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FeSO_{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rm{2FeSO_{4} \dfrac { \overset{\;\;\triangle \;\;}{}}{\;}Fe_{2}O_{3}+SO_{2}↑+SO_{3}↑}\)
              请回答:
              \(\rm{(1)}\)将\(\rm{FeSO_{4}}\)受热产生的气体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证实含有\(\rm{SO_{3}}\)和\(\rm{SO_{2}.}\)能说明\(\rm{SO_{2}}\)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为测定\(\rm{BaSO_{4}}\)沉淀的质量,后续的操作步骤依次为 ______ 、洗涤、干燥、称重.
              \(\rm{(2)}\)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验证\(\rm{FeSO_{4}}\)受热后固体的成分\(\rm{(}\)不考虑其他反应\(\rm{)}\) ______ .
            • 2.

              碳酸亚铁\(\rm{(FeCO_{3})}\)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盐。某学习小组对用\(\rm{FeSO_{4}}\)制备\(\rm{FeCO_{3,}}\)资料显示:\(\rm{FeCO}\)\(\rm{{\,\!}_{3}}\):白色结晶,难溶于水;干燥品在空气中稳定,湿品暴露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红棕色的水合氧化铁\(\rm{FeO(OH)}\)。

              \(\rm{(1)}\)实验探究Ⅰ

              \(\rm{①}\)生成\(\rm{FeCO_{3}}\)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rm{②}\)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rm{Fe(OH)_{2}}\)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rm{③}\)取沉淀离心、充分洗涤,加足量稀硫酸,沉淀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沉淀中含有\(\rm{CO_{3}^{2-}}\);此时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_。

              \(\rm{(2)}\)实验探究Ⅱ

              \(\rm{①}\)经检验,试管中白色颗粒状浑浊是\(\rm{FeCO_{3}}\),请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角度解释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____________。

              \(\rm{②}\)分析现象认为:实验Ⅱ所得固体中\(\rm{FeCO_{3}}\)的含量比实验Ⅰ多。支持该结论的操作及现象如下:分别两种沉淀离心过滤、洗涤、干燥后称取等质量的两种固体,_________则结论成立。

              \(\rm{(3)}\)实验探究Ⅲ

              实验改进的意图是___________。

              \(\rm{(4)}\)综合以上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rm{a.}\)用\(\rm{NaHCO_{3}}\)制得\(\rm{FeCO_{3}}\)纯度高的原因之一是因为\(\rm{NaHCO_{3}}\)溶液碱性弱

              \(\rm{b.}\)用\(\rm{1 L 1.0 mol/L NaHCO_{3}}\)与足量\(\rm{FeSO_{4}}\)溶液反应理论上可制备\(\rm{116 g FeCO_{3}}\)

              \(\rm{c.}\)湿品\(\rm{FeCO_{3}}\)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方程式为 \(\rm{4FeCO_{3} +O_{2}+6H_{2}O = 4Fe(OH)_{3}}\)  \(\rm{+4CO_{2}}\)

              \(\rm{d.}\)工业上用\(\rm{NH_{4}HCO_{3}}\)和\(\rm{FeSO_{4}}\)反应可制备纯度更高的\(\rm{FeCO_{3}}\)

            • 3.

              用零价铁\(\rm{(Fe)}\)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rm{(NO_{3}^{-})}\)已成为环境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

              \(\rm{(1)Fe}\)还原水体中\(\rm{NO_{3}^{-}}\)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

              \(\rm{①}\)作负极的物质是________。

              \(\rm{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rm{(2)}\)将足量铁粉投入水体中,经\(\rm{24}\)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接近\(\rm{100%}\)

              \(\rm{ < 50%}\)

              \(\rm{24}\)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铁的最终物质形态

              \(\rm{pH=4.5}\)时,\(\rm{NO_{3}^{-}}\)的去除率低。其原因是________。

              \(\rm{(3)}\)实验发现:在初始\(\rm{pH=4.5}\)的水体中投入足量铁粉的同时,补充一定量的\(\rm{Fe^{2+}}\)可以明显提高\(\rm{NO_{3}^{-}}\)的去除率。对\(\rm{Fe^{2+}}\)的作用提出两种假设:

              Ⅰ\(\rm{.Fe^{2+}}\)直接还原\(\rm{NO_{3}^{-}}\);

              Ⅱ\(\rm{.Fe^{2+}}\)破坏\(\rm{FeO(OH)}\)氧化层。

              \(\rm{①}\)做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rm{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rm{Fe^{2+}}\)能与\(\rm{FeO(OH)}\)反应生成\(\rm{Fe_{3}O_{4}}\)。结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rm{Fe^{2+}}\)提高\(\rm{NO_{3}^{-}}\)去除率的原因:________。

              \(\rm{(4)}\)其他条件与\(\rm{(2)}\)相同,经\(\rm{1}\)小时测定\(\rm{NO_{3}^{-}}\)的去除率和\(\rm{pH}\),结果如下:

              初始\(\rm{pH}\)

              \(\rm{pH=2.5}\)

              \(\rm{pH=4.5}\)

              \(\rm{NO_{3}^{-}}\) 的去除率

              约\(\rm{10%}\)

              约\(\rm{3%}\)

              \(\rm{1}\)小时\(\rm{pH}\)

              接近中性

              接近中性

              与\(\rm{(2)}\)中数据对比,解释\(\rm{(2)}\)中初始\(\rm{pH}\)不同时,\(\rm{NO_{3}^{-}}\)去除率和铁的最终物质形态不同的原因:________。

            • 4.
              下面是对铜及其化合物相关性质的研究.
              \(\rm{(1)}\)下表为“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将打磨过的铝片\(\rm{(}\)过量\(\rm{)}\)放入一定浓度的\(\rm{CuCl_{2}}\)中\(\rm{.}\)  产生气泡,析出疏松的红色固体,溶液逐渐变为无色
               反应结束后分离出溶液备用  
               红色固体用蒸馏水洗涤后,置于潮湿空气中  一段时间后固体由红色变为绿色\(\rm{[}\)视其主要成分为\(\rm{Cu_{2}(OH)_{2}CO_{3}]}\)
              按反应类型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个\(\rm{(}\)是离子反应的只写离子方程式\(\rm{)}\)
              置换反应 ______ ;
              化合反应 ______ .
              \(\rm{(2)}\)碘化亚铜可作催化剂,饲料添加剂等,是难溶于水的固体\(\rm{.}\)铜可以与氢碘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氢气,试从离子浓度对离子反应方向影响的角度解释此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 ______ ,\(\rm{CuSO_{4}}\)溶液也能使淀粉\(\rm{-KI}\)试纸变蓝,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理 ______ .
              \(\rm{(3)}\)纳米氧化亚铜是一种具有良好光电效应的材料,工业上制备它的方法之一是:先向\(\rm{KOH}\)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rm{CuSO_{4}}\)溶液,再加入一定量的肼\(\rm{(N_{2}H_{4})}\),加热并保持反应体系的温度在\(\rm{90℃}\),反应完全后,分离、洗涤、真空干燥所得到的固体样品.
              \(\rm{①}\)检验反应混合体系内纳米\(\rm{Cu_{2}O}\)已经生成的实验方法的名称是 ______ ,干燥时要“真空”的原因是 ______ .
              \(\rm{②}\)完成下面的反应方程式:
              ______ \(\rm{CuSO_{4}+}\) ______ \(\rm{N_{2}H_{4}+}\) ______ \(\rm{KOH \dfrac { \underline{\;\;\triangle \;\;}}{\;}Cu_{2}O+N_{2}+K_{2}SO_{4}+}\) ______ .
              \(\rm{(4)}\)由\(\rm{Cu_{2}O}\)和\(\rm{Cu}\)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rm{1.76g}\),与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rm{NO}\)气体\(\rm{224mL}\),则混合物中\(\rm{Cu_{2}O}\)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rm{(}\)保留小数点后\(\rm{1}\)位\(\rm{)}\).
            • 5.

              某学生对铁与水蒸气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     作

              现 象 或 结 果

              \(\rm{I}\) \(\rm{.}\)取\(\rm{m g}\) 铁粉,在水蒸气中加热一段时间

              灰黑色铁粉变成黑色

              \(\rm{II}\) \(\rm{.}\)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小试管气体,移近到燃着

              的酒精灯火焰

              发出爆鸣声

              \(\rm{III}\) \(\rm{.}\)将黑色固体干燥、称量

              得到\(\rm{n g}\) 黑色固体

              \(\rm{IV}\) \(\rm{.}\)将黑色固体加入到过量的盐酸中

              固体溶解,有少量气体生成,得到黄色溶液

                \(\rm{(1)}\)铁粉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rm{(2)}\)操作\(\rm{II}\)检验反应生成了氢气,说明水具有_________\(\rm{ (}\)填 “氧化性” 或 “还原性”\(\rm{)}\)。

              \(\rm{(3)}\)为检验黑色固体成分,取操作\(\rm{IV}\)得到的黄色溶液于两试管中,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rm{a.}\)向试管\(\rm{1}\)中滴加\(\rm{2}\)滴\(\rm{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rm{b.}\)向试管\(\rm{2}\)中滴加\(\rm{2}\)滴\(\rm{K_{3}[Fe(CN)_{6}]}\) 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rm{①}\)实验\(\rm{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rm{②}\)由实验\(\rm{a}\)、\(\rm{b}\)不能判断黑色固体是磁性氧化铁,依据是____________。

               \(\rm{③}\)该同学通过计算证实了黑色固体一定不是磁性氧化铁纯净物,\(\rm{n\neq }\)_________。\(\rm{(}\)用\(\rm{m}\)的表达式表示\(\rm{)}\)

                \(\rm{(4)}\)资料表明:铁件与水蒸气反应,在表面生成的磁性氧化铁膜可对铁件起到防护作用。运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该资料进行验证\(\rm{(}\)已知:用铜片、铁件\(\rm{X}\)、电解液构成原电池;氧化膜有保护时,电压会减小\(\rm{)}\)。

              \(\rm{a.}\)当\(\rm{Y}\)为饱和氯化钠时,实验结果如下表:

              \(\rm{X}\)

              \(\rm{U/V}\)

              纯铁片

              \(\rm{0.91}\)

              表面有磁性氧化铁膜的铁片

              \(\rm{U_{1}}\)

                 依据___________,证明该条件下磁性氧化铁膜有保护作用。

              \(\rm{b.}\)表面有磁性氧化铁膜但存在少量缺陷的铁片作\(\rm{X}\),分别用\(\rm{0.1mol/LH}\)\(\rm{{\,\!}_{2}}\)\(\rm{SO}\)\(\rm{{\,\!}_{4}}\)溶液\(\rm{{\,\!}}\)和\(\rm{0.1mol/LCuSO}\)\(\rm{{\,\!}_{4}}\)溶液作\(\rm{Y}\)进行验证实验,得到下图:

                \(\rm{①Y_{2}}\)代表的溶液是________。

                \(\rm{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rm{Y_{1}}\)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 6.
              聚合氯化铁铝\(\rm{[AlFe(OH)_{n}Cl_{(6-n)}]_{m}(PAFC)}\),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新型高效净水剂。为测定\(\rm{PAFC}\)中\(\rm{Al}\)的含量,采用如图所示流程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①}\)步骤\(\rm{I}\)中的试剂\(\rm{A}\)是___________\(\rm{(}\)填“氨水”或“\(\rm{NaOH}\)溶液”\(\rm{)}\)。

              \(\rm{②}\)步骤\(\rm{II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实验室进行“灼烧”时所需的陶瓷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④}\)溶液\(\rm{2}\)中存在的电荷守恒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溶液\(\rm{2}\)中滴加少量\(\rm{NaOH}\)溶液,则\(\rm{c(H_{2}CO_{3})/c(CO_{3}^{2-}) }\)________\(\rm{(}\)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m{)}\)。

              \(\rm{(2)C}\)和某一金属在高温下发生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此反应,反应结束后将所得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硫酸,滴加\(\rm{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该同学确定该固体中无\(\rm{Fe_{2}O_{3}}\),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rm{(}\)填“是”或“否”\(\rm{)}\)。

            • 7.
              按图\(\rm{1}\)所示装置进行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实验.

              \(\rm{(1)}\)写出试管\(\rm{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______ .
              \(\rm{(2)}\)为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需从图\(\rm{2}\)选择必要的装置,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rm{(}\)用接口字母表示\(\rm{)a}\) ______ \(\rm{.}\)描述能证明气体产物的实验现象 ______
              \(\rm{(3)}\)反应停止,待试管\(\rm{A}\)冷却后,取少量其中的固体物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进行如图\(\rm{3}\)实验:

              \(\rm{①}\)试剂\(\rm{X}\)的化学式为 ______ .
              \(\rm{②}\)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文字表示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 ______ .
              \(\rm{③}\)若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的原因进行探究.
              Ⅰ\(\rm{.}\)提出假设:
              假设\(\rm{1}\):溶液中的\(\rm{SCN^{-}}\)被氧化.
              假设\(\rm{2}\):溶液中的\(\rm{Fe^{3+}}\)被氧化.
              假设\(\rm{3}\): ______ .
              Ⅱ\(\rm{.}\)设计方案:请对所提出的假设\(\rm{2}\)进行验证,写出实验方案.______ .
              Ⅲ\(\rm{.}\)方案实施.
            • 8.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并探究反应后生成物的一系列性质.

              \(\rm{(1)}\)图甲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
              \(\rm{(2)}\)图甲\(\rm{I}\)为产生水蒸气的装置,图甲\(\rm{II}\)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装置,写出硬质玻璃管\(\rm{B}\)内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3)}\)为了验证硬质玻璃管\(\rm{B}\)中反应后的气体产物是\(\rm{H_{2}}\),还需从图乙中选择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rm{a}\)连 ______ , ______ 连 ______ , ______ 连 ______ \(\rm{.(}\)填下列装置的接口字母\(\rm{)}\)
              \(\rm{(4)}\)反应后,将图甲\(\rm{II}\)装置中硬质玻璃管\(\rm{B}\)内的全部固体置于试管中,加入\(\rm{60mL1mol/L}\)的稀盐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再滴加\(\rm{KSCN}\)溶液,发现溶液不显血红色,写出此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______ 、 ______ \(\rm{.}\)反应前硬质玻璃管\(\rm{B}\)中加入\(\rm{Fe}\)粉的质量为 ______ \(\rm{g.}\)
            • 9.
              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铁盐与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实验:
              实验Ⅰ:将\(\rm{Fe^{3+}}\)转化为\(\rm{Fe^{2+}(}\)图\(\rm{1)}\)

              \(\rm{(1)Fe^{3+}}\)与\(\rm{Cu}\)粉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2)}\)探究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请填写实验方案:
              查阅资料:
              \(\rm{ⅰ.SCN^{-}}\)的化学性质与\(\rm{I^{-}}\)相似,\(\rm{ⅱ.2Cu^{2+}+4I^{-}=2CuI↓+I_{2}}\)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步骤\(\rm{1}\):取\(\rm{4mL}\) ______ \(\rm{mol/L}\) \(\rm{CuSO_{4}}\)溶液,向其中滴加\(\rm{3}\)滴\(\rm{0.1mol/L}\) \(\rm{KSCN}\)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rm{CuSO_{4}}\)与\(\rm{KSCN}\)反应产生了白色沉淀
              :步骤\(\rm{2}\):取 ______ 无明显现象
              \(\rm{Cu^{2+}}\)与\(\rm{S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实验Ⅱ:将\(\rm{Fe^{2+}}\)转化为\(\rm{Fe^{3+}}\)
              实验方案 现象
              向\(\rm{3mL}\) \(\rm{0.1mol/L}\) \(\rm{FeSO_{4}}\)溶液中加入\(\rm{1mL}\) \(\rm{8mol/L}\)稀硝酸 溶液变为棕色,放置一段时间后,棕色消失,溶液变为黄色
              探究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查阅资料:\(\rm{Fe^{2+}+NO⇌Fe(NO)^{2+}(}\)棕色\(\rm{)}\)
              \(\rm{(3)}\)用离子方程式解释\(\rm{NO}\) 产生的原因 ______ .
              \(\rm{(4)}\)从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的角度对体系中存在的反应进行分析:
              反应Ⅰ:\(\rm{Fe^{2+}}\)与\(\rm{HNO_{3}}\)反应;    反应Ⅱ:\(\rm{Fe^{2+}}\)与\(\rm{NO}\)反应
              \(\rm{①}\)依据实验现象,甲认为反应Ⅰ的速率比反应Ⅱ ______ \(\rm{(}\)填“快”或“慢”\(\rm{)}\).
              \(\rm{②}\)乙认为反应Ⅰ是一个不可逆反应,并通过实验证明其猜测正确,乙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______ .
              \(\rm{③}\)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由棕色变为黄色的原因 ______ .
              \(\rm{(5)}\)丙认为若生成的\(\rm{NO}\)与\(\rm{Fe^{2+}}\)不接触,溶液就不会出现棕色,请设计实验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rm{2}\),实现
              \(\rm{Fe^{2+} \xrightarrow{{稀}HNO_{3}}Fe^{3+}}\)的转化,同时避免出现此异常现象.
            • 10.

              某同学看到“利用零价铁还原 \(\rm{NO}\)\(\rm{{\,\!}_{3}^{-}}\)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相关报道后,利用如下装置探究铁粉与 \(\rm{KNO}\)\(\rm{{\,\!}_{3}}\)溶液的反应。实验过程如下:


              \(\rm{i.}\) 打开弹簧夹,缓慢通入 \(\rm{N_{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 \(\rm{N_{2}}\)氛围中进行;

              \(\rm{ii.}\) 加入 \(\rm{pH}\) 已调至 \(\rm{2.5}\) 的 \(\rm{0.01 mol·L^{-1} KNO_{3}}\)酸性溶液 \(\rm{100 mL}\),一段时间后铁屑部分溶解,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待铁粉不再溶解静置后发现,剩余固体表面有少量白色物质附着;

              \(\rm{iii.}\) 过滤剩余固体时,表面的白色物质变为红褐色;

              \(\rm{i v.}\) 检测到滤液中存在 \(\rm{NO_{3}^{-}}\)、\(\rm{NH_{4}^{+}}\)和 \(\rm{Fe^{2+}}\)。

              \(\rm{(1)}\)通入 \(\rm{N_{2}}\)并保持后续反应均在 \(\rm{N_{2}}\)氛围中进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

              \(\rm{(2)}\)白色物质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变为红褐色的原因:_______。

              \(\rm{(3)}\)用 \(\rm{K_{3}[Fe(CN)_{6}]}\)检验滤液中 \(\rm{Fe^{2+}}\)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rm{(4)}\)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几滴 \(\rm{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入几滴稀硫酸,溶液呈红色。溶液变成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

              \(\rm{(5)}\)该同学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用铁粉、碳粉混合物脱除硝酸盐,效果更佳。他用上述\(\rm{KNO_{3}}\)溶液继续设计如下实验,探究碳粉的作用。

              假设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假设 \(\rm{1}\):碳粉可用作还原剂,脱除硝酸盐

              向烧杯中加入  \(\rm{①}\)   ,一段时间后,测定烧杯中 \(\rm{NO_{3}^{-}}\)的浓度

              \(\rm{NO_{3}^{-}}\)浓度无明显变化,说明假设 \(\rm{1}\) 不成立

              假设 \(\rm{2}\):碳粉、铁粉形成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促进了硝酸盐的脱除

              按下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测定 \(\rm{NO_{3}^{-}}\)浓度

               



                  \(\rm{②}\)   ,说明假设 \(\rm{2}\) 成立




                  \(\rm{③}\) 关于碳粉的作用,还可以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