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Fe3+和I-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如下:2I-+2Fe3+⇌2Fe2++I2(水溶液)
              (1)在一定温度下,测得2min内生成I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2mol/L,则用Fe3+表示该反应在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为    
              (2)假设c(I-)由0.1mol/L降到0.07mol/L需15s,那么c(I-)由0.07mol/L降到0.05mol/L,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10s(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上述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I-、Fe3+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为:ν=k{c(I-)}m{c(Fe3+)}n(k为常数)
              C(I-)/(mol•L-1C(Fe3+)/(mol•L-1ν/(mol•(L•s)-1
              0.200.800.032k
              0.600.400.144k
              0.800.200.128k
              通过上表所给的数据计算,得知:ν=k{c(I-)}m{c(Fe3+)}n中,m、n的值为    (选填A、B、C、D)
              A.m=1,n=1        B.m=1,n=2        C.m=2,n=1         D.m=2,n=2
              (4)I-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e3+物质的量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2. (2016春•成都校级期中)氮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单质用途之一是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回答下列问题:
              (1)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N2的结构式为    
              (2)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反应开始时,各物质的量分别为:
              n(N2)=2mol,n(H2)=4mol,2min后n(H2)=1mol.
              v表示反应速率,下列正确的是    
              A.2min末时n(NH3)=2.0mol             
              B. v(N2)=0.25mol•L-1•min-1
              C.v(NH3)=1.0mol•L-1•min-1
              D.2min末时N2的浓度为0.5mol•L-1
              (3)在350℃、30MPa下合成氨气时,n(NH3)和n(H2)(n表示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加入适当催化剂可以使该反应加快
              (4)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和分子,如N3-、NH2-、N2H4、N2H5+、N2H62+等,已知N2H5+、N2H62+是中性分子N2H4结合质子生成的,有与NH4+相似的性质.
              ①写出N2H5+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两者反应生成两种不污染环境的物质.写出N2H4电子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写出与N3-电子数相等的一种分子的分子式    
            • 3. (2016春•大庆校级期中)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H2O(g)⇌CO2(g)+3H2(g)△H>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3mol H2O(g),20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①v(CH3OH)=v(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图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关闭K,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1mol CH3OH(g)和2mol H2O(g),向B容器中充入1.2mol CH3OH(g)和2.4mol H2O(g),两容器分别发生上述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 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5a L,容器B中CH3OH的转化率为    ;A、B两容器中H2O(g)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大小关系为:B    A(填“>”“<”或“=”).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    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忽略不计,且不考虑温度的影响).
            • 4. 随着世界粮食需求量的增长,农业对化学肥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其中氮肥是需求量最大的一种化肥.而氨的合成为氮肥的生产工业奠定了基础,其原理为:N2+3H2⇌2NH3
              (1)在N2+3H2⇌2NH3的反应中,一段时间后,NH3的浓度增加了0.9mol•L-1.用N2表示其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则所经过的时间为    
              (2)下列4个数据是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v(H2)=0.1mol•L-1•min-1  B.v(N2)=0.1mol•L-1•min-1
              C.v(NH3)=0.15mol•L-1•min-1 D.v(N2)=0.002mol•L-1•s-1
              (3)在一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0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填编号)
              ①反应速率v(N2):v(H2):v(NH3)=1:3: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⑥2V(N2正)=V(NH3逆)
              ⑦单位时间内3mol H-H键断裂的同时2mol N-H键也断裂
              ⑧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 5.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表.此电池 的负极是    ,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一切化学反应除了有质量的变化外,还伴随着    的变化,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即    或者    
              (3)可逆反应2SO2+O2⇌2SO3,如果SO2的起始浓度为2mol•L-1,2min后SO2的浓度为1.8mol•L-1,则用S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用O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6. 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A2)=0.4mol•L-1;c(B2)=0.1mol•L-1;c(C)=1.6mol•L-1
              (1)若反应开始时,反应容器中未加入B,10S后达到平衡,则10S内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2)若A2、B2、C的初始浓度分别用a、b、c表示(mol•L-1),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a的取值范围是    
            • 7. (2016•嘉兴二模)金属钛(Ti)被称为21世纪金属,在航海、航空、记忆和涂料方面应用广泛,TiO2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20世纪科学家尝试用多种方法将金红石(TiO2)还原,发现金红石直接氯化是冶炼钛的关键步骤:
              TiO2(s)+2Cl2(g)═TiCl4(g)+O2(g)△H=+1493kJ•mol-1,△S=+61J•K-1•mol-1
              该反应发生温度高达2170℃,能耗大,对设备和生产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程度.目前科学家采用金红石加碳氯化方法,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为人类快速迈进钛合金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金红石加碳氯化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TiO2(s)+2Cl2(g)+C(s)
              高温
              TiCl4(g)+CO2(g)△H1,△S1=+64J•K-1•mol-1
              反应Ⅱ:TiO2(s)+2Cl2(g)+2C(s)
              高温
              TiCl4(g)+2CO(g)△H2,△S2
              已知:①C(s)+O2(g)═CO2(g)△H=-394.3kJ•mol-1
              ②2C(s)+O2(g)═2CO(g)△H=-222.3kJ•mol-1
              请回答:
              (1)反应Ⅰ的△H1=    kJ•mol-1
              (2)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    (用表达式表示).
              (3)将金红石加碳氯化反应与金红石直接氯化反应比较,从焓变熵变的角度分析金红石加碳氯化能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的原因    
              (4)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发生反应,2N2(g)+6H2O(1)═4NH3(g)+3O2(g)△H=+1530.4kJ•mol-1
              进一步研究相同条件下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组别1234
              T/K303313323353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O2生成量/(10-6mol)3.64.44.51.5
              反应时间/h3333
              容器体积/L2222
              ①请在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标明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303K时,在3h内用氮气表示其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h-1.判断组别4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 8. 在25℃时,向100mL含HCl 14.6g的盐酸中,放入5.6g铁粉,反应进行到2s时收集到氢气1.12L(标准状况),之后反应又进行了4s,铁粉全溶解.若不考虑体积变化,则:
              (1)前2s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2)后4s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前2s与后4s比较,反应速率     较快,其原因可能    
            • 9. (2016春•东阳市校级期中)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  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2)图中△H=    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mol•L-1•min-1,则v(O2)=    mol•L-1•min-1、v(SO3)=    mol•L-1•min-1
              (5)已知1mol硫燃烧放热为296kJ,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g)的△H(要求计算过程).
            • 10. (2016春•德州校级期中)在2L容器中3种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依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反应起始至t分钟,时v(X)正    v(X)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t=3min,Y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