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仪器的使用、记录的数据或实验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用\(\rm{25mL}\)量筒量取\(\rm{22.30mL}\)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 \(\rm{8.75g}\)食盐
              C.将\(\rm{20gNa_{2}CO_{3}}\)溶于\(\rm{80g}\)水中制得\(\rm{20\%}\)的\(\rm{Na_{2}CO_{3}}\)溶液
              D.将标准状况下\(\rm{22.4LHCl}\)气体溶于\(\rm{1L}\)水中可制得\(\rm{1mol/L}\)盐酸
            • 2.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
              B.
              C.
              D. 
            • 3. \(\rm{14}\)、萃取和分液都要使用的仪器是:\(\rm{(}\)   \(\rm{)}\)
              A.漏斗和烧杯                          
              B.分液漏斗和烧杯   
              C.容量瓶和烧杯                     
              D.锥形瓶和烧杯
            • 4.

              下列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的是


              A.
              B.
              C.
              D.
            • 5.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验证同周期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rm{(1)}\)将钠、镁、铝各\(\rm{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rm{(2)}\)向\(\rm{Na_{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rm{Cl}\)的非金属性比\(\rm{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rm{(3)}\)仪器\(\rm{B}\)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rm{D}\)的作用为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l > I}\),则\(\rm{A}\)中加浓盐酸,\(\rm{B}\)中加\(\rm{KMnO_{4}(KMnO_{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rm{)}\),\(\rm{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rm{(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 > Si}\),则在\(\rm{A}\)中加盐酸、\(\rm{B}\)中加\(\rm{CaCO_{3}}\)、\(\rm{C}\)中加\(\rm{Na_{2}SiO_{3}}\)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rm{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 6.

              下列仪器中,构成材质与其它三种明显不同的是(    )

              A.
              B.
              C.
              D.
            • 7.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rm{.(1)}\)将钠、钾、镁、铝各\(\rm{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rm{(2)}\)向\(\rm{Na_{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rm{Cl}\)的非金属性比\(\rm{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rm{(3)}\)仪器\(\rm{B}\)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rm{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

              \(\rm{(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l > I}\),则\(\rm{A}\)中加浓盐酸,\(\rm{B}\)中加\(\rm{KMnO_{4}(KMnO_{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rm{)}\),\(\rm{C}\)中加淀粉\(\rm{-}\)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

              \(\rm{(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 > Si}\),则在\(\rm{A}\)中加盐酸、\(\rm{B}\)中加\(\rm{CaCO_{3}}\)、\(\rm{C}\)中加\(\rm{Na_{2}SiO_{3}}\)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rm{C}\)中干扰试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 8.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烧杯放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B.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将滴管下端紧靠试管内壁
              C.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可检验氨气是否已充满试管
              D.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将试纸浸入溶液中
            • 9. 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和__________,冷凝水从________口进入\(\rm{(}\)填“\(\rm{a}\)”或“\(\rm{b}\)”\(\rm{)}\)。

              \(\rm{(2)}\)实验开始时,关闭\(\rm{K_{2}}\)、开启\(\rm{K_{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

              \(\rm{III}\)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rm{I}\)中的水倒吸入装置\(\rm{II}\)中以除去装置\(\rm{II}\)中残余的\(\rm{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rm{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rm{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

              \(\rm{③}\)分液后再__________操作\(\rm{(}\)填操作名称\(\rm{)}\)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

            • 10.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rm{.}\)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rm{CH_{3}CH_{2}CH_{2}CH_{2}OH \xrightarrow[{H}_{2}S{O}_{4}\triangle ]{N{a}_{2}C{r}_{2}{O}_{7}} CH_{3}CH_{2}CH_{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

               

              沸点\(\rm{/℃}\)

              密度\(\rm{(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rm{117.2}\)

              \(\rm{0.8109}\)

              微溶

              正丁醛

              \(\rm{75.5}\)

              \(\rm{0.810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rm{①}\)将\(\rm{6.0gNa_{2}Cr_{2}O_{7}}\)放入\(\rm{100mL}\)烧杯中,加\(\rm{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rm{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rm{B}\)中.

              \(\rm{②}\)在\(\rm{A}\)中加入\(\rm{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rm{.}\)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rm{B}\)中溶液\(\rm{.}\)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rm{90~95℃}\),在\(\rm{E}\)中收集\(\rm{90℃}\)以下的馏分.

              \(\rm{③}\)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rm{75~77℃}\)馏分,产量\(\rm{2.0g}\).

              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能否将\(\rm{Na_{2}Cr_{2}O_{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rm{(2)}\)上述装置图中, \(\rm{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rm{(3)}\)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___层\(\rm{(}\)填“上”或“下”\(\rm{)}\)
              \(\rm{(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____ \(\rm{\%}\)。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