rm{(}\)化学式为\(\rm{Na_{3}AlF_{6})}\)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已知冰晶石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rm{Na_{3}AlF_{6}=3Na^{+}+AlF_{6}^{-}.●}\)位于大立方体顶点和面心,\(\rm{○}\)位于大立方体的\(\rm{12}\)条棱的中点和\(\rm{8}\)个小立方体的体心,那么大立方体的体心处\(\rm{▽}\)所代表的微粒是\(\rm{(}\)  \(\rm{)}\)
              A.\(\rm{Na^{+}}\)
              B.\(\rm{Al^{3+}}\)
              C.\(\rm{F^{-}}\)
              D.\(\rm{AlF_{6}^{-}}\)
            • 2. 据报道,在\(\rm{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rm{1800K}\),科学家已成功合成出\(\rm{CO_{2}}\)原子晶体,下列有关这种\(\rm{CO_{2}}\)晶体推断正确的是\(\rm{(}\)  \(\rm{)}\)
              A.易液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B.\(\rm{CO_{2}}\)晶体中,每个\(\rm{C}\)原子周围结合\(\rm{2}\)个\(\rm{O}\)原子,每个\(\rm{O}\)原子跟\(\rm{1}\)个\(\rm{C}\)原子结合
              C.硬度很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D.在一定条件下,\(\rm{CO_{2}}\)分子晶体转化为原子晶体是物理变化
            • 3. 根据下表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rm{(}\)  \(\rm{)}\)
              离子化合物电荷数
              \(\rm{Z}\)
              键长
              \(\rm{pm}\)
              晶格能
              \(\rm{kJ⋅mol^{-1}}\)
              熔点
              \(\rm{{\,\!}^{\circ}C}\)
              莫氏硬度
              \(\rm{NaF}\)\(\rm{1}\)\(\rm{231}\)\(\rm{923}\)\(\rm{993}\)\(\rm{3.2}\)
              \(\rm{NaCl}\)\(\rm{1}\)\(\rm{282}\)\(\rm{786}\)\(\rm{801}\)\(\rm{2.5}\)
              \(\rm{MgO}\)\(\rm{2}\)\(\rm{210}\)\(\rm{3791}\)\(\rm{2852}\)\(\rm{6.5}\)
              \(\rm{CaO}\)\(\rm{2}\)\(\rm{240}\)\(\rm{3401}\)\(\rm{2614}\)\(\rm{4.5}\)
              A.晶格能的大小与正负离子电荷数和距离成正比
              B.晶格能越大,即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引力越强,晶体的熔点就越高,硬度越大
              C.\(\rm{NaF}\)晶体比\(\rm{NaCl}\)晶体稳定
              D.表中物质\(\rm{CaO}\)的晶体最稳定
            • 4.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属于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其中A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化合物B2E的晶体为离子晶体,E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D单质的熔点在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是最高的;F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其余各层均充满.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B的氯化物的熔点比D的氯化物的熔点 ______ (填“高”或“低”),理由是 ______
              (3)E的最高价氧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______
              (4)F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 ,F的高价离子与A的简单氢化物形成的配离子的化学式为 ______
              (5)A、F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其化学式为 ______ .(黑色球表示F原子)
              (6)A、C形成的化合物具有高沸点和高硬度,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晶体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______
            • 5.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前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电子层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F位于第四周期d区,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内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E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
              (1)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F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
              (2)CD3-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3)A、B、D三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X是家庭装修材料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X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用 ______ 杂化.
              (4)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 ______ .根据等电子原理,B、D 分子内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______
              (5)一种EF的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F位于顶点,E位于面心,该合金中E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 .若晶胞边长a pm,则合金密度为 ______ g•cm3
            • 6. 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只含离子键的纯净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Cl2和H2O两种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固体二氧化硫是分子晶体,其溶于水生成亚硫酸的过程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 7. 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晶体是(  )
              A.NaOH
              B.SiO2
              C.Cl2
              D.NH4Cl
            • 8. RCl常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R+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三个电子层,它与Cl-形成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R的元素符号是 ______ ,每个Cl-周围最近的Cl-有 ______ 个.
            • 9.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3.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F为同周期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D与E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 .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2)B、D形成的化合物BD2中存在的化学键为 ______ 键(填“离子”或“共价”,下同).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 ______ 化合物.
              (3)化合物甲、乙由A、B、D、E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则甲、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A、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5)元素B和F的非金属性强弱,B的非金属性 ______ 于F(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 ______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
              B.\(\rm{pH=4}\)的\(\rm{CH_{3}COOH}\)和\(\rm{NH_{4}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用\(\rm{pH}\)试纸测定溶液\(\rm{pH}\)的正确操作是,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D.\(\rm{pH=4.5}\)的番茄汁中 \(\rm{c}\)\(\rm{(H^{+})}\)是\(\rm{pH=6.5}\)的牛奶中 \(\rm{c}\)\(\rm{(H^{+})}\)的\(\rm{100}\)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