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rm{Na}\)\(\rm{{\,\!}_{2}}\)\(\rm{O}\)\(\rm{{\,\!}_{2}}\)与\(\rm{CO}\)\(\rm{{\,\!}_{2}}\)的反应,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以下探究实验:由一位同学以相同的吹气速度分别按图甲、乙所示做“吹棉取火”的实验,片刻后图甲中棉花燃烧起来,图乙中\(\rm{(}\)导管接触棉花的部分相同\(\rm{)}\)则无此现象。


              为了进一步探究该问题,该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并采用两个方案进行对比实验。

              方案一:操作方法是:在干燥的试管Ⅱ中装入\(\rm{Na_{2}O_{2}}\),在通入\(\rm{CO_{2}}\)之前,关闭\(\rm{K_{1}}\)和\(\rm{K_{2}}\)。在试管Ⅰ内装入试剂\(\rm{X}\)后,打开\(\rm{K_{1}}\)和\(\rm{K_{2}}\),通入\(\rm{CO_{2}}\),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Ⅲ的液面上方,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和试管Ⅱ中淡黄色有无变化。

              方案二:在试管Ⅰ内加入\(\rm{Y}\),其余操作同方案一。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rm{(1)}\)该探究实验的名称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

              \(\rm{(2)}\)图甲中脱脂棉起火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装入\(\rm{Na_{2}O_{2}}\),在通入\(\rm{CO_{2}}\)之前,关闭\(\rm{K_{1}}\)和\(\rm{K_{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方案一中试剂\(\rm{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中所用\(\rm{Y}\)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试管Ⅲ中的\(\rm{NaOH}\)溶液用于吸收过量的\(\rm{CO}\)\(\rm{{\,\!}_{2}}\),防止其干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有人认为这仍显不足,担心水汽也干会扰复燃,建议将Ⅲ改成另一装置。你认为改用什么装置较好,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将其画出,并标明所用试剂名称或化学式。

              \(\rm{(6)}\)为使实验结论更准确无误,本实验中制取\(\rm{CO_{2}}\)气体所用的反应物最好选用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字母编号\(\rm{)}\)。

              \(\rm{a.}\)大理石  \(\rm{b.}\)小苏打  \(\rm{c.}\)烧碱  \(\rm{d.}\)盐酸  \(\rm{e.}\)稀硫酸  \(\rm{f.}\)稀硝酸
            • 2.

              探究式课堂教学由于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而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某班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该班同学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rm{(1)}\)提出问题:实验一的\(\rm{CO}\)\(\rm{{\,\!}_{2}}\)能灭火,实验二的\(\rm{CO}\)\(\rm{{\,\!}_{2}}\)为何能“点火”?

              \(\rm{(2)}\)假设与猜想

              \(\rm{①Na}\)\(\rm{{\,\!}_{2}}\)\(\rm{O}\)\(\rm{{\,\!}_{2}}\)与\(\rm{CO}\)\(\rm{{\,\!}_{2}}\)发生了反应,可能有\(\rm{Na}\)\(\rm{{\,\!}_{2}}\)\(\rm{CO}\)\(\rm{{\,\!}_{3}}\)生成;

              \(\rm{②}\)棉花燃烧,说明该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rm{③}\)剧烈燃烧,反应中可能有__________生成。

              \(\rm{(3)}\)设计并进行实验,观察、解释和结论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

              \(\rm{(4)}\)类比推理:\(\rm{Na}\)\(\rm{{\,\!}_{2}}\)\(\rm{O}\)\(\rm{{\,\!}_{2}}\)与\(\rm{H}\)\(\rm{{\,\!}_{2}}\)\(\rm{O}\)反应后应该有\(\rm{NaOH}\)和\(\rm{O}\)\(\rm{{\,\!}_{2}}\)生成。则向包有\(\rm{Na}\)\(\rm{{\,\!}_{2}}\)\(\rm{O}\)\(\rm{{\,\!}_{2}}\)的棉花上滴两滴水,棉花也应剧烈燃烧;向生成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应该变红色。

              \(\rm{(5)}\)实验与解释:\(\rm{①}\)向小烧杯\(\rm{(}\)底部垫砂\(\rm{)}\)中包有\(\rm{Na}\)\(\rm{{\,\!}_{2}}\)\(\rm{O}\)\(\rm{{\,\!}_{2}}\)的脱脂棉上滴两滴水, 发现有气泡产生,杯底发热,但棉花没有燃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rm{②}\)向烧杯中的溶液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振荡后红色消失,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6)}\)联想与启示:保存\(\rm{Na}\)\(\rm{{\,\!}_{2}}\)\(\rm{O}\)\(\rm{{\,\!}_{2}}\)的注意事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有时会得出错误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验证其是否正确。下列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rm{①}\)钠与水反应生成\(\rm{NaOH}\)和\(\rm{H_{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rm{H_{2}}\)

              \(\rm{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生锈\(\rm{;}\)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rm{③NaCl}\)的焰色反应为黄色\(\rm{;Na_{2}CO_{3}}\)的焰色反应也为黄色

              \(\rm{④}\)密度分别为\(\rm{1.1 g/cm^{3}}\)与\(\rm{1.2 g/cm^{3}}\)的\(\rm{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rm{NaCl}\)溶液的密度介于\(\rm{1.1 g/cm^{3}}\)与\(\rm{1.2 g/cm^{3}}\)之间\(\rm{;Na-K}\)合金的熔点应介于\(\rm{Na}\)和\(\rm{K}\)的熔点之间

              A.\(\rm{①②}\)
              B.\(\rm{①④}\)
              C.\(\rm{①②③④}\)
              D.\(\rm{①②④}\)
            • 4.

              下图是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图 \(\rm{(}\)部分物质与反应条件已略去\(\rm{)}\)。已知:\(\rm{A}\)是淡黄色固体,\(\rm{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rm{D}\)是气体单质,\(\rm{G}\)是红棕色固体,\(\rm{I}\)是一种常见酸,\(\rm{E}\)由两种元素组成,摩尔质量为\(\rm{120g·mol^{-1}}\)。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C}\)的电子式为                     
              \(\rm{(2)E}\)的化学式为                         
              \(\rm{(3)}\)写出反应\(\rm{①}\)的离子方程式:                           

              \(\rm{(4)}\)写出反应\(\rm{②}\)的化学方程式: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 6. 过氧化钠常用做漂白剂、杀菌剂、消毒剂\(\rm{.}\)过氧化钠保存不当容易变质.
              \(\rm{(1)}\)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探究一包过氧化钠样品是否已经变质:
              取少量样品,溶解,加入 ______ 溶液,充分振荡后有白色沉淀,证明\(\rm{Na_{2}O_{2}}\)已经变质.
              \(\rm{(2)}\)该课外活动小组为了粗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他们称取\(\rm{ag}\)样品,并设计用下 图装置来测定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rm{①}\)将仪器连接好以后,必须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______ .
              \(\rm{②}\)写出装置\(\rm{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③}\)实验结束时,在读取实验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时,你认为合理的是 ______  \(\rm{(}\)填选项编号\(\rm{)}\).
              \(\rm{a.}\)直接读取气体体积,不需冷却到室温
              \(\rm{b.}\)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
              \(\rm{c.}\)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
              \(\rm{④}\)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后,折算成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rm{VmL}\),则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
              \(\rm{⑤}\)本实验方案存在的缺陷是 ______ .
            • 7.

              \(\rm{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燥的\(\rm{Cl_{2}}\)在常温下能用钢瓶贮运,所以\(\rm{Cl_{2}}\)不与铁反应
              B.石灰乳与\(\rm{Cl_{2}}\)的反应中,\(\rm{Cl_{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rm{25 ℃}\),\(\rm{NaHCO_{3}}\)在水中的溶解度比\(\rm{Na_{2}CO_{3}}\)的大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由\(\rm{NaHCO_{3}}\)和\(\rm{KHCO_{3}}\)组成的某均匀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rm{(}\)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rm{)}\)


              试计算:
              \(\rm{(1)}\)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rm{(2)}\)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_____ 

              \(\rm{(3)}\)混合物中两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________ 

            • 9. 现有一定量含有\(\rm{Na_{2}O}\)杂质的\(\rm{Na_{2}O_{2}}\)试样,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定\(\rm{Na_{2}O_{2}}\)试样的纯度\(\rm{.(}\)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只有\(\rm{CaCO_{3}}\)固体、\(\rm{6mol/L}\)盐酸、\(\rm{6mol/L}\)硫酸和蒸馏水\(\rm{)}\)

              回答下列问题:
              \(\rm{(1)}\)装置\(\rm{A}\)中液体试剂选用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
              \(\rm{(2)}\)装置\(\rm{B}\)的作用是 ______ \(\rm{.}\)装置\(\rm{C}\)的作用是 ______ \(\rm{.}\)装置\(\rm{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 .
              \(\rm{(3)}\)装置\(\rm{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4)}\)若开始时测得样品的质量为\(\rm{2.0g}\),反应结束后测得气体体积为\(\rm{224mL(}\)标准状况\(\rm{)}\),则\(\rm{Na_{2}O_{2}}\)试样的纯度为 ______ .
            • 10. 过氧化钠几乎与所有的常见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
              \(\rm{2Na_{2}O_{2}+2CO_{2}=2Na_{2}CO_{3}+O_{2}}\)  \(\rm{Na_{2}O_{2}+CO=Na_{2}CO_{3}}\)
              \(\rm{(1)}\)试分别写出\(\rm{Na_{2}O_{2}}\)与\(\rm{SO_{2}}\)、\(\rm{SO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______ .
              \(\rm{(2)}\)通过比较可知,当非金属元素处于 ______ 价态时,其氧化物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