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生活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进行研究,以便控制化学反应。

              Ⅰ\(\rm{.}\)某实验小组以\(\rm{H_{2}O_{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项目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rm{①}\)

              \(\rm{10 mL 10\%H_{2}O_{2}}\)溶液

              \(\rm{25}\) \(\rm{℃}\)

              \(\rm{②}\)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25}\) \(\rm{℃}\)

              \(\rm{③}\)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40}\)  \(\rm{℃}\)

              \(\rm{④}\)

              \(\rm{10 mL 20\%H_{2}O_{2}}\)溶液

              \(\rm{1}\)\(\rm{~}\)\(\rm{2}\)\(\rm{0.1 mol·L}\)\(\rm{{\,\!}^{-}}\)\(\rm{{\,\!}^{1}}\)

              \(\rm{FeCl_{3}}\)溶液

              \(\rm{40}\)  \(\rm{℃}\)

              通过实验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代表实验\(\rm{①}\)的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

              \(\rm{(2)}\)对比实验\(\rm{③}\)和\(\rm{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通过上面对比实验,所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rm{.}\)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rm{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1 mol N_{2}}\)和\(\rm{3 mol H_{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rm{N_{2}(g)+3 H_{2}(g)2NH_{3}(g)}\),测得其中\(\rm{N_{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4)}\)从开始反应到\(\rm{t_{2}}\)时刻,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rm{(5)}\)在\(\rm{t_{3}}\)时刻,氢气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 2.

              氧化剂\(\rm{H_{2}O_{2}}\)在反应时不产生污染物,被称为绿色氧化剂,因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Ⅰ\(\rm{.}\)某实验小组以\(\rm{H_{2}O_{2}}\)分解为例,探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完成实验。

              实验

              编号

              反应物

              催化剂

              \(\rm{①}\)

              \(\rm{10 mL 2\% H_{2}O_{2}}\)溶液

              \(\rm{②}\)

              \(\rm{10 mL 5\% H_{2}O_{2}}\)溶液

              \(\rm{③}\)

              \(\rm{10 mL 5\% H_{2}O_{2}}\)溶液\(\rm{+}\)

              \(\rm{1 mL H_{2}O}\)

              \(\rm{1 mL 0.1 mol·L^{-1}}\)

              \(\rm{FeCl_{3}}\)溶液

              \(\rm{④}\)

              \(\rm{10 mL 5\% H_{2}O_{2}}\)溶液\(\rm{+}\)

              \(\rm{1 mL HCl}\)溶液

              \(\rm{1 mL 0.1 mol·L^{-1}}\)

              \(\rm{FeCl_{3}}\)溶液

              \(\rm{⑤}\)

              \(\rm{10 mL 5\% H_{2}O_{2}}\)溶液\(\rm{+}\)

              \(\rm{1 mL NaOH}\)溶液

              \(\rm{1 mL 0.1 mol·L^{-1}}\)

              \(\rm{FeCl_{3}}\)溶液


              \(\rm{(1)}\) 实验\(\rm{①}\)和\(\rm{②}\)的目的是_________。同学们进行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rm{H_{2}O_{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rm{(}\)填一种即可\(\rm{)}\)。 

              \(\rm{(2)}\) 实验\(\rm{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rm{1}\)所示。分析该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rm{1}\)

              图\(\rm{2}\)


              Ⅱ\(\rm{.}\)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对\(\rm{H_{2}O_{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为比较\(\rm{Fe^{3+}}\)和\(\rm{Cu^{2+}}\)对\(\rm{H_{2}O_{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rm{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

              \(\rm{(3)}\) 某同学通过测定\(\rm{O_{2}}\)的体积来比较\(\rm{H_{2}O_{2}}\)的分解速率快慢,实验时可以通过测量 __________或 __________来比较。 

              \(\rm{(4)}\) 已知:\(\rm{Fe^{3+}}\)催化\(\rm{H_{2}O_{2}}\)分解的机理可分两步反应进行,第一步反应为\(\rm{2Fe^{3+}+H_{2}O_{2=}2Fe^{2+}+O_{2}↑+2H^{+}}\),

              完成第二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rm{Fe^{2+}+}\) \(\rm{H_{2}O_{2}+}\) ____\(\rm{=}\) ___\(\rm{+}\) _____

            • 3.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 \(\rm{H_{2}O_{2}}\) 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rm{(1)}\)   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rm{(H_{2}O_{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表中数据为在不同条   件下用 \(\rm{10mL H_{2}O_{2}}\) 制取 \(\rm{150mLO_{2}}\) 所需的时间\(\rm{(}\)秒\(\rm{)}\)。




              \(\rm{①}\)上述实验结果体现了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rm{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该实验小组将质量相同的粉末状和块状的 \(\rm{MnO_{2}}\) 分别加入盛有 \(\rm{15ml 5\%}\)的 \(\rm{H_{2}O_{2}}\) 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rm{MnO_{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rm{3.5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rm{30min}\)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与____________有关.

              \(\rm{(3)}\)   某同学在 \(\rm{10mL H_{2}O_{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放出气体的体积\(\rm{(}\) 标准状况\(\rm{)}\)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rm{A}\)、\(\rm{B}\)、\(\rm{C}\) 三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最慢的是____.

              \(\rm{(4)}\)   若将适量 \(\rm{MnO_{2}}\) 加入酸化的 \(\rm{H_{2}O_{2}}\) 溶液中,\(\rm{MnO_{2}}\) 溶解产生 \(\rm{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已知锌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某学生为了探究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所用稀盐酸浓度有\(\rm{1.00 mol·L^{-1}}\)、\(\rm{2.00 mol·L^{-1}}\)两种浓度,每次实验稀盐酸的用量为\(\rm{25.00 mL}\),锌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用量为\(\rm{6.50 g}\)。实验温度为\(\rm{298 K}\)、\(\rm{308 K}\)。

              \(\rm{(1)}\)完成以下实验设计\(\rm{(}\)填写表格中空白项\(\rm{)}\),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编号

              \(\rm{T/K}\)

              锌规格

              盐酸浓度\(\rm{/mol·L^{-1}}\)

              实验目的

              \(\rm{①}\)

              \(\rm{298}\)

              粗颗粒

              \(\rm{2.00}\)

              \(\rm{(}\)Ⅰ\(\rm{)}\)实验\(\rm{①}\)和      探究盐酸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rm{(}\)Ⅱ\(\rm{)}\)实验\(\rm{①}\)和      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rm{(}\)Ⅲ\(\rm{)}\)实验\(\rm{①}\)和      探究锌规格\(\rm{(}\)粗、细\(\rm{)}\)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rm{②}\)

                   

              粗颗粒

              \(\rm{1.00}\)

              \(\rm{③}\)

              \(\rm{298}\)

              细颗粒

              \(\rm{2.00}\)

              \(\rm{④}\)

              \(\rm{308}\)

                    

              \(\rm{2.00}\)

              \(\rm{(2)}\)某温度下,在\(\rm{2 L}\)密闭容器中,\(\rm{X}\)、\(\rm{Y}\)、\(\rm{Z}\)三种气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3)}\)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rm{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

                        \(\rm{2H_{2}+4OH^{-}-4e^{-}=4H_{2}O}\)

                        \(\rm{O_{2}+2H_{2}O+4e^{-}=4OH^{-}}\)

                  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rm{A.H_{2}}\)在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rm{2H_{2}+O_{2}=2H_{2}O}\)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rm{100\%}\)

              E.随着电池反应的进行,溶液的\(\rm{pH}\)减小

            • 5.

              在生活中,需要对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进行研究,以便控制化学反应。

              I.某实验小组以\(\rm{H_{2}O_{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反应物

              催化剂

              温度

              \(\rm{①}\)

              \(\rm{10mL10\% H_{2}O_{2}}\)溶液

              \(\rm{25}\)\(\rm{℃}\)

              \(\rm{②}\)

              \(\rm{10mL20\% H_{2}O_{2}}\)溶液

              \(\rm{25}\)\(\rm{℃}\)

              \(\rm{③}\)

              \(\rm{10mL20\% H_{2}O_{2}}\)溶液

              \(\rm{40}\)\(\rm{℃}\)

              \(\rm{④}\)

              \(\rm{10mL20\% H_{2}O_{2}}\)溶液

              \(\rm{1~2}\)滴\(\rm{0.1mol/LFeCl_{3}}\)溶液

              \(\rm{40}\)\(\rm{℃}\)

              通过实验得到氧气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1)}\)代表实验\(\rm{①}\)的图示是________;

              \(\rm{(2)}\)对比实验\(\rm{③}\)和\(\rm{④}\)的目的是 __________;

              \(\rm{(3)}\)通过上面对比实验,所得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rm{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1molN_{2}}\)和\(\rm{3 mol H_{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rm{N_{2}(g)+3H_{2}(g)⇌ }\) \(\rm{2NH_{3}(g)}\),测得其中\(\rm{N_{2}}\)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rm{(4)}\)从开始反应到\(\rm{t_{2}}\)时刻,氨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