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rm{100 mL}\)溶液可能含有\(\rm{Na^{+}}\)、\(\rm{NH\rlap{_{4}}{^{+}}}\)、\(\rm{Fe^{3+}}\)、\(\rm{CO\rlap{_{3}}{^{2-}}}\)、\(\rm{SO\rlap{_{4}}{^{2-}}}\)、\(\rm{Cl^{-}}\)中的若干种,取该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rm{(}\)所加试剂均过量,气体全部逸出\(\r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rm{)}\)

              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rm{CO\rlap{_{3}}{^{2-}}}\)和\(\rm{SO\rlap{_{4}}{^{2-}}}\),一定不存在\(\rm{Fe^{3+}}\)
              B.是否存在\(\rm{Na^{+}}\)只有通过焰色反应才能确定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rm{Na^{+}}\),可能存在\(\rm{Cl}\)\(\rm{{\,\!}^{-}}\)
              D.若原溶液中不存在\(\rm{Cl^{-}}\),则\(\rm{c(Na}\)\(\rm{{\,\!}^{+}}\)\(\rm{)=0.1 mol·L}\)\(\rm{{\,\!}^{-1}}\)
            • 2. 将足量\(\rm{X}\)气体通入\(\rm{Y}\)溶液中,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一致的组合是
              A.只有\(\rm{①②③}\)    
              B.只有\(\rm{①②④}\)
              C.只有\(\rm{①③④}\)    
              D.\(\rm{①②③④}\)
            • 3.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或者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rm{(}\)   \(\rm{)}\)

              A.定容
              B.比较硫、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
              C.处理尾气
              D.测定黄铜\(\rm{(}\)含\(\rm{Cu}\)、\(\rm{Zn}\)的合金\(\rm{)}\)中\(\rm{Zn}\)的含量
            • 4.
              某化学小组在常温下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铜铝混合物\(\rm{ \xrightarrow[{充分反应}]{{足量溶液}A}}\)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铜铝混合物\(\rm{ \xrightarrow[{充分反应}]{{足量溶液}B}}\)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rm{(}\)  \(\rm{)}\)
              A.溶液\(\rm{A}\)和\(\rm{B}\)均可以是盐酸或\(\rm{NaOH}\)溶液
              B.溶液\(\rm{A}\)和\(\rm{B}\)均可以选用稀硝酸
              C.若溶液\(\rm{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D.实验室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 5. 现有一工业纯碱样品\(\rm{(}\)含少量氯化钠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rm{)}\),用如图装置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rm{w g}\)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和过量的 \(\rm{NaOH}\)反应,然后过滤,将沉淀完全收集后,放在蒸发皿中加热,直至被加热的物质质量不再变化,取出蒸发皿中的物质称量仍为\(\rm{w g}\)。求原混合物中铝粉的质量分数是\(\rm{(}\)    \(\rm{)}\)
              A.\(\rm{30%}\)
              B.\(\rm{50%}\)
              C.\(\rm{70%}\)
              D.\(\rm{90%}\)
            • 7.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rm{Na^{+}}\)、\(\rm{NH_{4}^{+}}\)、\(\rm{Ba^{2+}}\)、\(\rm{Cu^{2+}}\)、\(\rm{SO_{4}^{2-}}\)、\(\rm{SO_{3}^{2-}}\)、\(\rm{Cl^{-}}\)、\(\rm{Br^{-}}\)、\(\rm{CO_{3}^{2-}}\)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rm{①}\)取\(\rm{10 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rm{CCl_{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rm{②}\)分液后,将\(\rm{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rm{BaCl_{2}}\)和\(\rm{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rm{2.33g}\);

              \(\rm{③}\)另取\(\rm{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rm{448mL}\)气体。

              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肯定存在\(\rm{NH_{4}^{+}}\)、\(\rm{Cl^{-}}\)、\(\rm{Br^{-}}\)
              B.是否存在\(\rm{Na^{+}}\)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C.\(\rm{SO_{4}^{2-}}\)、\(\rm{SO_{3}^{2-}}\)至少含有一种           
              D.肯定不存在\(\rm{Ba^{2+}}\)、\(\rm{Cu^{2+}}\)、\(\rm{SO_{3}^{2-}}\)、\(\rm{CO_{3}^{2-}}\)
            • 8.

              某无色溶滚中可能含有\(\rm{Na^{+}}\)、\(\rm{NH_{4}^{+}}\)、\(\rm{Ba^{2+}}\)、\(\rm{Cu^{2+}}\)、\(\rm{SO_{4}^{2-}}\)、\(\rm{SO_{3}^{2-}}\)、\(\rm{Cl^{-}}\)、\(\rm{Br^{-}}\)、\(\rm{CO_{3}^{2-}}\)中的若干种。为检验其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rm{①}\)取\(\rm{10 mL}\)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rm{CCl_{4}}\)溶液分层,下层为橙红色;

              \(\rm{②}\)分液后,将\(\rm{①}\)中上层溶液加入足量\(\rm{BaCl_{2}}\)和\(\rm{H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rm{2.33g}\);

              \(\rm{③}\)另取\(\rm{10mL}\)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rm{448mL}\)气体。下列关于原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肯定存在\(\rm{NH_{4}^{+}}\)、\(\rm{Cl^{-}}\)、\(\rm{Br^{-}}\)
              B.\(\rm{SO_{4}^{2-}}\)、\(\rm{SO_{3}^{2-}}\)至少含有一种
              C.是否存在\(\rm{Na^{+}}\)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确定
              D.肯定不存在\(\rm{Ba^{2+}}\)、\(\rm{Cu^{2+}}\)、\(\rm{SO_{3}^{2-}}\)、\(\rm{CO_{3}^{2-}}\)
            • 9. 某同学为测定\(\rm{Na_{2}CO_{3}}\)固体\(\rm{(}\)含少量\(\rm{NaCl)}\)的纯度,设计如下装置\(\rm{(}\)含试剂\(\rm{)}\)进行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m{(}\)    \(\rm{)}\)

              A.必须在\(\rm{②③}\)间添加吸收\(\rm{HCl}\)的装置
              B.\(\rm{④}\)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气体影响实验的精确度
              C.反应后通入空气的作用是保证\(\rm{②}\)中产生的气体完全转移到\(\rm{③}\)中
              D.根据称取样品和\(\rm{③}\)中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即可求算\(\rm{Na_{2}CO_{3}}\)固体的纯度
            • 10. 图所示的实验与方法正确是\(\rm{(}\)  \(\rm{)}\)
              A.
              检验装置气密性
              B.
              过滤
              C.
              点燃酒精灯
              D.
              称量氯化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