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16•枣庄模拟)肼(N2H4)又称联氨,广泛用于火箭推进剂、化工原料及燃料电池等方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肼是火箭的高能燃料,该物质燃烧时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已知某些化学键能如下:
              化学键O-HN-NN-HO=ON═N
              键能/KJ•mol-1467160391498945
              ①N2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气态N2H4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传统制备肼的方法,是以NaClO氧化NH3,制得肼的稀溶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肼燃料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左边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4)盐酸肼(N2H6Cl2)是一种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NH4 Cl类似,但分步水解.
              ①写出盐酸肼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②盐酸肼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填序号).
              A.c(Cl-)>c([N2H5•H2O+])>c(H+)>c(OH-
              B.c(Cl-)>c(N2H62+)>c(H+)>c(OH-
              C. c(N2H62+)+c([N2H5•H2O+])+c(H+)=c(Cl-)+c(OH-
              (5〕常温下,将0.2mol/L盐酸与0.2mol/L肼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若测定混合液的pH=6,混合液中水电离出的H+与0.1mol/L盐酸中水电离出的H+浓度之比为    
            • 2.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以下内容:
              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弱电解质),且酸性强于碳酸,其熔点为101.5℃,在157℃升华.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盛有乙二酸饱和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其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说明乙二酸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请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MnO4-+     H2C2O4+     H+     Mn2++     CO2↑+     H2O
              (3)将一定量的乙二酸放于试管中,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注:忽略草酸的升华,且夹持装置未标出):

              实验发现:装置C、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中CuSO4粉末变蓝,F中CuO粉末有黑色变为红色.据此回答:
              上述装置中,D的作用是    .乙二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根据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否得出“草酸分解产物中一定有CO”的结论    (填“能或不能”)
              若不能应怎样改进?    
              (4)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下列关系合理的是    
              A.c(Na+)+c(H+)=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0.2mol•L-1
              C.c(HC2O4-)>c(C2O42-)>c(H2C2O4
              D.c(Na+)=c(H2C2O4)+c(HC2O4-)+c(C2O42-
            • 3. (2016•进贤县校级模拟)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表:
              n(SO32-):,n(HSO3-91:91:11:91
              PH8.27.26.2
              ①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a.c(Na-)=2c(SO3-)+c(HSO32-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c(H+)=c(SO32-)+c(HSO3-)+c(OH-
              (3)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 4. (2016•天津校级模拟)(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CH32NH.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H3OH(l)+NH3(g)+CO(g)⇌(CH32NCHO(l)+2H2O(l)△H,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    0 (填“>”、“<”或“=“).
              (3)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源负极为    (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5. CO的应用和治理问题属于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
              (1)氢氰酸是很弱的一种酸,在浓度均为0.1mol•L-1HCN和NaCN混合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为防止镍系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除去原料气中少量CO,生成物为固体S和CO2.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一氧化碳的燃烧热为283kJ•mol-1
              (3)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制备.图1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2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0~10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Cl2)=    
              ②若保持温度不变,容器体积为2L,在第8min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各1mol,则平衡    移动(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③随压强的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还可以通过改变    条件的方法达到一样的效果.
              ④第10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    
            • 6. 氮和硫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航天领域中常用N2H4作为火箭发射的助燃剂.N2H4与氨气相似,是一种碱性气体,易溶于水,生成弱碱N2H4•H2O.用电离方程式表示N2H4•H2O显碱性的原因    
              (2)在恒温条件下,1mol NO2和足量C发生反应:2NO2(g)+2C(s)⇌N2(g)+2CO2(g),测得平衡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    Kc(B)(填“<”或“>”或“=”).
              ②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A”或“B”或“C”)点.
              ③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    (列出表达式并计算结果.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亚硝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5.1×10 -4(298K).它的性质和硝酸很类似.
              ①已知298K 时,H2CO₃的Ka1=4.2×10-7;Ka2=5.61×10-11.向含有2mol碳酸钠的溶液中加入1mol的HNO2后,则溶液中CO32-、HCO3-和NO2-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是    
              ②将10mL0.1mol/L的亚硝酸溶液加入到10mL0.1mol/L氨水(已知在25℃时,一水合氨的Ki=1.8×10-5)中,最后所得溶液为    (填“酸性”、“碱性”或者“中性”).
              (4)一种煤炭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成固定下来,但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相关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CaSO4(s)+CO(g)⇌CaO(s)+SO2(g)+CO2(g)△H=+210.5kJ•mol-1
              ②CaSO4(s)+4CO(g)⇌CaS(s)+4CO2(g)△H=-189.2kJ•mol-1
              反应CaO(s)+3CO(g)+SO2(g)⇌CaS(s)+3CO2(g)△H=    kJ•mol-1
              (5)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人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2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    mol•L-1
              ②某溶液含0.010mol•L-1Fe2+和0.10mol•L-1H2S,当溶液pH=    时,Fe2+开始沉淀.【已知:KSP(FeS)】=1.4×10-19
            • 7. 化学原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己知:CH4、H2的燃烧热(△H)分别为-890.3kJ/mol、-285.8kJ/mol,则CO2和H2反应生成CH4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②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1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A是    
              (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工业上可用合成气制备甲醇,反应为CO(g)+2H2(g)CH3OH(g),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其相关数据见图2:
              ①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用CO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    
              ②5min至10min时速率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3)①常温下,将V mL、0.1000mol/L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20.00mL、0.1000mol/L醋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如果溶液pH=7,此时V的取值    20.00(填“>”、“=”或“<”),溶液中c(Na+)、c(CH3COO-)、c(H+)、c(OH-)的大小关系是    
              ②常温下,将a mol/L的醋酸与b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醋酸的电离常数为    (用含有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 8.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与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我国采用的控制方法是电厂烟气脱硫.烟气脱硫的原理是利用碱性物质吸收并固定酸性的二氧化硫,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Ⅰ.钠碱循环法脱硫技术
              (1)此法是利用Na2SO3溶液可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NaOH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表:
              n(SO32-):n(HSO3-91:91:19:91
              pH8.27.26.2
              ①由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②当溶液呈中性时,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标号).
              A.c(Na+)=c(SO32-)+c(HSO3-)+c(H2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2c(SO32-)+c(HSO3-
              Ⅱ.石灰石脱硫法
              此法是以石灰石为原料通过系列反应将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 (反应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反应Ⅰ、Ⅱ写出CaSO4(s)与CaS(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 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    (用表达式表示).
              (3)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小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填标号).
              (4)图2为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反应体系中CO初始体积百分数与平衡时固体产物中CaS质量百分数的关系曲线,则降低该反应体系中产生的SO2生成量的措施有    (填标号).

              A.向该反应体系中投入生石灰     B.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控制较低的反应温度
              C.降低CO的初始体积百分数     D.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 9. 硫单质和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而SO2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Ⅰ.已知:重晶石(BaSO4)高温煅烧可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部分反应如下:
              BaSO4(s)+4C(s)═BaS(s)+4CO(g)△H=+571.2kJ•mol-1
              BaS(s)═Ba(s)+S(s)△H=+460kJ•mol-1
              已知:2C(s)+O2(g)═2CO(g)△H=-221kJ•mol-1
              则:Ba(s)+S(s)+2O2(g)═BaSO4(s)△H=    
              Ⅱ.SO2的尾气处理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活性炭还原法
              反应原理:恒温恒容时2C(s)+2SO2(g)═S2(g)+2CO2(g).
              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图1:
              ①0~20min反应速率表示为v(SO2)=    
              ②30min时,改变某一条件平衡发生移动,则改变的条件最有可能是    
              ③40min时,平衡常数K=    
              (2)亚硫酸钠吸收法
              ①Na2SO3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常温下,当吸收至NaHSO3时,吸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Na+)+c(H+)>c(SO32-)+c(HSO3-)+c(OH-
              b.c(Na+)=c(SO32-)+c(HSO3-)+c(H2SO3
              c.c(Na+)>c(HSO3-)>c(H+)>c(SO32-
              d.水电离出c(H+)=1×10-8 mol/L
              (3)电化学处理法
              ①如图所示,Pt(Ⅰ)电极的反应式为    
              ②当电路中转移0.02mol e-时(较浓H2SO4尚未排出),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    mol离子.
            • 10. 雾霾天气对环境影响很大.其中SO2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
              (1)室温下,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91:91:11:91
              pH8.27.26.2
              c(H+)/mol•L─16.3×10─96.3×10─86.3×10─7
              ①由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从原理的角度解释其原因    
              ②在NaHS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c(Na+)=2c(SO32─)+c(HSO3
              B.c(Na+)>c(HSO3)>c(H+)>c(SO32─)>c(OH
              C.c(H2SO3)+c(H+)=c(SO32─)+c(OH
              D.c(Na+)+c(H+)=2c(SO32-)+c(HSO3)+c(OH
              ③计算室温下HSO3⇌H++SO32─的电离平衡常数K=    (保留2位有效数字).
              (2)NaHSO3溶液在不同的温度下均可被过量的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将浓度均为0.02mol•L-1 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mL和 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溶液变蓝时间,实验结果如图.

              ①由图可知,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是    
              40℃之后,淀粉    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填“适宜”或“不适宜”),原因是:    
              ②b点和c点对应的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ν (b)    ν (c)(填“>”、“<”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