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现有下列\(\rm{4}\)种物质:\(\rm{① Cl_{2}}\)、\(\rm{② NO}\)、\(\rm{③ NH_{4}Cl}\)溶液、\(\rm{④ Fe(OH)_{3}}\)胶体。其中,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的是___\(\rm{(}\)填序号,下同\(\rm{);}\)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的是___;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___;当光束通过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___。

            • 2. 氮、硫的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在空气质量报告的各项指标中,有\(\rm{SO}\)\(\rm{{\,\!}_{2}}\)和\(\rm{NO}\)\(\rm{{\,\!}_{2}}\)的指数。\(\rm{SO}\)\(\rm{{\,\!}_{2}}\)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rm{NO}\)\(\rm{{\,\!}_{2}}\)是一种 ________\(\rm{(}\)填“无色”或“红棕色”\(\rm{)}\)有毒气体;
              \(\rm{(2)}\)加热时,浓硫酸可与碳发生反应:\(\rm{C+2H}\)\(\rm{{\,\!}_{2}}\)\(\rm{SO}\)\(\rm{{\,\!}_{4}}\)\(\rm{(}\)浓\(\rm{)}\)\(\rm{\overset{\triangle }{=\!=\!=\!=\!=}}\)\(\rm{CO}\)\(\rm{{\,\!}_{2}}\)\(\rm{↑+2SO}\)\(\rm{{\,\!}_{2}}\)\(\rm{↑+2H}\)\(\rm{{\,\!}_{2}}\)\(\rm{O}\)。在该反应中,浓\(\rm{H}\)\(\rm{{\,\!}_{2}}\)\(\rm{SO}\)\(\rm{{\,\!}_{4}}\)表现出\(\rm{\_}\) __________ \(\rm{(}\)填“吸水” “脱水”或“强氧化”\(\rm{)}\)性。

              \(\rm{(3)NO}\)气体中混有\(\rm{NO}\)\(\rm{{\,\!}_{2}}\)的气体,可让气体通过_________\(\rm{\_(}\)填“\(\rm{NaOH}\)”或“\(\rm{H}\)\(\rm{{\,\!}_{2}}\)\(\rm{O}\)”\(\rm{)}\)将杂质除去。

            • 3. 目前,汽车尾气已成为许多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汽车尾气中含有\(\rm{CO}\)、\(\rm{NO}\)等多种污染物.
              \(\rm{(1)}\)汽车燃料中一般不含氮元素,尾气中所含的\(\rm{NO}\)是如何产生的?说明原因并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 ______ .
              \(\rm{(2)NO}\)对大气的影响之一是导致酸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rm{NO}\)形成酸雨的原因是 ______ .
              \(\rm{(3)}\)将\(\rm{CaCO_{3}}\)粉末喷洒到湖泊中,可消除酸雨对水质的影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 4. 如图所示,将一瓶充满\(\rm{NO_{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槽中,气体颜色由 ______ 逐渐变为 ______ 色,试管内的液面会逐渐 ______ ;当反应停止后向试管中缓慢通入氧气,气体颜色又由 ______ 色逐渐变为 ______ 色,之后又变为 ______ 色,试管内的液面会 ______ \(\rm{.}\)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______ , ______ .
            • 5.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中,\(\rm{N}\)、\(\rm{S}\)、\(\rm{Cl}\)三种元素占据了一席之地,请根据已有知回答下列问题:

              \(\rm{(1)}\)氯气颜色________\(\rm{;}\)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得到以次氯酸钠\(\rm{(NaClO)}\)为有效成分的漂白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氯气可以与溴化钠溶液发生反应:\(\rm{2NaBr + Cl_{2} = 2NaCl + Br_{2}}\) ,在该反应中氯气作__________剂\(\rm{(}\)填“氧化”或“还原”\(\rm{)}\)。

              \(\rm{(2)}\)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并和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 ,治理汽车尾气的一种方法是用催化剂使\(\rm{NO}\)与\(\rm{CO}\)发生反应:\(\rm{2NO + 2CO = 2CO_{2}+ N_{2}}\)。当生成\(\rm{2.5mol N_{2}}\)时,被还原的\(\rm{NO}\)为___ \(\rm{mol}\)。

              \(\rm{(3)}\)硫单质俗称_______,其氧化物二氧化硫与水反应制得_______酸,该酸与\(\rm{BaCl_{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二氧化氮\(\rm{(NO_{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rm{N0_{2}}\)与\(\rm{Na_{2}0_{2}}\)均具有较强的氧 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者能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rm{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a.}\)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
              \(\rm{b.}\)二氧化氮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rm{c.}\)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尾气可用水吸收.
              \(\rm{d.}\)用注射器收集的二氧化氮,压缩后颜色变浅
              \(\rm{e.}\)实验后容器中残留液需用碱液处理
              【提出假设】
              假设一:\(\rm{N0_{2}}\)与\(\rm{Na_{2}0_{2}}\)二者不反应;
              假设二:\(\rm{N0_{2}}\)能被\(\rm{Na_{2}0_{2}}\)氧化;
              假设三: ______
              【查阅文献】
              \(\rm{N0_{2}}\)在反应中能生成\(\rm{HN0_{3}}\)和\(\rm{HN0_{2}}\); \(\rm{HN0_{2}}\)旣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 如\(\rm{KMnO_{4}}\)氧化.
              【设计实验】
              \(\rm{(1)}\)实验时,将\(\rm{N0_{2}}\)气体通入盛有\(\rm{Na_{2}0_{2}}\)的玻璃管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 假设 ______ 不成立.
              \(\rm{(2)}\)若假设二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3)}\)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成立,该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定性实验研究,请完成表格内容.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rm{…}\) ______
              【定量分析】
              若实验前该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过氧化钠的质量为\(\rm{3.9g}\),充分反应后白色固体质 量为\(\rm{8.4g}\),该小组同学得出假设\(\rm{2}\)不成立的结论\(\rm{.}\)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并简述理 由: ______ .
            • 7.

              A、\(\rm{B}\)和\(\rm{C}\)为常见气体,\(\rm{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rm{B}\)是黄绿色气体;\(\rm{C}\)是红棕色气态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A}\)是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2)B}\)的水溶液可使有色布条褪色,主要是与________\(\rm{(}\)填化学式\(\rm{)}\)有关;

              \(\rm{(3)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8.

              氧化物\(\rm{X}\)、单质\(\rm{Y}\)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已知\(\rm{X}\)是红棕色气体,能与水反应;\(\rm{Y}\)是黄绿色气体,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rm{(2)X}\)与水反应生成\(\rm{NO}\)和一种酸,该酸的名称为_______;

              \(\rm{(3)Y}\)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说明\(\rm{Y}\)的水溶液具有___\(\rm{(}\)填“漂白”或“酸”\(\rm{)}\)   性。

            • 9.

              Ⅰ\(\rm{.}\)下列事实中,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应的速率?\(\rm{(}\)填“温度”、“压强”、“催化剂”或“固体表面积”\(\rm{)}\)

              \(\rm{(1)}\) 冬天食品不容易发生霉变____________________;

              \(\rm{(2)}\) 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很快产生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 为提高燃烧效率,常将固体燃料粉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 氮气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请你回答下列含氮化合物的有关问题。

              \(\rm{(1)}\)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严重污染大气。\(\rm{NO}\)和\(\rm{NO_{2}}\)是常见的氮氧化物,这两种氮氧化物中,呈红棕色的是____________;

              \(\rm{(2)}\)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实验室常用\(\rm{NH_{3}}\)做“喷泉实验”,该实验说明\(\rm{NH_{3}}\)的溶解性是_____________溶于水\(\rm{(}\)填“极易”或“极难”\(\rm{)}\)。

            • 10.

              A、\(\rm{B}\)、\(\rm{C}\)三种无色纯净气体分别是\(\rm{N}\)\(\rm{{\,\!}_{2}}\)、\(\rm{N0}\)\(\rm{{\,\!}_{2}}\)、\(\rm{NO}\)、\(\rm{NH3}\),、\(\rm{HCl}\)中的一种。\(\rm{A}\)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将\(\rm{A}\)气体和\(\rm{C}\)气体混合后,产生白烟;\(\rm{B}\)气体接触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据此推断\(\rm{(}\)写分子式\(\rm{)}\):\(\rm{A}\)是______,\(\rm{B}\)是________,\(\rm{C}\)是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