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下列四种物质:\(\rm{Na}\)、\(\rm{SiO_{2}}\)、\(\rm{NO_{2}}\)、\(\rm{K_{2}CO_{3}}\)。回答下列问题:

              \(\rm{(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是________。

              \(\rm{(2)NO_{2}}\)可导致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写出\(\rm{NO_{2}}\)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 2. 如图是去年南昌空气质量各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

              (1)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口罩防止人体吸入PM2.5类似于化学操作中的渗析
              B.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C.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D.点燃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2)为消除NOx对环境的污染,可利用NH3在一定条件下与NO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
              已知:4NH3(g)+5O2(g)⇌4NO(g)+6H2O(g)△H=-905.48kJ•mol-1
              N2(g)+O2(g)⇌2NO(g)△H=+180.50kJ•mol-1
              ①下列表示NH3(g)与NO(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能量转化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②图1是反应4NH3(g)+6NO(g)⇌5N2(g)+6H2O(g)过程中NH3的体积分数随X变化的示意图,X代表的物理量可能是    ,原因是    
              (3)图2电解装置可将雾霾中的SO2、NO转化为(NH42SO4
              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物质A是    (填化学式),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3. 学习小组拟通过实验,探究Mg(NO32受热分解的产物.
              小组猜想:ⅰ.固体产物可能有Mg(NO22、MgO、Mg3N2中的一种或几种
              ⅱ.气体产物可能有NO2、N2、O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得相关资料:a.Mg(NO22、Mg(NO32易溶于水,MgO难溶于水.
              b.2NO2+2NaOH═NaNO3+NaNO2+H2O
              c.Mg3N2+6H2O═3Mg(OH)2↓+2NH3
              针对以上猜想,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装置均省略):

              进行实验
              Ⅰ.检验上述装置气密性.
              Ⅱ.称取3.7gMg(NO32固体,置入硬质玻璃管A中,打开K,通入一段时间N2 , 并进行相关物质质量称量
              Ⅲ.关闭K,用酒精灯持续给装置A加热,过程中各装置内溶液均未倒吸入其它装置.
              Ⅳ.待Mg(NO32完全分解,装置冷却至室温,打开K,再缓慢通入一会N2后并再称量.称得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0g,B、C、D、E、F中溶液质量分别增加了2.3g、0.0g、0.1g、0.3g、0.05g.
              Ⅴ.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出现明显现象.
              回答问题
              ①小组预测一定有O2生成,理由是
              ②N2的电子式是 , 步骤Ⅱ中,通入一段时间N2的目的是
              ③步骤Ⅲ中,装置A内若出现了红棕色气体,其化学式是
              ④装置C中若红色始终未褪,其设计的目的是
              ⑤实验中发现Mg(NO32分解时有O2生成,其实验现象是 , 用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⑥实验中Mg(NO32分解没有N2生成的理由是
              ⑦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⑧装置F中溶液质量增加的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