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工业上高纯硅可以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g)+2H2(g)⇌Si(s)+4HCl(g)-236kJ
              (1)反应涉及的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其中硅原子最外层有______个未成对电子,有______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
              (2)反应涉及的化合物中,写出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式:______;产物中晶体硅的熔点远高HCl,原因是______;
              (3)氯和硫是同一周期元素,写出一个能比较氯和硫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3分钟后达到平衡,测得气体质量减小8.4g,则在3分钟内H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可以通过______使K增大;
              (6)一定条件下,在密闭恒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应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v(SiCl4)=2v(H2
              b.固体质量保持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d.c(SiCl4):c(H2):c(HCl)=1:2:4
            • 2. 研究NO2、NO、SO、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反应6NO2(g)+8NH3(g)7N2(g)+12H2O(g)可处理NO2
              (1)在2L的密闭容器中,2分钟内,上述反应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25mol,则2分钟内v (NH3)=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升高温度,则v正反应______v逆反应(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达到平衡后若缩小反应容器体积,其它条件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酸雨是大气污染的危害之一,二氧化硫(SO2)的含量是空气质量监测的一个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同学收集某地的雨水进行实验,每隔1h,通过pH计测定雨水样品的pH,测得的结果如下表:
              测定时间/h 0 1 2 3 4
              雨水样品的pH 4.73 4.62 4.56 4.55 4.55
              (3)请写出上述pH变化的原因______。
              (4)有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三种铵盐溶液:①NH4Cl    ②NH4HCO3    ③NH4HSO4,这三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填编号)。
              (5)向B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SO2气体,没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后,生成BaSO3沉淀,用电离平衡原理解释上述现象。______
            • 3.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反应:
              Fe2O3(s)+CO(g)⇌Fe(s)+CO2(g),
              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见表。
              温度T/℃ 1000 1150 1300
              平衡常数K 4.0 3.7 3.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高炉的高度可以有效降低炼铁尾气中CO的含量
              B.由表中数据可判断该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
              C.为了使该反应的K增大,可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c(CO)
              D.1000℃下Fe2O3与CO反应,t min达到平衡时c(CO)=2×10-3 mol/L,则用CO表示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
            • 4.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是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之后,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滴入NaHSO4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说明a点对应的溶液呈碱性
              B.
              图是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t1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
              C.
              图是I2+I-⇌I3-中I3-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平衡常数K(T1)<K(T2
              D.
              图是室温下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某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可用甲基橙判断该反应的终点
            • 5.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Q
              (1)写出该反应的逆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升高温度,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______,氢气的转化率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实际生产中温度一般控制在500℃,原因是______。
              (2)能表示该反应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t1时刻后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图示是______。
              (3)浓度0.1mol•L-1的氨水,pH为11.当用蒸馏水稀释100倍时,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将向______方向移动(填“正”或“逆”),溶液的pH将为______9(“大于”“小于”“等于”)。
              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课外实验:
              【实验操作】

              浸过氯化钠溶液的布条很快烧光,浸过氯化铵溶液的布条不燃烧,冒出白烟。
              (4)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白烟的成分是______。
              (5)请推测浸过氯化铵溶液的布条不燃烧、不易着火的主要原因(写出一条即可)。______
            • 6.

              \(\rm{NO}\)、\(\rm{NO_{2}}\)和\(\rm{CO}\)均为大气污染物,对其治理备受关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I.碱液吸收法

              \(\rm{(1)NaOH}\)溶液可将\(\rm{NO}\)和\(\rm{NO_{2}}\)的混合气体转化为\(\rm{NaNO_{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25℃}\)时,\(\rm{HNO_{2}}\)的电离常数\(\rm{K_{a}=4.6×10^{-4}}\)。常温下,向\(\rm{NaNO_{2}}\)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溶液的\(\rm{pH=3}\)时,溶液中\(\rm{\dfrac{c(HN{{O}_{2}})}{c(NO_{2}^{-})}\approx }\)__\(\r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m{)}\)。

              Ⅱ\(\rm{.}\)已知综合治理\(\rm{NO}\)和\(\rm{CO}\)的源理为

              \(\rm{i.2NO(g)+2CO(g) \overset{}{⇌} N_{2}(g)}\)十\(\rm{2CO_{2}(g)}\)    \(\rm{ΔH=-746.5kJ·mol^{-1}}\)

              \(\rm{ii.C(s)+2NO(g) \overset{}{⇌} N_{2}(g) +CO_{2} (g)}\)  \(\rm{ΔH=+172.5kJ·mol^{-1}}\)

              \(\rm{(3)}\)高温下,\(\rm{1 mol C(s)}\)与\(\rm{CO_{2}}\)完全反应生成\(\rm{CO}\)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rm{i}\)和反应\(\rm{ii}\)。达到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rm{CO}\)的体积分数___\(\rm{ (}\)填“增”犬”“减小”或“无影响”\(\rm{)}\)。

              \(\rm{(5)}\)一定条件下,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rm{i}\)。若起始充入的\(\rm{\dfrac{n({CO})}{n(NO)}=y}\),\(\rm{NO}\)的平衡转化率\(\rm{(α)}\)与\(\rm{y}\)和温度\(\rm{(T)}\)的关系如图所示。




              \(\rm{①y_{1}}\)_________\(\rm{(}\)填“\(\rm{ > }\)”“\(\rm{ < }\)”或“\(\rm{=}\)”\(\rm{)y_{2}}\)。

              \(\rm{②M}\)点和\(\rm{N}\)点对应的该反应速率:\(\rm{M}\)____________\(\rm{(}\)填“\(\rm{ > }\)”“\(\rm{ < }\)”或“\(\rm{=}\)”\(\rm{)N}\)。

              \(\rm{(6)t℃}\)时,向容积为\(\rm{10 L}\)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加入\(\rm{1 mol C(s)}\)和\(\rm{2 mol NO(g)}\),发生反应\(\rm{ii}\)。\(\rm{5 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rm{0~5 min}\)内,用\(\rm{CO_{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rm{υ(CO_{2})=0.016mol·L^{-1}·min^{-1}}\);\(\rm{N_{2}}\)的体积分数为\(\rm{a}\)。则:

              \(\rm{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rm{K =}\)________。

              \(\rm{②}\)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该容器中按下列配比加入物质,达到平衡时,\(\rm{N_{2}}\)的体积分数仍为\(\rm{a}\)的是________\(\rm{(}\)填选项字母\(\rm{)}\)。

              A.\(\rm{0.5 mol C}\)和\(\rm{2 mol NO}\)

              B.\(\rm{2 mol N_{2}}\)和\(\rm{2 mol CO_{2}}\)

              C.\(\rm{1 mol C}\)、\(\rm{1mol N_{2}}\)和\(\rm{1mol CO_{2}}\)

              D.\(\rm{1 mol C}\)、\(\rm{1 mol NO}\)和\(\rm{1 mol N_{2}}\)

            • 7.

              氢气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化工原料和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
              请回答下列问题:
              I.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时,可向稀硫酸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II.}\)以甲醇为原料制备氢气的一种原理如下:
              \(\rm{i .CH}\)\(\rm{{\,\!}_{3}}\)\(\rm{OH(g)}\)\(\rm{\begin{matrix} \overset{\overset{\;\;\;\;\;\;\;}{\_}}{\_} \\ \end{matrix} }\)\(\rm{CO(g)+2H}\)\(\rm{{\,\!}_{2}}\)\(\rm{(g)}\)  \(\rm{ΔH}\) \(\rm{=}\) \(\rm{+90 kJ⋅mol}\)\(\rm{{\,\!}^{-1}}\)
              \(\rm{ii. CO(g)+ H}\)\(\rm{{\,\!}_{2}}\)\(\rm{O(g)}\)\(\rm{\begin{matrix} \overset{\overset{\;\;\;\;\;\;\;}{\_}}{\_} \\ \end{matrix} }\)\(\rm{CO}\)\(\rm{{\,\!}_{2}}\) \(\rm{(g) +H2 (g)}\)    \(\rm{ΔH=-41 kJ⋅mol}\)\(\rm{{\,\!}^{-1}}\)

              \(\rm{(1)}\)已知:断裂\(\rm{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表所示。

              分子

              \(\rm{CH_{3}OH(g)}\)

              \(\rm{H_{2}(g)}\)

              \(\rm{H_{2}O(g)}\)

              \(\rm{CO_{2}(g)}\)

              能量\(\rm{/(kJ·mol^{-1})}\)

              \(\rm{2038}\)

              \(\rm{436}\)

              \(\rm{925}\)

              \(\rm{x}\)

              表中\(\rm{x=}\)___________。

              \(\rm{(2)}\)向\(\rm{V}\) \(\rm{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1molCH}\)\(\rm{{\,\!}_{3}}\)\(\rm{OH(g)}\),发生反应\(\rm{i}\),图\(\rm{(a)}\)中能正确表示\(\rm{CH}\)\(\rm{{\,\!}_{3}}\)\(\rm{OH(g)}\)的平衡转化率\(\rm{(a)}\)随温度\(\rm{(T)}\)变化关系的曲线为___\(\rm{(}\)填\(\rm{"A"}\)或\(\rm{"B")}\),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rm{T}\)\(\rm{{\,\!}_{1}}\)\(\rm{℃}\)时,体系的平衡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_______。

              \(\rm{(3)}\)起始向\(\rm{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1 mol CH_{3}OH(g)}\)和\(\rm{1mol H_{2}O(g)}\)发生反应\(\rm{i}\)和反应\(\rm{ii}\),体系中\(\rm{CO}\)的平衡体积分数与温度\(\rm{(T)}\)和压强\(\rm{(P)}\)的关系如图\(\rm{(b)}\)所示:
              \(\rm{①}\)随着温度升高,\(\rm{\dfrac{n(C{{O}_{2}})}{n(CO)}}\)的值____________\(\rm{(}\)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m{)}\),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p}\)\(\rm{{\,\!}_{1}}\)、\(\rm{p}\)\(\rm{{\,\!}_{2}}\)、\(\rm{p}\)\(\rm{{\,\!}_{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rm{③}\)测得\(\rm{C}\)点时,体系中\(\rm{CO}\)\(\rm{{\,\!}_{2}}\)的物质的量为\(\rm{0.2 mol}\),则\(\rm{T}\)\(\rm{{\,\!}_{2}}\)\(\rm{℃}\)时,反应\(\rm{ii}\)的平衡常数\(\rm{K=}\)_________。

            • 8.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高炉炼铁是冶炼铁的主要方法,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2O3(s)+3CO(g)⇌2Fe(s)+3CO2(g)△H=a kJ  mol-1
              (1)已知:
              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 kJ  mol-1
              ②C(石墨)+CO2(g)=2CO(g)△H2=+172.5 kJ  mol-1
              则a=______kJ  mol-1
              (2)冶炼铁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温度升高后,K值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在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64,在2L恒容密闭容器甲中加入Fe、Fe2O3、CO、CO2各1.0mol,反应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①甲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
              ②欲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促进Fe2O3的转化,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a.提高反应温度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c.选取合适的催化剂
              d.及时吸收或移出部分CO
              e.粉碎矿石,使其与平衡混合气体充分接触
              (4)以甲烷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阳极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时,消耗甲烷的体积为______L(标准状况下)。
            • 9. 绿水青山是习总书记构建美丽中国的伟大设想,研究碳、氮、硫等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处理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科学家研究利用某种催化剂,成功实现将空气中的碳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
              ①N2(g)+O2(g)⇌2NO(g)△H1=+179.5 kJ/mol
              ②NO2(g)+CO(g)⇌NO(g)+CO2(g)△H2=-234kJ/mol
              ③2NO(g)+O2(g)⇌2NO2(g)△H3=-112.3 kJ/mol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______kJ/mol;某温度下,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该反应的K=______(用K1、K2、K3表示)。
              (2)用活化后的V2O5作催化剂,氨气将NO还原成N2的一种反应历程如图1所示。\

              ①写出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测得该区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1gK=5.08+217.5/T,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该反应的含氮气体浓度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则将NO转化为N2的最佳温度为______;当温度达到700K时,发生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利用氨水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既可解决环境问题,又可制备(NH42SO3.可用(NH42SO3为原料,以空气氧化法制备(NH42SO4,其氧化速率与温度关系如图3:

              试解释在温度较高时,(NH42SO3氧化速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相同条件下,等浓度的(NH42SO3和(NH42SO4溶液中,c(NH4+)前者______(填“大”“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