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含氮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一定条件下:2N2(g)+6H2O(g)═4NH3(g)+3O2(g).已知该反应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H-ON-HO=O
              E/(kJ/mol)946463391496
              则该反应的△H=    kJ/mol.
              (2)电厂烟气脱氮的主要反应I:4NH3(g)+6NO(g)⇌5N2(g)+6H2O(g)△H<0,副反应II:2NH3(g)+8NO(g)⇌5N2O(g)+3H2O(g)△H>0.
              ①反应I的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对于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I,在一定条件下n(NH3)和n(N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用NH3表示从开始到t1时刻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用a、b、t表示)mol/(L•min),图中表示已达平衡的点为    
              ③电厂烟气脱氮的平衡体系的混合气体中N2和N2O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在温度420~550K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2O含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造成这种变化规律的原因是    
              (3)电化学降解法可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3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 2. (2016春•成都校级月考)已知下列反应(反应所需的其他条件和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已略去):
              A+B 
               电解 
              .
               
              M+D+E;  E+M═A+F+B
              (1)若A是一种钠盐,该反应是化学工业上制取单质E和化合物M的重要方法.该化学
              上工业称为    (选填:硫酸工业  氯碱工业  塑料工业),化学工业上电解A、B混合物时要使用下列试剂(NaOH、Na2CO3、HCl、BaCl2)除去Ca2+、Mg2+、Fe3+、SO42-等干扰离子,试剂的添加顺序依次为(用最简洁的语言如:过量、适量描述用量要求):
                  .在25℃,pH=x的盐酸aL与pH=y的M溶液bL恰好中和(x≤6、y≥8).x+y>14,则
              a
              b
              =    ;(用x、y表示)且a    b(“>”“<”“=”)
              (2)若A是一种含氧酸盐,可用于实验室中检验乙醇中水的存在.该反应中电极上会析出红色固体.则其电解反应方程式是:    
               (3)现有有一种新型的高能电池--钠硫电池(熔融的钠、硫为两极,以Na+导电的β-Al2O3陶瓷作固体电解质),反应式为:2Na+xS 
              放电
              充电
              Na2Sx,
              用该电池作电源电解(如图)含有 0.2mol上述(1)题中A盐溶液500ml时,若此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消耗23g Na.则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为    ;电解后溶液加水稀释至2L,溶液的pH为    
            • 3. 铅分布广泛,容易提取,易于加工,为人类使用的第一种金属.
              (1)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2)炼铅和用铅都会使水体因重金属铅的含量大而造成严重污染.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铅的浓度分数x与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向含Pb2+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变浑浊,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变澄清;pH≥13时,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科研小组发现一种新型试剂DH(s)去除Pb2+的效果最好,可除去水中的痕量铅和其他杂质离子.若DH(s)在脱铅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DH(s)+Pb2+⇌D2Pb(s)+2H+,则脱铅时最合适的pH约为    . 
              (3)PbO2可由PbO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PbO2也可以通过石墨电极电解Pb(NO32和Cu(NO32的溶液制取.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不加入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5)Pb0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图2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a点为样品失重4.0%(即
              样品起始质量-a点固体质量
              .
              样品起始质量
              ×100%)的残留固体,若a点固体组成可表示为mPbO2•nPbO,则m:n=    (近似最简整数比).
            • 4. 乙醛酸(OHC-COOH)是合成名贵香料的原料之一.
              I.由乙二醛催化氧化制乙醛酸的反应如下:
              2OHC-CHO(g)+O2(g)⇌2OHC-COOH(g)△H
              (1)已知反应中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表:
              化学键O=OC-OO-HC-H
              键能(kJ•mol-1498351465413
              计算上述反应的△H=    kJ•mol-1
              (2)一定条件下,按照
              n(O2)
              n(OHC-CHO)
              =
              1
              2
              投料比进行上述反应,乙二醛的平衡转化率(a)和催化剂催化效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在A点放出的热量    (填“>”、“=”或“<”)B点放出的热量.
              ②某同学据图推知,生成乙醛酸的速率:v(A)>v(B),你认为此结论是否正确,简述理由.    
              ③图中A点时,乙醛酸的体积分数为    
              ④为提高乙二醛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投料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列举一条).
              Ⅱ.利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乙二酸和稀硫酸溶液也可以制备乙醛酸,原理如图2所示.
              (1)图中的离子交换膜为    (填“阳”或“阴”)膜.
              (2)稀硫酸的作用为    
              (3)生成乙醛酸的电极反应式为    
            • 5. 用如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 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某电极上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毒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解装置电极材料均为铁
              B.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OH-=N2↑+2CO32-+5Cl-+H2O
              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ClO-+H2O
              D.该装置排放出的气体主要为N2和CO2
            • 6. 某小组同学用如下装置电解食盐水,并对电解产物进行探究.
              实验装置电解质溶液实验现象
              5mol/L NaCl溶液a极附近b极附近
              开始时,产生白色浑浊并逐渐增加,当沉入U形管底部时部分沉淀变为橙黄色;随后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也变为橙黄色产生无色气泡
              资料显示:
              ①氯化亚铜(CuCl)为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②氢氧化亚铜(CuOH)为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易脱水分解为红色的Cu2O;
              ③Cu+水溶液中不稳定,酸性条件下易歧化为Cu2+和Cu;
              ④氢氧化铜可以溶于浓NaOH得到蓝色溶液.
              (1)经检验,b极产生的气体是H2,b极附近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铜丝a应与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相连.
              (2)同学们分析a极附近生成的白色浑浊是CuCl,则该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①橙黄色沉淀中含有Cu2O,则CuCl转化为Cu2O的原因是    (用方程式表示);
              ②结合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规律,解释“a极附近沉淀自下而上”变为橙黄色原因是    
              (4)同学们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沉淀中含有
              +1
              Cu
              :将橙黄色沉淀滤出洗涤后,滴加0.2mol/L H2SO4至过量,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5)同学们根据上述实验提出猜想:电解时,Cu做阳极先被氧化为
              +1
              Cu
              .为此,他们用Cu电极电解5mol/L NaOH溶液,实验时观察到阳极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附近溶液变蓝,未见预期的黄色沉淀.
              根据现象能否得出“该猜想不成立”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 7. (2016春•成都校级月考)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CN-、Cl-废水中的CN-时,控制溶液pH为9~10,阳极产生的ClO-将CN-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OH--2e -=ClO-+H2 O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N-+12OH--10e-=N2↑+2CO 32-+6H2O
              C.电解时使用锂钒氧化物二次电池(V2O5+xLi
              放电
              充电
              LixV2O5)做电源,电池充电时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V2O5_xe-=V2O5+xLi+
              D.除去CN-的反应:2CN-+5ClO-+2H+=N2↑+2CO2↑+5Cl-+H2O
            • 8. 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其相关反应的主要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反应①:NH3(aq)+HClO(aq)═NH2Cl(aq)+H2O(I)△H1=akJ•mol-1
              反应②:NH2Cl(aq)+HClO(aq)═NHCl2(aq)+H2O(I)△H2=bkJ•mol-1
              反应③:2NHCl2(aq)+H2O(I)═N2(g)+HClO(aq)+3HCl(aq)△H3=ckJ•mol-1
              (1)2NH3(aq)+HClO(aq)═N2(g)+3H2O(I)+3HCl(aq)的△H=    
              (2)已知在水溶液中NH2Cl较稳定,NHCl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在其他条件一般的情况下,改变
              n(NaClO)
              n(NH3)
              (即NaClO溶液的投入液),溶液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影响如图1所示.a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A.反应①B.反应①②C.反应①②③
              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
              n(NaClO)
              n(NH3)
              值约为    

              (3)溶液pH对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有较大的影响(如图2所示).在pH较低时溶液中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氨氮去除效率较低,其原因是    

              (4)用电化学法也可以去除废水中氨氮.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铵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发现氨氮去除效率极低,但在溶液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氯化钠后,去除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反应装置如图3所示,b为电极    极,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5)氯化磷酸三钠(Na2PO4•0.25NaClO•12H2O)可用于减小水的硬度,相关原理可用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
              3CaSO4(s)+2PO43-(aq)⇌Ca3(PO42(s)+3SO42-(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Ksp[Ca3(PO42]=2.0×10-29,Ksp(CaSO4)=9.1×10-6].
            • 9. (2016•淮南二模)煤炭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1)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已知:
              4NO2(g)+O2(g)⇌2N2O5(g)△H=-56.70kJ•mol-1
              3O2(g)⇌2O3(g)△H=+28.80kJ•mol-1
              则脱硝反应2NO2(g)+O3(g)⇌N2O5(g)+O2(g)的△H=    kJ•mol-1
              (2)若脱硝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
              b.增大O3量可以提高NO2转化率
              c.降低温度,既能提高NO2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
              d.如图所示,t1时使用了催化剂
              (3)某实验小组模拟合成甲醇的过程,将6molCO2和8molH2充入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0(g)△H=-49.0kJ•mol-1.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3 8 11
               n(H2)mol 8 6 3 2 2
              该反应在0~8min内生成CH3OH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mol•L-1•min-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其他条件不变,将12molCO2和16molH2充入密闭容器中反应,则H2是转化率会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可知.化学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为k=Ae(-Ea/Rr)(其中Ea为活化能,R为常量,A为大于零的常数),在相同温度下,活化能Ea越大,化学反应速率常数k    (填“越大”或“越小”)
              (5)某研究小组用熔断Li2CO3作电解质,电解还原CO2制石墨,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    
            • 10. 氢能是发展中的新能源,它的利用包括氢的制备、储存和应用三个环节.回答下列问题:

              (1)与汽油相比,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是    (至少答出两点).
              但是氢气直接燃烧的能量转换率远低于燃料电池,写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2)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
              H2(g)+A(l)═B(l)△H1
              O2(g)+B(l)═A(l)+H2O2(l)△H2 
              其中A、B为有机物,两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H2(g)+O2(g)═H2O2(l)的△H=    0(填“>”或“=”)
              (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某储氢反应:MHx(s)+yH2(g)⇌MHx+2y(s)△H<0达到化学平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b.吸收ymol H2只需1mol MHx
              c.若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若向容器内通入少量氢气,则v(放氢)>v(吸氢)
              (4)利用太阳能直接分解水制氢,是最具吸引力的制氢途径,其能量转化形式为    
              (5)化工生产的副产氢也是氢气的来源,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获得氢气:Fe+2H2O+2OH-→FeO42-+3H2↑,装置如图所示,装置通电后,铁电极附近生成紫红色FeO42-,镍电极有气泡产生.若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褐色物质.已知: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
              ①电解一段时间后,c(OH-)降低的区域在    (填“阴极室”或“阳极室”).
              ②电解过程中,须将阴极产生的气体及时排出,其原因为    
              ③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2,任选M、N两点中的一点,分析c(Na2FeO4)低于最高值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