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燃烧产物为SO2和Fe2O3
              (1)已知1g FeS2完全燃烧放出7.1kJ热量,FeS2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将0.100mol SO2(g)和0.060mol O2(g)放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2SO3(g) 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mol/L.
              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写出计算过程)
              (3)当该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欲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加快,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Ar    B.向平衡混合物中充入O2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降低反应的温度.
            • 2. 间硝基苯胺(Mr=128)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它是一种黄色针状结晶,微溶于水,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溶于乙醇、乙醚、甲醇.间硝基苯胺可选用间二硝基苯与碱金属多硫化物进行选择性还原,其反应式如图1:

              已知:R-NH2+H+→R-NH3+
              实验步骤:
              ①在100mL锥形瓶中加入8g结晶硫化钠与30mL水,搅拌溶解.再加入2g硫黄粉,缓缓加热并不断搅拌到硫黄粉全部溶解,冷却后备用.
              ②在150mL三颈烧瓶中加入4.74g间二硝基苯(Mr=158)与40mL水,安装机械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和回流冷凝管如图2所示,将步骤①配制的多硫化钠溶液加入滴液漏斗.
              ③加热三颈烧瓶至瓶内微微沸腾,开动搅拌使间二硝基苯与水形成悬浮液.慢慢滴加多硫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回流30min.移去热源,用冷水浴使反应物迅速冷却到室温后,减压过滤,滤饼洗涤三次.
              ④在150mL某容器中配制稀盐酸(30mL水加7mL浓盐酸),将上述粗产物转移进该容器,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间硝基苯胺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减压过滤.
              ⑤冷却滤液,在搅拌下滴加过量浓氨水到pH=8,滤液中逐渐析出黄色的间硝基苯胺.
              ⑥冷却到室温后减压过滤,洗涤滤饼到中性,抽干,产物重结晶提纯,在红外灯下干燥,称重,得2.56g.
              回答下列问题:
              (1)滴液漏斗较普通分液漏斗的优点    ;第④步中配制稀盐酸的容器名称为    
              (2)间二硝基苯和间硝基苯胺都有毒,因此该实验应在    内进行.
              (3)在铁和盐酸作用制得初生态氢原子(还原性远强于碱金属多硫化物)也可以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却未被采用,其可能原因为    
              (4)第④步用盐酸溶解粗产品,而不用水的原因    
              (5)第③步中滤饼洗涤三次,可选用的洗涤剂为    ;第⑥步产物要进行重结晶,可选用的试剂为    
              A.冷水        B.热水         C.乙醚          D.乙醇
              (6)第③步中,搅拌使间二硝基苯与水形成悬浮液后再滴加多硫化钠溶液,其原因为    
              (7)第⑥步中要将滤饼洗涤到中性,检验方法为    
              (8)该反应的产率为    
            • 3. 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C2等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CH3OH(g)+
              3
              2
              O2(g)═CO2(g)+2H2O(l)△H=-764.5kJ•mol-1
              CO(g)+
              1
              2
              O2(g)═CO2(g)△H=-283.0kJ•mol-1
              H2(g)+
              1
              2
              O2(g)═H2O(l)△H=-285.8kJ•mol-1
              则CO(g)+2H2(g)⇌CH3OH(g)△H=    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    (填写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降低反应温度;
              c.增大体系压强;  d.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醛,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P1    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③100℃,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P1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通入CO、H2、CH3OH各0.5amol,则平衡    (填“向左”“不”或“想右”)移动
              (4)利用原电池原理,用SO2和H2O来制备硫酸,该电池用多孔材料作电极,它能吸附气体,同时也能使气体与电解质溶液充分接触,请写出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5)CaSO3溶液与CaC12溶液混合会生成难溶的CaSO3(Ksp=3.1×10-7),现将等体积的CaCl2溶液与Na2SO3溶液混合,若混合前Na2SO3溶液的浓度为2×10-3mol/L,则生成沉淀所需C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用CaSO3溶液充分吸收SO2得NaHSO2溶液,然后电解该溶液,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2所示.请写出该电解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 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镁、铁等杂质,加碘盐中碘的损失主要是由于杂质、水分、空气中的氧气以及光照、受热而引起的.
              已知:①氧化性:IO3->Fe3+>I2;还原性:S2O32->I-;②KI+I2⇌KI3
              (1)某学习小组对加碘盐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某加碘盐(可能含有KIO3、KI、Mg2+、Fe2+、Fe3+),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盐酸酸化,将所得溶液分为4份.第一份试液中滴加KSCN溶液后显红色;第二份试液中加足量KI固体,溶液显淡黄色,用CCl4萃取,下层溶液显紫红色;第三份试液中加入适量KIO3固体后,滴加淀粉试剂,溶液不变色.
              ①向第四份试液中加K3Fe(CN)6溶液,根据是否得到具有特征蓝色的沉淀,可检验是否含有    (用离子符号表示).
              ②第二份试液中加入足量KI固体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KI作为加碘剂的食盐在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作用,容易引起碘的损失写出潮湿环境下KI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I2溶于KI溶液,在低温条件下,可制得KI3•H2O.该物质不适合作为食盐加碘剂,其理由是    
              (3)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2IO3-+5SO32-+2H+=I2+5SO42-+H2O的速率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
              0.01mol•L-1KIO3
              酸性溶液(含淀粉)
              的体积/mL
              0.01mol•L-Na2SO3
              溶液的体积/mL
              H2O的
              体积/mL
              实验
              温度
              /℃
              溶液出现
              蓝色时所
              需时间/s
              实验15V13525t1
              实验2554025t2
              实验355V20t3
              表中数据:t1    t2(填“>”、“<”或“=”);表中V2=    mL.
            • 5. 已知在1273K时发生反应:Fe(s)+H2O(g)⇌FeO(s)+H2(g);现在固定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试解答下列问题:
              (1)其他条件不变,缩小该容器体积,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降温后H2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b.H2的浓度不再改变
              c.消耗H2O的物质的量与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d.Fe、H2O、FeO、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
              (4)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的三步反应如下:
              ①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H=-41.3kJ•mol-1
              总反应:3H2(g)+3CO(g)═CH3OCH3(g)+CO2 (g)的△H=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该总反应达到平衡,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填字母代号)    
              a.高温高压   b.加入催化剂   c.减少CO2的浓度d.增加CO的浓度    e.分离出二甲醚.
            • 6. (2016春•商河县校级月考)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用Mg等与稀硫酸反应制H2,根据反应进行的情况,同学们得出了反应时间与产生H2的体积关系,并做出了如图.请回答:
              (1)分析判断,    段化学反应速度最快,原因可能是    ;FG段化学反应速率较慢的原因可能是    
              (2)为了降低该反应的反应速率,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说出两种).
            • 7. (2016•盐城三模)实验室制取高纯NaI晶体(无色)可按下列步骤进行:按化学计量称取各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如图)先加入适量的高纯水,然后按Na2CO3、I2和水合肼的投料顺序分批加入.
              已知:①I2+Na2CO3═NaI+NaIO+CO2↑;△H<0
              3I2+3Na2CO3═5NaI+NaIO3+3CO2↑;△H<0
              ②I2(s)+I-(aq)═I3-(aq);
              ③水合肼(N2H4•H2O)具有强还原性,可分别将IO-、IO3-和I2还原为I-,本身被氧化为N2(放热反应);100℃左右水合肼分解为氮气和氨气等.
              (1)常温常压时,I2与Na2CO3溶液反应很慢,下列措施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填字母).
              a.将碘块研成粉末                         b.起始时加少量NaI
              c.将溶液适当加热                         d.加大高纯水的用量
              (2)I2与Na2CO3溶液反应适宜温度为40~70℃,温度不宜超过70℃,除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另一个原因是    
              (3)加入稍过量水合肼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
              (4)整个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开动搅拌器,其目的是    
              (5)反应的后期I2与Na2CO3溶液反应难以进行,此阶段需对投料顺序作适当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6)所得溶液(偏黄,且含少量SO42-,极少量的K+和Cl-)进行脱色、提纯并结晶,可制得高纯NaI晶体.实验方案为: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    
              (实验中需使用的试剂有:HI溶液,Na2CO3溶液、Ba(OH)2溶液、高纯水及pH试纸;除常用仪器外须使用的仪器有:真空干燥箱).
            • 8. 某学习小组研究溶液中Fe2+的稳定性,进行如下实验,观察,记录结果.
              实验Ⅰ(图1)

              物质0min1min1h5h
              FeSO4淡黄色桔红色红色深红色
              (NH42Fe(SO42几乎无色淡黄色黄色桔红色
              (1)上述(NH42Fe(SO42溶液pH小于FeSO4的原因是    (用化学用语表示).溶液的稳定性:
              FeSO4    (NH42Fe(SO42(填“>”或“<”).
              (2)甲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可能是(NH42Fe(SO42溶液中的NH4+保护了Fe2+,因为NH4+具有还原性.进行实验Ⅱ,否定了该观点,补全该实验.
              操作现象
                  ,加    ,观察.与实验Ⅰ中(NH42Fe(SO42溶液现象相同.
              (3)乙同学提出实验Ⅰ中两溶液的稳定性差异是溶液酸性不同导致,进行实验Ⅲ:分别配制0.80mol•L-1 pH为1、2、3、4的FeSO4溶液,观察,发现pH=1的FeSO4溶液长时间无明显变化,pH越大,FeSO4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资料显示:亚铁盐溶液中存在反应  4Fe2++O2+10H2O⇌4Fe(OH)3+8H+.由实验Ⅲ,乙同学可得出的结论是    ,原因是    
              (4)进一步研究在水溶液中Fe2+的氧化机理.测定同浓度FeSO4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Fe2+的氧化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反应初期,氧化速率都逐渐增大的原因可能是    
              (5)综合以上实验,增强Fe2+稳定性的措施有    
            • 9. 雾霾天气肆虐给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燃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
              催化剂
              2CO2(g)+N2(g)△H<0
              ①该反应的速率时间图象如图1中甲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其速率时间图象如图1中乙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对应字母).

              A.a1>a2    B.b1<b2        C.t1>t2
              D.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E.甲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更大
              ②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图2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代号).

              (2)直接排放煤燃烧产生的烟气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燃烧产生的烟气含氮的氧化物,用CH4催化还原NOx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CH4(g)+2NO2(g)═N2(g)+CO2(g)+2H2O(g)△H=-867kJ/mol
              2NO2(g)═N2O4(g)△H=-56.9kJ/mol    H2O(g)=H2O(l)△H=-44.0kJ/mol
              写出CH4催化还原N2O4(g)生成N2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    
              (3)CH4和H2O(g) 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CH4+H2O⇌CO+3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如下表.
              温度/℃800100012001400
              平衡常数0.451.92276.51771.5
              ①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②T℃时,向1L密闭容器中投人l mol CH4和l mol H2O(g),平衡时c(CH4)=0.5mol/L,该温度下反应CH4+H2O═CO+3H2的平衡常数K=    
              (4)甲烷燃料电池可以提升能量利用率.如图3是利用甲烷燃料电池电解100ml1mol/L食盐水,电解一段时间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设电解后溶液体积不变).

              ①甲烷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②电解后溶液的pH=    (忽略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③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是    L.
            • 10. (2016春•天台县校级月考)现欲用纯净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请回答:
              (1)对于化学反应CaCO3+2HCl═CaCl2+CO2↑+H2O,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下列措施不能增大初始反应速率的是    (填序号,下同).
              A.将盐酸的用量增加一倍
              B.盐酸的浓度增加一倍,用量减半
              C.适当加热
              D.将块状碳酸钙换成粉末状固体
              (2)为了降低上述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欲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你认为可行的是    
              A.蒸馏水
              B.NaCl溶液
              C.浓盐酸
              (3)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分析EF段速率变化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