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课堂上,老师演示了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该反应中生成了蓝色的Cu(OH)2沉淀而没有发现铜单质生成.但某同学想,会不会是因为生成的铜较少而被蓝色沉淀所覆盖从而没有被发现呢?于是他想课后到实验室继续研究,希望进一步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1)假如该同学是你,请你写一份实验用品单交给老师,要求老师提供必需的用品.
              ①实验探究的目的:    
              ②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原理:    
              ③实验所需的用品:小刀、玻璃片、滤纸、        ;金属钠、        
              (2)该同学在探究实验中意外地发现生成的蓝色沉淀中混有少量的黑色难溶物,而所使用的药品均没有问题,你认为该黑色难溶物是    (填化学式),生成该黑色难溶物的原因是    
            • 2. (2016春•唐山校级月考)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表:
              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
              沸点20.8℃117.9℃290℃197.2℃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内,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如图所示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需要调整温度计在试管A内的位置,在实验开始时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    ;目的是    ;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    ,目的是    
              (3)烧杯B的作用是    ;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    (在题给物质中确定).
            • 3. 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为9.0mol•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100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10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X的名称为    
              (3)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当戊中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如何改进装置    
              (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4.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B、C所示.

              (1)在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2)实验二中装置D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D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1.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实验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溶液充满集气瓶后,在E装置的水槽里滴加硝酸钡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 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呈淡黄色.某课题组为探究草酸亚铁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探究.
              (1)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棕黄色,并检测到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碱性”).若反应中消耗1.5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KMnO4    mol.
              (2)资料表明: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草酸亚铁晶体可完全分解,生成几种氧化物,残留物为黑色固体.课题组根据课本上所介绍的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对黑色固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是FeO           
              假设二:             
              假设三:    
              (3)为验证上述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定性研究】请你完成如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黑色固体        
              【定量研究】课题组在文献中查阅到,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图象,如有1.0g草酸亚铁晶体在坩埚中敞口充分加热,最终残留黑色固体的质量大于0.4g.某同学由此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 6. (2016•海淀区二模)甲乙两同学分别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进行了探究.
              (1)甲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气密性已检验,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C、D中都出现明显的白色沉淀,经检
              验均为BaSO4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探究SO2在D中所发生的反应,甲进一步实验发现,出现白色沉淀的过程中,D溶液中NO3-浓度几乎不变.甲据此得出结论:D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主要原因是    
              (2)乙用如下实验对含+4价硫元素的物质性质继续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盐酸,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4min后,溶液变浑浊
              2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h后,溶液变浑浊
              3取0.3g 纯净Na2SO3固体,向其中加入10mL 浓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红棕色气体;滴入BaCl2溶液后,溶液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①结合化学用语解释实验1中产生现象的原因:        
              ②由实验1、2、3对比,可以得到推论:    
              ③乙通过查阅资料发现,Na+对实验1和2中出现浑浊的时间无影响,于是进一步探究Cl-和NO3-对其的影响: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    固体混合物,向其中加入10mL 2mol•L-1 HNO3,再滴入4滴BaCl2溶液产生无色气泡;滴入BaCl2溶液后,开始无现象,20min后,溶液变浑浊
              i.实验2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Cl-的存在可以加快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氧化;
              ii.实验1和4对比,乙获得推论:    
              ④通过以上实验,乙同学认为,确定某溶液中含有SO42-的实验方案:取待测液,向其中先滴加    (填字母序号).
              a.2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b.2mol•L-1盐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c.2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d.2mol•L-1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立即出现白色沉淀.
            • 7. (2016•商丘三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家用消毒液,并探究其性质.反应停止后,取洗气瓶中无色溶液5mL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a.测溶液pH,并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pH=3,溶液变红,5min后褪色
               b.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 溶液逐渐变成黄绿色
              (1)写出利用上述装置制备消毒液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盘阅资料: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且酚酞在强碱性溶液中红色会褪去为探究操作a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又补充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取    NaOH溶液,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 溶液变红,30min后褪色
              获得结论:此实验小组制备的消毒液具有    性.
              (3)该小组由操作b获得结论:随着溶液酸性的增强,此消毒液的稳定性下降.
              ①操作b中溶液变成黄绿色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有人认为由操作b获得上述结论并不严谨.需要进一步确认此结论的实验方案是    
              (4)有效氯的含量是检测含氯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重要指标.具体用“单位质量的含氯消    毒液在酸性条件下所能释放出氯气的质量”进行表征.一般家用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在5%以上.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有效氯:取此消毒液5g,加入20mL0.5mol•L-1KI溶液,10mL2mol•L-1的硫酸溶液;加几滴淀粉溶液后.用0.1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20mL.(已知:2S2O32-+I2═S4O62-+2I-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实验现象是    
              ②此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    %.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木炭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探究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设计装置如下(忽略装置中空气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且无气体生成.
              ③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1)组装好仪器后,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2)推测B中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C装置的作用是    
              (3)装置D中除生成NaNO2外,还有另一种固态物质Y,Y的化学式是    .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不产生Y物质,请你提出改进方法:    
              (4)在酸性溶液中,NO2可将MnO4-还原为Mn2+.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E装置中试剂X可以是    
              A.稀硫酸           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稀硝酸             D.水.
            • 9. 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已知:0.4mol/L的Fe(NO33溶液的pH=l.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方法:在B中加入适量水,连接好装置A、B,    ,则气密性好.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在C处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的装置图(标注试剂).
              (4)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    ,说明SO2具有    性.
              (5)猜想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猜想1.    
              猜想2:由于SO2与Fe3+反应;
              猜想3:由于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若猜想2成立,装置B中依次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为验证猜想3成立,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下列试剂是(填序号)    
              a.5mL 2.4mol/L稀硝酸
              b.5mL 0.8mol/L FeCl3溶液
              c.2.5mL 0.4mol/L盐酸和2.5mL 4.8mol/L NaNO3溶液.
            • 10.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SO2,研究某性质并进一步探究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的条件下,SO2和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1)仪器G的名称是    
              (2)B、C、D分别用于检验SO2的漂白性、还原性和氧化性.则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证明SO2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    
              (3)某同学设计装置F来代替装置A.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4)该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来检验SO2与O2反应后混合气体的成分.

              已知:SO3遇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热.产生酸雾;98.3%的H2SO4可以吸收SO3和酸雾.
              供选试剂:蒸馏水、0.5mol•L-1BaCl2溶液、98.3%的H2SO4、2.0mol•L-1 NaOH溶液、KMnO4溶液.
              ①c中应选用的试剂是    ,e中试剂的作用是    ,f中收集的气体是    
              ②某同学提出用饱和NaHSO3溶液代替98.3%的H2SO4,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若可以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可行.简述其理由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