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rm{(}\)如下图\(\rm{)}\)以环己醇为原料制备环己烯。


               

              密度\(\rm{(g/cm3)}\)

              熔点\(\rm{(℃)}\)

              沸点\(\rm{(℃)}\)

              溶解性

              环己醇

              \(\rm{0.96}\)

              \(\rm{25}\)

              \(\rm{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rm{0.81}\)

              \(\rm{-103}\)

              \(\rm{83}\)

              难溶于水


              \(\rm{(1)}\)制备粗品将\(\rm{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rm{A}\)中,再加入\(\rm{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rm{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rm{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导管\(\rm{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rm{②}\)试管\(\rm{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rm{(2)}\)制备精品

              \(\rm{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层\(\rm{(}\)填“上”或“下”\(\rm{)}\),分液后用________\(\rm{(}\)填入编号\(\rm{)}\)洗涤。

              \(\rm{a.KMnO_{4}}\)溶液  \(\rm{b.}\)稀\(\rm{H_{2}SO_{4}}\)  \(\rm{c.Na_{2}CO_{3}}\)溶液

              \(\rm{②}\)再将环己烯按下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rm{(}\)  \(\rm{)}\)

              \(\rm{a.}\)蒸馏时从\(\rm{70℃}\)开始收集产品        \(\rm{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rm{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rm{(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

              \(\rm{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rm{b.}\)用金属钠         \(\rm{c.}\)测定沸点

            • 2.

              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利用生物质发酵得到的乙醇制取氢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反应\(\rm{I}\)和反应\(\rm{II}\)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rm{(1)}\)反应\(\rm{I}\)中,\(\rm{1 mol CH_{3}CH_{2}OH(g)}\)参与反应后的热量变化是\(\rm{256 kJ}\)。

              \(\rm{① H_{2}O}\)的电子式是______。

              \(\rm{②}\) 反应\(\rm{I}\)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反应\(\rm{II}\),在进气比\(\rm{[n(CO) : n(H}\)\(\rm{{\,\!}_{2}}\)\(\rm{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rm{CO}\)的平衡转化率见下图\(\rm{(}\)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rm{)}\)。

              \(\rm{①}\) 图中\(\rm{D}\)、\(\rm{E}\)两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分别为\(\rm{T}\)\(\rm{{\,\!}_{D}}\)和\(\rm{T}\)\(\rm{{\,\!}_{E}}\)。判断:\(\rm{T}\)\(\rm{{\,\!}_{D}}\)_________\(\rm{T}\)\(\rm{{\,\!}_{E}}\)\(\rm{(}\)填“\(\rm{ < }\)” “\(\rm{=}\)”或“\(\rm{ > }\)”\(\rm{)}\)。

              \(\rm{②}\) 经分析,\(\rm{A}\)、\(\rm{E}\)和\(\rm{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相同,其原因是\(\rm{A}\)、\(\rm{E}\)和\(\rm{G}\)三点对应________的相同。

              \(\rm{③}\) 当不同的进气比达到相同的\(\rm{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和进气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反应\(\rm{III}\),在经\(\rm{CO_{2}}\)饱和处理的\(\rm{KHCO_{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rm{CO_{2}}\)制备乙醇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rm{①}\)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②}\) 从电解后溶液中分离出乙醇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rm{(4)}\)以黄铜矿\(\rm{(}\)主要成分二硫化亚铁铜\(\rm{CuFeS_{2})}\)为原料,用\(\rm{Fe_{2}(SO_{4})_{3}}\)溶液作浸取剂提取铜,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rm{CuFeS_{2} + 4Fe^{3+}⇌ Cu^{2+} + 5Fe^{2+} + 2S}\)。

              \(\rm{①}\)该反应中,\(\rm{Fe^{3+}}\)体现_____   性。

              \(\rm{②}\)上述总反应的原理如图所示。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 3.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rm{.}\)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rm{CH_{3}CH_{2}CH_{2}CH_{2}OH(}\)正丁醇\(\rm{) \dfrac{N{a}_{2}C{r}_{2}{O}_{7}}{{H}_{2}S{O}_{4}∆} CH_{3}CH_{2}CH_{2}CHO(}\)正丁醛\(\rm{)}\)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图:

              沸点\(\rm{/℃}\)

              密度\(\rm{/(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rm{117.2}\)

              \(\rm{0.810 9}\)

              微溶

              正丁醛

              \(\rm{75.7}\)

              \(\rm{0.801 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rm{6.0g Na_{2}Cr_{2}O_{7}}\)放入\(\rm{100mL}\)烧杯中,加\(\rm{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rm{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rm{B}\)中\(\rm{.}\)在\(\rm{A}\)中加入\(\rm{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rm{.}\)当有蒸气出现时,开始滴加\(\rm{B}\)中溶液\(\rm{.}\)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rm{90~95℃}\),在\(\rm{E}\)中收集\(\rm{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rm{75~77℃}\)馏分,产量\(\rm{2.0g}\).

              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能否将\(\rm{Na_{2}Cr_{2}O_{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并说明理由       

              \(\rm{(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rm{.}\)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rm{(3)}\)上述装置图中,\(\rm{B}\)仪器的名称是       ,\(\rm{D}\)仪器的名称是     

              \(\rm{(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rm{(}\)填正确答案标号\(\rm{)}\).

              \(\rm{a.}\)润湿\(\rm{b.}\)干燥\(\rm{c.}\)检漏\(\rm{d.}\)标定

              \(\rm{(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液时,水在 \(\rm{(}\)填“上”或“下”\(\rm{)}\)层.

              \(\rm{(6)}\)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rm{\%.}\)

            • 4.

               下表所列物质\(\rm{(}\)括号内为少量杂质\(\rm{)}\),在\(\rm{B}\)中选择试剂,在\(\rm{C}\)中选择操作的方法。填表\(\rm{(}\)填入序号\(\rm{)}\):

              \(\rm{B}\):\(\rm{(1)CaO}\); \(\rm{(2)NaOH}\)溶液;\(\rm{(3)}\)溴水; \(\rm{(4)}\)饱和\(\rm{Na_{2}CO_{3}}\);\(\rm{(5)}\)水

              \(\rm{C}\):\(\rm{(1)}\)重结晶;\(\rm{(2)}\)洗气;     \(\rm{(3)}\)蒸馏  \(\rm{(4)}\)分液。

              物质

              加入试剂

              操作方法

              \(\rm{①}\)粗苯甲酸的提纯

               

               

              \(\rm{②}\)乙醇\(\rm{(}\)水\(\rm{)}\)

               

               

              \(\rm{③}\)乙酸 乙酯\(\rm{(}\)乙酸\(\rm{)}\)

              \(\rm{[K]}\)

               

              \(\rm{④}\)乙烷\(\rm{(}\)乙烯\(\rm{)}\)

               

               

              \(\rm{⑤}\)苯\(\rm{(}\)酒精\(\rm{)}\)

               

               

            • 5.

              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rm{(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                                                        

              \(\rm{(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答:                                                          。

            • 6.

              按照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rm{І.}\)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分别充有氧气和臭氧,若两容器的容积比为\(\rm{3:2}\),则氧气和臭氧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

              Ⅱ\(\rm{.}\)某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时需要药品无水乙醇、饱和\(\rm{Na_{2}CO_{3}}\)溶液、浓硫酸和醋酸等,其中无水乙醇和饱和\(\rm{Na_{2}CO_{3}}\)溶液恰好缺失,于是在实验室进行了以下操作:

              \(\rm{(1)}\)甲同学想利用实验室的工业酒精转化为无水乙醇,下列做法最佳的是______\(\rm{(}\)已知工业酒精是含水约\(\rm{4\%}\)的液态乙醇,向其中加入生石灰会发生化学反应:\(\rm{CaO+H_{2}O = Ca(OH)_{2}}\),且生成物不溶于乙醇\(\rm{)}\)

              A.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过滤    

              B.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蒸馏  

              C.加入过量的生石灰后分液

              \(\rm{(2)}\)按照最佳的选择操作时需要的玻璃仪器除酒精灯,还有__________以及锥形瓶。

              \(\rm{(3)}\)该小组同学准备利用实验室的\(\rm{Na_{2}CO_{3}⋅7H_{2}O}\)来配置饱和碳酸钠溶液,,若要配置\(\rm{100mL1.5mol/L}\)的饱和碳酸钠溶液,经过计算所需要的\(\rm{Na_{2}CO_{3}⋅7H_{2}O}\)固体质量为_______。

            • 7. \(\rm{(1)}\)指出图装置中\(\rm{A}\)、\(\rm{B}\)的名称
              \(\rm{A}\) ______  \(\rm{B}\) ______
              \(\rm{(2)}\)分液操作中用到的主要仪器是 ______ .
            • 8.

              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根据下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rm{(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rm{①}\)           ,\(\rm{②}\)              

              \(\rm{(2)}\)仪器\(\rm{①~④}\)中,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             \(\rm{(}\)填序号\(\rm{)}\)。

              \(\rm{(3)}\)若利用装置Ⅰ分离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是        ,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         ;\(\rm{②}\)的进水口是      \(\rm{(}\)填“\(\rm{f}\)”或“\(\rm{g}\)”\(\rm{)}\)。

              \(\rm{(4)}\)现需配制\(\rm{250 mL}\)、\(\rm{0.2 mol·L^{-1}NaCl}\)溶液,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rm{①}\)                     ;\(\rm{②}\)                       

            • 9.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rm{1-}\)溴丁烷\(\rm{(}\)加热与夹持仪器已略去\(\rm{)}\)。

              \(\rm{(1)}\)已知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表:

               

               

               

               

              浓硫酸

               

              \(\rm{1-}\)溴丁烷

              \(\rm{112.4}\)

              \(\rm{101.6}\)

              \(\rm{1.28}\)

              \(\rm{0.06}\)

              不溶

              \(\rm{137}\)

              正丁醇

              \(\rm{89.53}\)

              \(\rm{117.3}\)

              \(\rm{0.81}\)

              \(\rm{9.01}\)

              混溶

              \(\rm{74}\)

              \(\rm{1-}\)丁烯

              \(\rm{-185}\)

              \(\rm{-6.3}\)

              \(\rm{0.59}\)

              不溶

              \(\rm{/}\)

              \(\rm{/}\)

              正丁醚

              \(\rm{95.3}\)

              \(\rm{142.0}\)

              \(\rm{0.77}\)

              \(\rm{0 05}\)

              混溶

              \(\rm{/}\)

              \(\rm{(2)}\)发生的主反应为:\(\rm{NaBr+H_{2}SO_{4} \xrightarrow[]{\triangle } HBr+NaHS0_{4}}\)。

              \(\rm{CH_{3}CH_{2}CH_{2}CH_{2}OH+HBr \xrightarrow[]{\triangle } CH_{3}CH_{2}CH_{2}Br+H_{2}O}\)

              \(\rm{(3)}\)实验操作流程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rm{(1)}\)实验中往烧瓶中加\(\rm{1}\):\(\rm{1}\)的硫酸溶液,目的是\(\rm{(}\)填序号\(\rm{)}\)________

              A.加水作反应的催化剂

              B.降低硫酸浓度,以减少溴元素被氧化为\(\rm{Br_{2}}\)

              C.降低硫酸浓度,以防止较多正丁醇转化成烯烃、醚等副反应的发生

              \(\rm{(2)}\)回流装置\(\rm{C}\)中漏斗一半扣在水面下,一半露在水面上的原因是________

              \(\rm{(3)}\)制备装置中,冷凝水由________\(\rm{(}\)填“\(\rm{a}\)”或“\(\rm{b}\)”\(\rm{)}\)口通入。

              \(\rm{(4)}\)蒸馏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沸石,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________。

              \(\rm{(5)}\)在洗涤操作\(\rm{①②③}\)步,需在分液漏斗中完成,以下操作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往粗产品中加入洗涤剂,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如图用力振荡

              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

              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漏斗静置液体分层

              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rm{(6)}\)在洗涤操作\(\rm{①②③}\)步,判断有机层和水层的简便的方法是________。

              \(\rm{(7)}\)制得的\(\rm{l-}\)溴丁烷粗产物经常显红色,上述操作流程中为了除去红色杂质,要加入试剂\(\rm{x}\)溶液再洗涤,下列试剂中最合适作为试剂\(\rm{x}\)的是________。

              A.水

              B.\(\rm{NaOH}\)溶液

              C.\(\rm{KI}\)溶液

              D.饱和\(\rm{NaHSO_{3}}\)溶液

              \(\rm{(8)}\)用蒸馏法进一步提纯\(\rm{1-}\)溴丁烷,实验中要迅速升高温度至________\(\rm{℃}\)收集所得馏分。

              \(\rm{(9)}\)本实验中正溴丁烷的产率为________。

            • 10. 观察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作答:
               
              \(\rm{(1)}\)装置中\(\rm{e}\)的名称为______
              \(\rm{(2)}\)分离下列物质,需要在哪套装置中进行
              Ⅰ\(\rm{.}\)用食盐溶液制备 \(\rm{NaCl}\)晶体,可采用______\(\rm{(}\)填装置序号\(\rm{)}\)装置
              Ⅱ\(\rm{.Fe(OH_{)3}}\)胶体中有少量固体不溶物,可采用______\(\rm{(}\)填装置序号\(\rm{)}\)装置

              Ⅲ\(\rm{.}\)分离碘水中的碘应先选择装置\(\rm{④}\)进行______、_____操作,再用装置______\(\rm{(}\)填装置序号\(\rm{)}\)进行______操作.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