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苯甲酸应用广泛.实验室用甲苯的氧化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3─CH3+6KMnO4→3─COOK+6MnO2+3KOH+3H2O
              ─COOK+HCl→─COOH+KCl
              反应试剂、产物的物理常数:
              名称相对分子质量性状熔点/℃沸点/℃密度/g•cm-3溶解度
              乙醇乙醚
              甲苯92无色液体易燃易挥发-95110.60.8669不溶易溶易溶
              苯甲酸122白色片状或针状晶体122.42481.2659微溶易溶易溶
              主要实验装置和流程如下(加热装置等略去):
              实验方法:
              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置于图1装置中,在90℃时,反应一段时间,然后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1)无色液体A的结构简式为    ,操作Ⅱ为    
              (2)如果水层呈紫色,要先加亚硫酸氢钾,然后再加入浓盐酸酸化,加亚硫酸氢钾的目的是    
              (3)下列关于仪器的组装或者使用正确的是    
              A.图2是抽滤,容器B可以省略
              B.安装电动搅拌器时,搅拌器下端不能与三颈烧瓶底、温度计等接触
              C.图1回流搅拌装置应采用直接加热的方法
              D.图2中仪器A是布氏漏斗
              (4)除去残留在苯甲酸中的甲苯应先加入    ,分液,水层再加入    ,然后抽滤,干燥即可得到苯甲酸.
              (5)证明白色固体B是纯净物    
              (6)证明苯甲酸是弱酸    
            • 2. CuCl晶体呈白色,熔点为430℃,沸点为1490℃,见光分解,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难溶于水,稀盐酸和乙醇,易溶于浓盐酸生成H3CuCl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s)+3HCl(aq)⇌H3CuCl4(aq).
              (1)实验室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取CuCl,反应原理为:
              2Cu2++SO2+8Cl+2H2O
                △  
              .
               
              2CuCl43-+SO42-+4H+
              CuCl43-(aq)⇌CuCl(s)+3Cl(aq)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装置B中反应结束后,取出混合物进行以下操作,得到CuCl晶体.
              操作ii的目的是    ;操作iv中宜选用的试剂是    
              ③实验室保存新制CuCl晶体的方法是    
              ④欲提纯某含有CuCl晶体,请简述实验方案    
              (2)某同学利用如图2装置,测定高炉煤气中CO、CO2、N2和O2的百分组成.
              已知:i:CuCl的盐酸溶液能吸收CO形成Cu(CO)Cl•H2O.
              ii:保险粉(Na2S2O4)和KOH的混合溶液能吸收氧气.
              ①D、F洗气瓶中宜盛放的试剂分别是        
              ②写出保险粉和KOH的混合液吸收O2的离子方程式:    
            • 3.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如图为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原理.
              ①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    
              ②氯化铁做净水剂    
              (2)吸收剂X的化学式为    ;氧化剂Y的化学式为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4)已知25°C时Fe(OH)3的Ksp=4.0×10-38,反应①后的溶液中c(Fe3+)=4.0×10-5mol/L,为获得较纯净的Na2FeO4则需调整pH至少为    时会生成Fe(OH)3沉淀.
              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FeO4=K2FeO4+2NaOH,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    
              (5)K2FeO4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3↑.在提纯K2FeO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
              A.H2O
              B.稀KOH溶液、异丙醇
              C.NH4Cl溶液、异丙醇
              D.Fe(NO33溶液、异丙醇.
            • 4.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如下(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2NH3(g)+CO2(g)⇌NH2COONH4(s)△H<0
              (1)如用图I装置制取氨气,可选择的试剂是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Ⅱ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操作名称).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①设计方案,进行成分探究,请填写表中空格.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至固体溶解.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静置若溶液不变浑浊,证明固体中不含碳酸铵.
              步骤3:向试管中继续加入:_______._______,证明固体中含有碳酸氢铵.
              ②根据①的结论:取氨基甲酸铵样品3.95g,用足量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处理后,过滤、洗涤、干燥,测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Mr(NH2COONH4)=78、Mr(NH4HCO3)=79、Mr(BaCO3)=197].
            • 5. (2016•武汉模拟)氯化铜、氯化亚铜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
              Ⅰ.实验室使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还原铜粉和氯气来制备氯化铜.
              (1)石棉绒的作用是    
              (2)装置B中的试剂是    
              (3)若实验测得CuCl2质量分数为90%,则其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一种即可).
              Ⅱ.另取纯净CuCl2固体用于制备CuCl.

              (4)操作①中加入盐酸的目的主要是    (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
              (5)操作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若上述操作①中用10mol/L盐酸代替0.2mol/L盐酸,通入SO2后,无白色沉淀产生.对此现象有如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c(H+)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
                为验证此猜想,取75gCuCl2固体、100mL0.2mol/L盐酸及     mL9.8mol/LH2SO4配制200mL溶液,再进行操作②,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猜想二:c(Cl-)过大导致白色沉淀溶解.
              [资料显示:存在平衡2Cl-(aq)+CuCl(s)⇌CuCl32-(aq)]
              请设计实验说明该猜想是否成立:    
            • 6. 次磷酸钠(NaH2PO2)是化学镀镍的重要原料,工业上制备NaH2PO2•H2O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NaH2PO2•H2O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2)在反应器中加入乳化剂并高速搅拌的目的是    
              (3)在反应器中发生多个反应,其中Ca(OH)2与P4反应生成次磷酸钙及磷化氢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流程中通入CO2的目的是    ,滤渣X的化学式为    
              (5)流程中母液中的溶质除NaH2PO2外,还有的一种主要成分为    
              (6)含磷化氢的尾气可合成阻燃剂THPC{[P(CH2OH)4]Cl}.
              ①PH3的电子式为    
              ②含PH3的废气可用NaClO和NaOH的混合溶液处理将其转化为磷酸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7. 活性氧化锌常用作橡胶制品的硫化活性剂.工业上用粗氧化锌(含少量CuO、FeO、MnO、Fe2O3等)生产活性氧化锌,生产工艺流程如图:

               Fe(OH)2Fe( OH)3Cu(OH)2Zn(OH)2Mn(OH)2
              开始沉淀的pH7.52.25.26.48.6
              沉淀完全的pH9.0 3.26.78.010.1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废渣1”的主要成分是    
              (2)完成“反应器2”中反应之一的离子方程式:□MnO-4+□Mn2++□    =□MnO2↓+□H+
              (3)蘸取“反应器2”中的溶液点在    试纸上,如果观察到试纸变蓝,说明KMnO4过量.
              (4)“废渣2”分离出的MnO2可用于制取MnO,已知:
              2MnO2(s)+C(s)═2MnO(s)+CO2(g)△H=-174.6kJ•mol-1
              C(s)+CO2(g)═2CO(g)△H=+283.0kJ•mol-1
              试写出MnO2(s)与CO(g)反应制取MnO(s)的热化学方程式:    
              (5)“反应器3”中加入锌粉的作用是    
              (6)“反应器4”得到的废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除了Na+外,还有    
              (7)从“反应器4”中经过滤等操作得到碱式碳酸锌.取碱式碳酸锌3.41g,在400~450℃下加热至恒重,得到ZnO 2.43g和标准状况下CO2 0.224L,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    
            • 8. 锌是一种过渡金属,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硫酸铅是生产锌的副产品.
              (1)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4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将闪锌矿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ZnS(还含少量FeS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    操作.
              ②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锌粉,其作用是    
              ③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工业冶炼锌的过程中,会产生铅浮渣(主要成分是PbO、Pb,还含有少量Ag、Zn、CaO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某科研小组研究利用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

              已知:25℃时,Ksp(CaSO4)=4.9×10-5,Ksp(PbSO4)=1.6×10-8
              ①已知步骤Ⅰ有NO气体产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Pb2+.写出Pb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步骤Ⅰ需控制Pb的用量并使Pb稍有剩余,目的是    ,产品PbSO4还需用Pb(NO32溶液多次洗涤,目的是    
              ③母液中可循环利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    (填一种物质);母液经过处理可得电镀Zn时电解质溶液,在铁棒上镀锌时,阳极材料为    
              (4)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电池,电池的总反应式为:Ag2O+Zn+H2O=2Ag+Zn(OH)2,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式为    
            • 9. 实验室用乙醇、浓硫酸和溴化钠反应来制备溴乙烷,其反应原理和实验的装置如下(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省去了加热装置):H2SO4(浓)+NaBr 
                △  
              .
               
               NaHSO4+HBr↑,CH3CH2OH+HBr
              CH3CH2Br+H2O.有关数据见下表:
              乙醇溴乙烷
              状态无色液体无色液体深红色液体
              密度/(g•cm-30.791.443.1
              沸点/℃78.538.459
              (1)A装置的名称是    
              (2)实验中用滴液漏斗代替分液漏斗的优点    
              (3)给A加热温度过高或浓硫酸的浓度过大,均会使C中收集到的粗产品呈橙色,原因是A中发生了副反应,写出此反应的方程式    
              (4)给A加热的目的是    ,F接橡皮管导入稀NaOH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5)为了除去产品中的主要杂质,最好选择下列    (选填序号)溶液来洗涤所得粗产品
              A.氢氧化钠     B.碘化钾    C.亚硫酸钠    D.碳酸氢钠
              (6)粗产品用上述溶液洗涤、分液后,再经过蒸馏水洗涤、分液,然后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后过滤,再将所得滤液进行蒸馏,收集到的馏分约10.0g.
              ①在上述提纯过程中每次分液时产品均从分液漏斗的    (上口或下口)取得.
              ②从乙醇的角度考虑,本实验所得溴乙烷的产率是    
            • 10. K2SO4是无氯优质钾肥,Mn3O4是生产软磁铁氧体材料的主要原料.以硫酸工业的尾气联合制备K2SO4和Mn3O4的工艺流程如图1:

              (1)几种盐的溶解度见图2.反应Ⅲ中,向(NH42SO4溶液中加入KCl溶液充分反应后,进行蒸发浓缩、    、洗涤、干燥等操作即得K2SO4产品.
              (2)检验K2SO4样品是否含有氯化物杂质的实验操作是    
              (3)反应Ⅳ的化学方程式为    
              (4)Mn3O4与浓盐酸加热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图3煅烧MnSO4•H2O时温度与剩余固体质量变化曲线.
              ①该曲线中B段所表示物质的化学式为    
              ②煅烧过程中固体锰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当温度超过1000℃时,再冷却后,测得产物的总锰含量反而减小.试分析产物总锰含量减小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