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A、B、C、D、E、F六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前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A位于元素周期表s区,电子层数与未成对电子数相等;B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原子轨道,且每轨道中的电子总数相同;D原子核外成对电子数为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F位于第四周期d区,最高能级的原子轨道内只有2个未成对电子;E的一种氧化物具有磁性.
              (1)E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 .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F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名称为 ______
              (2)CD3-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3)A、B、D三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X是家庭装修材料中常含有的一种有害气体,X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用 ______ 杂化.
              (4)F(BD)n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 ______ .根据等电子原理,B、D 分子内σ键与π键的个数之比为 ______
              (5)一种EF的合金晶体具有面心立方最密堆积的结构.在晶胞中,F位于顶点,E位于面心,该合金中EF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 .若晶胞边长a pm,则合金密度为 ______ g•cm3
            • 2. 暑期很多同学都会去海边或江湖边玩耍,发现很多水体都发生了藻类大量生长引起的水体污染,很多都是由含氮废水进入水体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引起的.某校环保科研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NO2-还原成N2,从而减少或消除由它引起的污染.
              (1)配平下列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NO2-+ ______ Al+ ______ = ______ N2↑+ ______ Al(OH)3+ ______ OH-
              (2)以上反应中,得电子的物质是 ______ (写化学符号),氧化产物是 ______ (写化学符号),每生成1mol 还原产物,发生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3)现需除去10m3含氮废水中的NO2-(假设氮元素均以NO2-的形式存在,且浓度为1×10-4mol/L),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的质量为 ______ g.
            • 3. 2g Cu2S和CuS的混合物在酸性溶液中用400mL 0.075mol•L-1 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8MnO4-+5Cu2S+44H+=10Cu2++5SO2↑+8Mn2++22H2O
              MnO4-+5CuS+28H+=5Cu2++5SO2↑+6Mn2++14H2O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剩余的KMnO4恰好与350mL 0.1mol•L-1(NH42Fe(SO42溶液完全反应.
              (1)配平KMnO4与(NH42Fe(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MnO4-+ ______ Fe2++ ______ H+= ______ Mn2++ ______ Fe3++ ______ H2O
              (2)KMnO4溶液与混合物反应后,剩余KMnO4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3)混合物中Cu2S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4. 图1是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循环情况.

              (1)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硫
              b.部分硫元素由地壳到大气的过程发生了氧化反应
              c.图1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最终回到海洋并很快和其它矿物形成煤和石油
              d.葡萄酒中含有二氧化硫可防止葡萄酒被氧化
              (2)硫铁矿(FeS2)燃烧产生的SO2通过下列碘循环工艺过程既能制H2SO4,又能制H2而获得清洁能源.
              ①该循环工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②FeS2可和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不稳定的液态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
              ③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在HI分解反应中使用膜反应器分离出H2的目的是 ______
              ④已知下列三个反应:
              a Cl(g)+H(g)═HCl(g)△H1 b Br(g)+H(g)═HBr(g)△H2 c   I(g)+H(g)═HI(g)△H3
              则△H1、△H2、△H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______
              (3)工业制硫酸时,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一个关键步骤.
              表是不同压强、温度时SO2的转化率情况.

              压强
              温度℃
              0.2Mpa 1.0Mp 10Mpa
              400 97.2% 99.5% 99.7%
              500 91.5% 96.9% 97.8%
              600 72.6% 85.8% 89.5%
              工业中SO2转化为SO3通常采用400℃~500℃、压强1.0MPa,而不选择更高的10MPa.其原因是 ______
              (4)下列事实能说明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的是 ______
              a.饱和H2SO3溶液的pH小于饱和H2CO3溶液的pH.
              b.同温下,等浓度的NaHSO3和NaHCO3溶液,后者的pH值大.
              c.H2SO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H2CO3不能.
              d.将过量SO2气体通入NaHCO3溶液中,逸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称VSEPR理论)可用于预测简单分子的立体构型.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分子组成,A为中心原子,X为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E为中心原子最外层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称为孤电子对),(n+m)称为价层电子对数.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互相排斥,均匀地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
              Ⅱ.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电子对;
              Ⅲ.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主要顺序为:
              ⅰ.孤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孤电子对与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ⅱ.双键与双键之间的斥力>双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单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ⅲ.X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强;ⅳ.其他.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要点Ⅰ可以画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请填写下表:
              n+m 2
              VSEPR理想模型 正四面体形
              价层电子对
              之间的理想键角
              109°28′
              (2)请用VSEPR模型解释CO2为直线形分子的原因: ______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
              或离子 SnCl2 CCl4 ClO
              立体构型
            • 6. 写出电子式:KCl ______ ;Na2O2______ ; CO2______
            • 7.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F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13.B的化合物种类繁多,数目庞大;C、D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D、E两种元素的单质反应可以生成两种不同的离子化合物;F为同周期半径最小的元素.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D与E以1:1的原子个数比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______ .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_____
              (2)B、D形成的化合物BD2中存在的化学键为 ______ 键(填“离子”或“共价”,下同).A、C、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CA4F为 ______ 化合物.
              (3)化合物甲、乙由A、B、D、E中的三种或四种组成,且甲、乙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则甲、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4)A、C、D、E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5)元素B和F的非金属性强弱,B的非金属性 ______ 于F(填“强”或“弱”),并用化学方程式证明上述结论 ______
            • 8. 下列物质易溶于水的是 ______ ,易溶于CCl4的是 ______  (均填序号).
              ①NH3  ②CH4   ③菁优网  ④HCl   ⑤C2H4   ⑥Br2   ⑦HNO3    ⑧SO2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