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rm{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rm{(1)}\)实验时,通常加入过量的乙醇,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数滴浓硫酸即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饱和\(\rm{Na_{2}CO_{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rm{(4)}\)若用\(\rm{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由\(\rm{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 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甲装置用\(\rm{Cu}\)和浓硝酸可制取\(\rm{NO}\)           
              B.图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rm{Cl_{2}}\)
              C.图丙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图丁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rm{CO}\)和\(\rm{CO_{2}}\)
            • 3. 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rm{(C_{6}H_{10}O_{5})_{n}}\)可表示淀粉或纤维素

              B.反应\(\rm{②}\)的化学方程式为\(\rm{C_{6}H_{12}O_{6}\underrightarrow{酒化酶}2C_{2}H_{5}OH+2CO_{2}↑}\)

              C.反应\(\rm{③}\)得到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醇和乙酸,可用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

              D.反应\(\rm{③}\)和\(\rm{④}\)都属于取代反应
            • 4.

              下列有机实验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浓的\(\rm{NaOH}\)溶液除去 
              B.用盐析法分离油脂皂化反应的产物

              C.在酒精中加新制生石灰后蒸馏制无水酒精       
              D.乙烯、乙炔和甲烷不是同系物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

              A.图\(\rm{1}\)为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装置
              B.图\(\rm{2}\)中振荡后下层为无色
              C.用图\(\rm{3}\)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D.图\(\rm{4}\)装置可以达到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的目的
            • 6.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如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rm{{.}(}\)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rm{)}\)已知:

               

              密度\(\rm{(g{/}cm^{3})}\)

              熔点\(\rm{({℃})}\)

              沸点\(\rm{({℃})}\)

              溶解度

              乙醇

              \(\rm{0{.}79}\)

              \(\rm{{-}114{.}5}\)

              \(\rm{78{.}4}\)

              与水互溶

              乙酸

              \(\rm{1{.}05}\)

              \(\rm{16{.}6}\)

              \(\rm{118{.}1}\)

              易溶于水、乙醇

              乙酸乙酯

              \(\rm{0{.}90}\)

              \(\rm{{-}83{.}6}\)

              \(\rm{77{.}2}\)

              微溶于水,能溶于乙醇

              在\(\rm{A}\) 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将三种原料依次加入\(\rm{A}\) 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在\(\rm{B}\) 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
              \(\rm{(1)}\)浓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顺序是 ______ ,\(\rm{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rm{(2)}\)长导管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______ ;
              \(\rm{(3)}\) 中盛装的液体是 ______ ,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 ______ 层\(\rm{(}\)填“上”或“下”\(\rm{)}\);
              \(\rm{(4)}\)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 ______\(\rm{{℃}}\)左右。
            • 7. 甲、乙、丙三位同学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醇乙酯.
              \(\rm{(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装置设计\(\rm{]}\)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试液装置:
              \(\rm{(2)}\)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 ______ \(\rm{(}\)填“甲”或“乙”\(\rm{).}\)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rm{[}\)实验步骤\(\rm{]}\)
              A.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rm{①}\)中先加入\(\rm{3mL}\) \(\rm{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rm{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rm{2mL}\)冰醋酸;
              B.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在试管\(\rm{②}\)中加入\(\rm{5mL}\)饱和\(\rm{Na_{2}CO_{3}}\)溶液;
              D.用酒精灯对试管\(\rm{①}\)加热;
              E.当观察到试管\(\rm{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rm{(3)}\)步骤\(\rm{A}\)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rm{②}\)中饱和\(\rm{Na_{2}CO_{3}}\)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饱和\(\rm{Na_{2}CO_{3}}\)溶液不能用\(\rm{NaOH}\)溶液代替,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rm{(}\)用化学方程式说明\(\rm{)}\).
            • 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rm{(}\)  \(\rm{)}\)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一定量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用水稀释到所需浓度
              C.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到浓硫酸中
              D.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要用厚布护手,把湿润过的玻璃管缓慢旋进塞孔中
            • 9. 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rm{(}\)  \(\rm{)}\)
              A.蒸馏
              B.水洗后分液
              C.用过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D.用过量氯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 10. 实验室合成乙酸乙酯粗产品的步骤如下:
              在蒸馏烧瓶内将过量的乙醇和少量浓\(\rm{H_{2}SO_{4}}\)混合,然后经分液漏斗边滴加醋酸,边加热蒸馏,直接收集蒸馏产品可得到含有乙醇、乙醚、醋酸、少量水的乙酸乙酯粗产品\(\rm{.}\)据此回答问题:
              \(\rm{(1)}\)反应中加入的乙醇是过量的,其目的是 ______ .
              \(\rm{(2)}\)若用同位素\(\rm{{\,\!}^{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rm{{\,\!}^{18}O}\)位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
              \(\rm{(3)}\)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______ .
              \(\rm{(4)}\)试管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rm{(5)}\)实验生成的乙酸乙酯,其密度比水 ______ \(\rm{(}\)填“大”、“小”\(\rm{)}\),有 ______  气味.
              \(\rm{(6)}\)若反应前向\(\rm{D}\)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rm{(}\)用离子方程式表示\(\rm{)}\) ______ ;反应结束后\(\rm{D}\)中的现象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