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酸和乙酸乙酯
              B.用品红溶液鉴别\(\rm{SO_{2}}\)和\(\rm{CO_{2}}\)两种气体
              C.用\(\rm{Ca(OH)_{2}}\)溶液鉴别\(\rm{Na_{2}CO_{3}}\)溶液和\(\rm{NaHCO_{3}}\)溶液
              D.用盛有\(\rm{NaOH}\)溶液的洗气瓶除去\(\rm{CO_{2}}\)中混有的\(\rm{HCl}\)气体
            • 2.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rm{(}\)部分物质与条件已略去\(\rm{)}\)。\(\rm{A}\)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单质。\(\rm{C}\)为中学化学常见的暗紫色固体,其水溶液为紫红色。\(\rm{B}\)、\(\rm{D}\)为常用的强酸溶液,\(\rm{E}\)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检验\(\rm{F}\)气体常用品红溶液,\(\rm{G}\)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溶液,\(\rm{H}\)是黄绿色气体。\(\rm{J}\)、\(\rm{K}\)的焰色为黄色,\(\rm{M}\)是普通玻璃的成分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 E}\)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rm{(2) 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rm{(3)}\)写出反应\(\rm{②}\)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写出反应\(\rm{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rm{NH_{3}}\)的是\(\rm{(}\)  \(\rm{)}\)
              A.气体通入湿润的酚酞试液中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蘸有浓\(\rm{H_{2}SO_{4}}\)的玻璃棒靠近气体
              D.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气体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rm{(1)}\)提出假设 
              \(\rm{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rm{CO_{2}}\).
              \(\rm{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rm{CO}\).
              \(\rm{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______ .
              \(\rm{(2)}\)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rm{(3)}\)查阅资料
              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rm{.}\)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铵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rm{(NaNO_{2})}\)饱和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rm{.}\)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4)}\)实验步骤
              \(\rm{①}\)按如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rm{3.20g}\)氧化铁、\(\rm{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rm{10.38g}\)的硬质玻璃管中;
              \(\rm{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rm{③}\)停止通入\(\rm{N_{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rm{(}\)足量\(\rm{)}\)变浑浊;
              \(\rm{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rm{.}\)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rm{53.02g}\);
              \(\rm{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rm{1g.}\)步骤\(\rm{②}\)、\(\rm{④}\)中都分别通入\(\rm{N_{2}}\),其作用分别为 ______ .
              \(\rm{(5)}\)数据处理
              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6)}\)实验优化
              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rm{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rm{Ba(OH)_{2}}\)溶液,其理由是 ______ .
              \(\rm{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请你再提出一个优化方案: ______ .
            • 5.

              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rm{(1)}\)研究盐酸被\(\rm{MnO_{2}}\)氧化。

              实验

              操作

              现象

              \(\rm{I}\)

              常温下将\(\rm{MnO_{2}}\)和\(\rm{12mol·L^{-1}}\)浓盐酸混合

              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rm{II}\)

              \(\rm{I}\) 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

              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rm{III}\)

              加热\(\rm{MnO_{2}}\)和\(\rm{4mol·L^{-1}}\)稀盐酸混合物

              无明显现象

              \(\rm{①}\)  已知\(\rm{MnO_{2}}\)呈弱碱性。\(\rm{I}\)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rm{MnO_{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②}\)  \(\rm{II}\)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rm{③}\)  \(\rm{III}\)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rm{c(H^{+})}\)或\(\rm{c(Cl^{-})}\)较低,设计实验\(\rm{IV}\)进行探究:

              将实验\(\rm{III}\)、\(\rm{IV}\)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rm{I}\)、\(\rm{II}\)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rm{④}\)  用下图装置\(\rm{(a}\)、\(\rm{b}\)均为石墨电极\(\rm{)}\)进行实验\(\rm{V}\):

                \(\rm{ⅰ.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

                \(\rm{ⅱ.}\)向右管中滴加浓\(\rm{H_{2}SO_{4}}\)至\(\rm{c(H^{+})\geqslant 7mol·L^{-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

                \(\rm{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rm{H_{2}SO_{4}}\)至\(\rm{c(H^{+})\geqslant 7mol·L^{-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

              将\(\rm{ⅰ}\)和\(\rm{ⅱ}\)、\(\rm{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rm{(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rm{①}\) 烧瓶中放入浓\(\rm{H_{2}SO_{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rm{KI}\)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rm{(}\)填“能”或“不能”\(\rm{)}\)氧化盐酸。

              \(\rm{②}\) 向试管中加入\(\rm{3mL}\)浓盐酸,再加入\(\rm{1mL}\)浓\(\rm{HNO_{3}}\),试管内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rm{NO_{2}}\)。通过实验\(\rm{I}\)、\(\rm{II}\)、\(\rm{III}\)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rm{Cl}\)\(\rm{2}\),\(\rm{III}\)的操作是__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rm{I}\)

              将湿润的淀粉\(\rm{KI}\)试纸伸入棕黄色气体中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rm{II}\)

              将湿润的淀粉\(\rm{KI}\)试纸伸入纯净\(\rm{Cl_{2}}\)中

              试纸先变蓝,后褪色

              \(\rm{III}\)

              \(\rm{……}\)

              \(\rm{……}\)

              \(\rm{(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 6.

              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滴加\(\rm{NaOH}\)溶液并加热,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以检验\(\rm{NH\rlap{_{4}}{^{+}}}\)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rm{SO\rlap{_{4}}{^{2-}}}\)

              C.某待测液焰色反应呈黄色,则待测液中一定不含有\(\rm{K^{+}}\)

              D.某溶液中加入\(\rm{KSCN}\)后,溶液无变化,再加入\(\rm{H_{2}O_{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rm{Fe^{2+}}\)
            • 7. 实验室有一气体样品,可能含有NO2、NH3、O2和CO2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将集有气体样品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试管中液面上升,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含NH3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未复燃,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不含O2
              C.将一定体积气体样品缓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有白色沉淀,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不含CO2
              D.将一定体积气体样品缓缓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向所得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未见沉淀生成,则原气体样品中V(NH3):V(O2)=4:1
            • 8. 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NO2中的两种或多种.现将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品红溶液退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下列对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肯定有SO2和NO
              B.肯定有Cl2、O2和NO2
              C.可能有Cl2和O2
              D.肯定只有NO
            • 9. 实验室有一气体样品,可能含有\(\rm{NO_{2}}\)、\(\rm{NH_{3}}\)、\(\rm{O_{2}}\)和\(\rm{CO_{2}}\)中的一种或多种\(\rm{.}\)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rm{(}\)  \(\rm{)}\)
              A.将集有气体样品的试管倒扣于水槽中,试管中液面上升,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含\(\rm{NH_{3}}\)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满气体样品的集气瓶中,木条未复燃,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不含\(\rm{O_{2}}\)
              C.将一定体积气体样品缓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未见有白色沉淀,则原气体样品中一定不含\(\rm{CO_{2}}\)
              D.将一定体积气体样品缓缓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种盐,向所得盐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未见沉淀生成,则原气体样品中\(\rm{V(NH_{3})}\):\(\rm{V(O_{2})=4}\):\(\rm{1}\)
            • 10. 膦\(\rm{(PH_{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沸点\(\rm{-89.7℃}\),易自燃,与空气混合易爆炸,微溶于水\(\rm{.}\)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装置来制取磷化氢并验证其性质.

              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向盛有\(\rm{PH_{4}I}\)的圆底烧瓶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rm{34.5℃}\),微溶于水,不与\(\rm{Fe_{2}(SO_{4})_{3}}\)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浓\(\rm{NaOH}\)溶液继续加热\(\rm{.}\)在装置\(\rm{C}\)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rm{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rm{B}\)装置的试管中有白色蜡状固体\(\rm{(P_{4})}\)生成;\(\rm{D}\)装置的试管中\(\rm{Fe_{2}(SO_{4})_{3}}\)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rm{.}\)请回答:
              \(\rm{(1)}\)按气流方向连接装置,从左到右的顺序为:\(\rm{a→}\)______\(\rm{→}\)______\(\rm{→}\)______\(\rm{→}\)______\(\rm{→f}\)
              \(\rm{(2)}\)用\(\rm{PH_{4}I}\)和烧碱反应制取\(\rm{PH_{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rm{(3)}\)实验开始时,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数分钟,其目的是______
              \(\rm{(4)}\)装置\(\rm{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装置\(\rm{D}\)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rm{(5)}\)装置\(\rm{B}\)、\(\rm{D}\)中的现象说明\(\rm{PH_{3}}\)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rm{(}\)填字母序号\(\rm{)}\).
              A.碱性\(\rm{B.}\)不稳定性\(\rm{C.}\)还原性\(\rm{D.}\)酸性
              \(\rm{(6)}\)实验时处理尾气的方法是______.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