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某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试剂:\(\rm{Cu}\)、\(\rm{Fe}\)、\(\rm{Mg}\)、\(\rm{0.5 mol·L^{-1} H_{2}SO_{4}}\)、\(\rm{2 mol·L^{-1} H_{2}SO_{4}}\)、\(\rm{18.4 mol·L^{-1} H_{2}SO_{4}}\)。

              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来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rm{①}\)分别取等体积的\(\rm{2 mol·L^{-1}}\)的\(\rm{H_{2}SO_{4}}\)于试管中

              反应速率\(\rm{Mg > Fe}\),

              \(\rm{Cu}\)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rm{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rm{(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rm{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rm{(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硫酸铜可用于消毒、制杀虫剂、镀铜等,实验小组对实验室制取\(\rm{CuSO_{4}·5H_{2}O}\)晶体并进行热分解的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rm{I}\):制取\(\rm{CuSO}\)\(\rm{{\,\!}_{4}}\)\(\rm{⋅5H}\)\(\rm{{\,\!}_{2}}\)\(\rm{O}\)晶体
              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
              甲:将铜片加入足量浓硫酸中并加热

              乙:将铜片加入稀硫酸,控温\(\rm{40~50℃}\),滴加双氧水

              \(\rm{(1)}\)方案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结束后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该白色物质是______。

              \(\rm{(2)(2)}\)方案乙发生反应:\(\rm{Cu + H_{2}SO_{4} + H_{2}O_{2} = CuSO_{4} + 2H_{2}O}\),该实验控温\(\rm{40~50℃}\)的原因是______;与方案甲相比,方案乙的主要优点有_________。

              探究\(\rm{II}\):用以下装置\(\rm{(}\)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rm{)}\)探究\(\rm{CuSO_{4}·5H_{2}O}\)晶体热分解产物

              已知:\(\rm{CuSO_{4}⋅5H_{2}O}\)脱水后升高温度,会继续分解生成\(\rm{CuO}\)和气体产物,气体产物可能含有\(\rm{SO_{3}}\)、\(\rm{SO_{2}}\)、\(\rm{O_{2}}\) 中的\(\rm{1~3}\)种。       

              \(\rm{(3)}\)称取\(\rm{5.00gCuSO_{4}⋅5H_{2}O}\)于\(\rm{A}\)中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rm{E}\)装置中有一定体积的水从导管被排入到\(\rm{F}\)中,可初步判断晶体分解气体产物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

              \(\rm{(4)}\)装置\(\rm{B}\)中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分解产物中有_____,\(\rm{C}\)装置的作用是_____。

              \(\rm{(5)C}\)中品红溶液褪色,理论上\(\rm{E}\)中应收集到\(\rm{VmL}\)气体,事实上体积偏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rm{(}\)不考虑泄露等仪器与操作原因\(\rm{)}\)。

            • 3.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 ______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______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______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______
              (4)装置D的作用是 ______
            • 4. 图中硬质试管A中放入干燥洁净的细铜丝,烧杯中放入温水,试管B中放入甲醇,右方试管C中放入冷水.向B中不断鼓入空气,使甲醇蒸气和空气通过加热到红热程度的铜丝.
              (1)撤去A处酒精灯后铜丝仍然能保持红热的原因是 ______
              (2)反应后将试管C中的液体冷却,取出少量,加入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加热到沸腾可观察到现象是 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

              \(\rm{(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rm{①}\)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Ⅱ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rm{Fe^{2+}}\)、\(\rm{Cu^{2+}}\)、\(\rm{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

              \(\rm{(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rm{5}\)种物质:\(\rm{S}\)、\(\rm{H_{2}S}\)、\(\rm{HNO_{3}}\)、\(\rm{NO}\)、\(\rm{H_{2}O}\)。该反应物中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若反应中转移了\(\rm{0.3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rm{g}\)。

              \(\rm{(3)}\)将少量\(\rm{Cl_{2}}\)通入\(\rm{FeBr_{2}}\)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rm{2Fe^{2+}+Cl_{2}═══2Fe^{3+}+2Cl^{-}}\),这个事实说明\(\rm{FeBr_{2}}\)的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粒子的还原性强弱为___________。

              \(\rm{(4)}\)黑火药爆炸时发生反应:\(\rm{2KNO_{3}+S+3C=K_{2}S+N_{2}↑+3CO_{2}↑}\),\(\rm{2mol KNO_{3}}\)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

            • 6.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rm{.}\)请回答:

              \(\rm{(1)}\)装置\(\rm{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
              \(\rm{(2)}\)装置\(\rm{D}\)中试管口放置的棉花中应浸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是 ______ ,其作用是 ______ .
              \(\rm{(3)}\)装置\(\rm{B}\)的作用是贮存多余的气体\(\rm{.}\)当\(\rm{D}\)处有明显的现象后,关闭旋塞\(\rm{K}\)并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rm{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rm{B}\)中现象是 ______ \(\rm{.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rm{(}\)填字母\(\rm{)}\) ______ .
              \(\rm{a.}\)水   \(\rm{b.}\)酸性\(\rm{KMnO_{4}}\)溶液  \(\rm{c.}\)浓溴水    \(\rm{d.}\)饱和\(\rm{NaHSO_{3}}\)溶液
              \(\rm{(4)}\)实验中,取一定质量的铜片和一定体积\(\rm{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直到反应完毕,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rm{①}\)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 .
              \(\rm{②}\)下列药品中能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确有余酸的是 ______ \(\rm{(}\)填字母\(\rm{)}\).
              \(\rm{a.}\)铁粉   \(\rm{b.BaCl_{2}}\)溶液   \(\rm{c.}\)银粉   \(\rm{d.NaHCO_{3}}\)溶液.
            • 7.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中的\(\rm{NO}\)而设计了一个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rm{(}\)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rm{)}\)。图中\(\rm{K}\)为止水夹\(\rm{(}\)处于关闭状态\(\rm{)}\),\(\rm{F}\)是一支半空的注射器,\(\rm{D}\)是尾气处理装置\(\rm{(}\)兼有防倒吸功能\(\rm{)}\)。

              请回答有关问题:

              \(\rm{(1)}\)设计装置\(\rm{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在\(\rm{(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rm{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rm{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装置\(\rm{E}\)和\(\rm{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下图中\(\rm{A}\)至\(\rm{K}\)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rm{A}\)、\(\rm{D}\)为金属单质。\(\rm{(}\)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及其他产物已略去\(\rm{)}\)

              请回答以下问题:

              \(\rm{(1)B}\)的化学式为___ _____。

              \(\rm{(2)K}\)的电子式为_____  ________。

              \(\rm{(3)}\)写出\(\rm{J}\)与\(\rm{D}\)反应转化为\(\rm{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A}\)在常温下也可与\(\rm{NaOH}\)溶液反应生成\(\rm{F}\),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m{\_}\)      ____。

            • 9.

              活性氧化锌在橡胶、化工、涂料、陶瓷、医药、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图是以含锌铜烟尘\(\rm{(}\)火法炼铜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rm{ZnO}\)、\(\rm{CuO}\)和\(\rm{FeO)}\)制备活性氧化锌的工艺流程:




              已知:含锌铜烟尘经过预处理后的主要成分是\(\rm{ZnO}\),还含有少量的\(\rm{CuO}\)和\(\rm{Fe_{2}O_{3}}\)。

              \(\rm{(1)}\)溶解池中待固体全部溶解后,加入锌粉的作用有:

              \(\rm{①}\)将\(\rm{Fe^{3+}}\)还原为\(\rm{Fe^{2+}}\);

              \(\rm{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调节溶液的\(\rm{pH}\)。

              \(\rm{(2)}\)检验溶解池中\(\rm{Fe^{3+}}\)已全部被还原为\(\rm{Fe^{2+}}\)的实验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

              \(\rm{(3)}\)反应池中的温度控制在\(\rm{90~95℃}\),沉淀\(\rm{B}\)为氢氧化物,反应池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沉淀池中得到的沉淀化学式可以表示为\(\rm{aZnCO_{3}·bZn(OH)_{2}·cH_{2}O(a}\)、\(\rm{b}\)、\(\rm{c}\)均为整数\(\rm{)}\)。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称取\(\rm{3.59 g}\)沉淀进行焙烧,将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它们分别增重\(\rm{0.72 g}\)和\(\rm{0.44 g}\)。通过计算确定该沉淀的组成。\(\rm{(}\)写出计算过程\(\rm{)}\)

            • 10.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硫酸镁还原热解制备高纯氧化镁是一种新的探索。以菱镁矿\(\rm{(}\)主要成分为\(\rm{MgCO_{3}}\),含少量\(\rm{FeCO_{3} )}\)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


              \(\rm{(1)MgCO_{3}}\)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rm{(2)}\)加入\(\rm{H_{2}O_{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m{(3)}\)滤渣\(\rm{2}\)的成分是           \(\rm{(}\)填化学式\(\rm{)}\)。

              \(\rm{(4)}\)煅烧过程存在以下反应:

              \(\rm{2MgSO_{4}+C=== ===2MgO+2SO_{2}↑+CO_{2}↑}\)

              \(\rm{MgSO_{4}+C=== ===MgO+SO_{2}↑+CO↑}\)

              \(\rm{MgSO_{4}+3C=== ===MgO+S↑+3CO↑}\)

              利用下图装置对煅烧产生的气体进行分步吸收或收集。


              \(\rm{①D}\)中收集的气体可以是          \(\rm{(}\)填化学式\(\rm{)}\)。


              \(\rm{②B}\)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          \(\rm{(}\)填字母\(\rm{)}\)。


              \(\rm{a.NaOH}\)溶液\(\rm{b.Na_{2}CO_{3}}\)溶液 \(\rm{c.}\)稀硝酸 \(\rm{d.KMnO_{4}}\)溶液


              \(\rm{③A}\)中得到的淡黄色固体与热的\(\rm{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rm{+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