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rm{(}\) \(\rm{)}\)

              \(\rm{①}\)

              \(\rm{②}\)

              \(\rm{③}\)

              A.由\(\rm{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rm{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rm{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rm{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rm{CO_{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 2.

              已知\(\rm{Na_{2}SO_{3}}\)固体与硫酸可发生反应:\(\rm{Na_{2}SO_{3\;}+ H_{2}SO_{4}=Na_{2}SO_{4}+H_{2}O+SO_{2}↑}\),下图是实验室制取\(\rm{SO_{2\;}}\)并验证\(\rm{SO_{2}}\)的某些性质的装置图。正确的是

              A.\(\rm{①}\)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试液褪色此实验证明\(\rm{SO_{2}}\)具有漂白性
              B.\(\rm{③}\)中溶液变浑浊是因为\(\rm{SO_{2}}\)和\(\rm{H_{2}S}\)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质量比为\(\rm{1∶1}\)
              C.\(\rm{④}\)和\(\rm{②}\)中溶液均褪色,但褪色的原理不同
              D.实验室中可以用澄清石灰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
            • 3.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rm{①NH_{3}}\),\(\rm{②NO_{2}}\),进行喷泉实验\(\rm{.}\)经充分反应后,理论上两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rm{(}\)    \(\rm{)}\)

              A.\(\rm{① > ②}\)
              B.\(\rm{① < ②}\)
              C.\(\rm{①=②}\)
              D.不能确定
            • 4. 二氧化氮\(\rm{(NO_{2})}\)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rm{N0_{2}}\)与\(\rm{Na_{2}0_{2}}\)均具有较强的氧 化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者能否发生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备\(\rm{NO2}\)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rm{a.}\)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硝酸反应制取二氧化氮
              \(\rm{b.}\)二氧化氮常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rm{c.}\)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尾气可用水吸收.
              \(\rm{d.}\)用注射器收集的二氧化氮,压缩后颜色变浅
              \(\rm{e.}\)实验后容器中残留液需用碱液处理
              【提出假设】
              假设一:\(\rm{N0_{2}}\)与\(\rm{Na_{2}0_{2}}\)二者不反应;
              假设二:\(\rm{N0_{2}}\)能被\(\rm{Na_{2}0_{2}}\)氧化;
              假设三: ______
              【查阅文献】
              \(\rm{N0_{2}}\)在反应中能生成\(\rm{HN0_{3}}\)和\(\rm{HN0_{2}}\); \(\rm{HN0_{2}}\)旣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能被强氧化剂 如\(\rm{KMnO_{4}}\)氧化.
              【设计实验】
              \(\rm{(1)}\)实验时,将\(\rm{N0_{2}}\)气体通入盛有\(\rm{Na_{2}0_{2}}\)的玻璃管中,淡黄色粉末完全变成白色,说明 假设 ______ 不成立.
              \(\rm{(2)}\)若假设二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rm{(3)}\)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成立,该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定性实验研究,请完成表格内容.
              实验步骤 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适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rm{…}\) ______
              【定量分析】
              若实验前该小组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过氧化钠的质量为\(\rm{3.9g}\),充分反应后白色固体质 量为\(\rm{8.4g}\),该小组同学得出假设\(\rm{2}\)不成立的结论\(\rm{.}\)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并简述理 由: ______ .
            • 5.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rm{NH}\)\(\rm{{\,\!}_{3}}\)和\(\rm{NO}\)\(\rm{{\,\!}_{2}}\), 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rm{① > ②}\)          
              B.\(\rm{① < ②}\)     
              C.\(\rm{①=②}\)         
              D.不能确定
            • 6.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rm{①}\)

              \(\rm{②}\)

              \(\rm{③}\)

              A.由\(\rm{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浓硝酸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低温阴暗处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rm{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rm{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rm{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rm{CO_{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 7.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氮的化合物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rm{A}\)为气体发生装置。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将\(\rm{C}\)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rm{A}\)处产生的无色气体通过后面装置。片刻后可观察到\(\rm{F}\)中铜片慢慢溶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A}\)制备气体\(\rm{(A}\)中所用试剂,从下列固体物质中选取:\(\rm{①NH_{4}HCO_{3}}\)、\(\rm{②NH_{4}Cl}\)、\(\rm{③Ca(OH)_{2})}\)相对应的装置可以是\(\rm{\_}\)_________\(\rm{(}\)填字母\(\rm{)}\)。


              \(\rm{(2)}\)写出题干装置\(\rm{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rm{C}\)处加热片刻后撤去酒精灯,铂丝仍保持红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铜片完全溶解后,发现\(\rm{F}\)装置中溶液呈绿色,加水稀释后呈蓝色,有同学得出两种结论:\(\rm{①}\)浓\(\rm{Cu(NO_{3})_{2}}\)溶液呈绿色,稀\(\rm{Cu(NO_{3})_{2}}\)溶液呈蓝色;\(\rm{②Cu(NO_{3})_{2}}\)溶液呈蓝色,呈绿色是由于溶液溶解过量的\(\rm{NO_{2}}\)。试设计实验验证哪一种结论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_}\)。

              \(\rm{(4)}\)该兴趣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利用装置

                                  

              Ⅰ、Ⅱ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甲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可以收集\(\rm{H_{2}}\)、\(\rm{NH_{3}}\)等气体,但不能收集\(\rm{O_{2}}\)和\(\rm{NO}\),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乙同学认为:利用装置Ⅱ作简易改进\(\rm{(}\)不改变仪器装置\(\rm{)}\),可收集\(\rm{NO}\)、\(\rm{O_{2}}\),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rm{①NH_{3}}\)、\(\rm{②NO_{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rm{① > ②}\)                                    
              B.\(\rm{① < ②}\)
              C.\(\rm{①=②}\)                                  
              D.不能确定
            • 9.

              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请完成下列填空:

              \(\rm{(1)}\)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rm{①}\)装置甲中盛放浓硝酸的仪器\(\rm{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丙中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实验过程中装置乙、丙中出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NO}\)在医疗上有重要的应用,曾被科学家作为研究的重要物质。现有容积为\(\rm{aL}\)的试管盛满\(\rm{NO}\)后倒扣于水槽中,再向试管中通入一定体积\(\rm{O_{2}}\)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为试管容积的一半,则通入的\(\rm{O_{2}}\)的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为____________。

              A.\(\rm{0.75aL}\)    \(\rm{B.0.375aL}\)    \(\rm{C.0.625aL}\)    \(\rm{D.1.25aL}\)

              \(\rm{(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rm{12.8g}\)的铜片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rm{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阶段生成的气体为_______,若整个反应过程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rm{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rm{HNO}\)\(\rm{{\,\!}_{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rm{ mol.}\),参加反应的\(\rm{HNO}\)\(\rm{{\,\!}_{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rm{ mol.}\)。

              \(\rm{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rm{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rm{①}\)

              \(\rm{②}\)

              \(\rm{③}\)

              A.由\(\rm{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rm{②}\)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rm{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rm{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rm{CO_{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