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rm{1}\)体积的乙醇与\(\rm{3}\)体积的浓\(\rm{H_{2}SO_{4}}\)混合加热到\(\rm{140℃}\)制乙烯
              B.加入适量浓溴水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C.用饱和食盐水和电石\(\rm{(CaC_{2})}\)制乙炔
              D.以盐酸、石灰石、苯酚钠溶液为试剂,验证酸性强弱关系:盐酸\(\rm{ > }\)苯酚\(\rm{ > }\)碳酸
            • 2.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rm{①}\)所示实验可比较硫\(\rm{.}\)碳\(\rm{.}\)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用图\(\rm{②}\)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rm{CO_{2}}\)气体
              C.图\(\rm{③}\)表示可逆反应\(\rm{CO(g)+H_{2}O(g)⇌ }\)    \(\rm{CO_{2}(g)+H_{2}(g)}\)是吸热反应
              D.图\(\rm{④}\)装置可以用来除去\(\rm{SO_{2}}\)中的\(\rm{HCl}\)
            • 3.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rm{①~⑨}\)在表中的位置,用相应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rm{(1)⑤⑥⑧}\)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

              \(\rm{(2)⑦⑧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3)}\)这些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不溶于水,但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是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写写出它与\(\rm{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某化合物\(\rm{A}\)由\(\rm{①④⑤⑧}\)四种元素组成\(\rm{.}\)且在此化合物中\(\rm{⑧}\)为最高价,则\(\rm{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利用所给装置,请设计实验以探究碳、硅、硫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请从下列给出的试剂中选择合理的实验试剂。

              实验试剂:浓盐酸、稀硫酸、饱和\(\rm{H_{2}SO_{3}}\)溶液、大理石、\(\rm{Na_{2}CO_{3}}\)粉末、\(\rm{Na_{2}SiO_{3}}\)溶液。

              实验装置:

              \(\rm{(1)}\)甲仪器中盛__________,乙仪器中盛__________,丙仪器中盛__________。

              \(\rm{(2)}\)乙仪器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硅、硫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由此得出碳、硅、硫三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

            • 4. 某同学设计实验以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Ⅰ: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探究元素非金属性递变规律.
              已知\(\rm{A}\)装置的烧瓶里装有大理石,分液漏斗里装有稀\(\rm{HNO_{3}}\),\(\rm{B}\)装置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装置\(\rm{C}\)中装有\(\rm{Na_{2}SiO_{3}}\)溶液,试回答:
              \(\rm{(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rm{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rm{(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rm{(3)}\)根据实验现象推知,碳酸、硝酸、硅酸的酸性强弱顺序是______,由此得出碳、硅、氮三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顺序是______.
              实验Ⅱ:已知常温下高锰酸钾与浓盐酸混合可产生氯气,利用该装置探究氯和溴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rm{(4)}\)写出\(\rm{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rm{(5)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 5.
              某学习小组用\(\rm{DIS}\)系统\(\rm{(DIS}\)系统即数字化信息系统,它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组成\(\rm{)}\)测定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以溶液的导电能力来判断滴定终点\(\rm{.}\)实验步骤如下:

              \(\rm{(1)}\)用 ______ \(\rm{(}\)填仪器名称\(\rm{)}\)量取\(\rm{10.00mL}\)食用白醋,在 ______ \(\rm{(}\)填仪器名称\(\rm{)}\)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rm{100mL}\)的 ______ \(\rm{(}\)填仪器名称\(\rm{)}\)中定容,然后将稀释后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
              \(\rm{(2)}\)量取\(\rm{20.00mL}\)上述溶液倒入烧杯中,连接好\(\rm{DIS}\)系统,向烧杯中滴加浓度为\(\rm{0.1000mol⋅L^{-1}}\)的氨水,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溶液导电能力随氨水体积变化的曲线\(\rm{(}\)见图\(\rm{2)}\).
              \(\rm{①}\)用滴定管盛氨水前,滴定管要用 ______ 润洗\(\rm{2~3}\)遍,润洗的目的是 ______ .
              \(\rm{②}\)氨水与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 .
              \(\rm{③}\)食用白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 .
            • 6.
              某学习小组同学为了确定盐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进行实验:
              \(\rm{(1)}\)锥形瓶内装某可溶性盐,写出\(\rm{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2)}\)写出\(\rm{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rm{(3)B}\)中的试剂为 ______ .
            • 7.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rm{(}\)  \(\rm{)}\)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rm{A}\) 向溶液\(\rm{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rm{Ba(NO_{3})_{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rm{X}\)中一定含有\(\rm{SO_{4}^{2-}}\)
              \(\rm{B}\) 等体积\(\rm{pH=3}\)的\(\rm{HA}\)和\(\rm{HB}\)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 \(\rm{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rm{HB}\)酸性比\(\rm{HA}\)强
              \(\rm{C}\)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 镁表面有气泡 金属活动性:\(\rm{Al > Mg}\)
              \(\rm{D}\) 向\(\rm{1mL}\) \(\rm{1\%}\)的\(\rm{NaOH}\)溶液中加入\(\rm{2mL}\) \(\rm{2\%}\)的\(\rm{CuSO_{4}}\)溶液,振荡后加入\(\rm{0.5mL}\)有机物\(\rm{Y}\)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rm{Y}\)中不含有醛基
              A.\(\rm{A}\)
              B.\(\rm{B}\)
              C.\(\rm{C}\)
              D.\(\rm{D}\)
            • 8.
              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rm{(}\)  \(\rm{)}\)

              实 验   事   实 结    论
              \(\rm{①}\) \(\rm{Cl_{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rm{Cl_{2}}\)是电解质
              \(\rm{②}\) 将\(\rm{CO_{2}}\)通入到\(\rm{Na_{2}SiO_{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rm{H_{2}CO_{3} > H_{2}SiO_{3}}\)
              \(\rm{③}\) \(\rm{NaHCO_{3}}\)溶液与\(\rm{Na[Al(OH)_{4}]}\)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rm{HCO_{3}^{-} > Al(OH)_{3}}\)
              \(\rm{④}\)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金属性:\(\rm{P > N}\)
              \(\rm{⑤}\)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一定有\(\rm{NH_{4}^{+}}\)
              A.\(\rm{③④⑤}\)
              B.\(\rm{②③⑤}\)
              C.\(\rm{①②③}\)
              D.全部
            • 9.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rm{①}\):构成锌\(\rm{—}\)铜原电池
              B.装置\(\rm{②}\):除去\(\rm{Cl_{2}}\)中含有的少量\(\rm{HCl}\)
              C.装置\(\rm{④}\):由实验现象推知酸性强弱顺序为

              \(\rm{CH_{3}COOH > H_{2}CO_{3} > C_{6}H_{5}OH}\)

              D.装置\(\rm{③}\):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10.
              菁优网某化学小组为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rm{.}\)装置如图\(\rm{(}\)夹持仪器略\(\rm{)}\):
              实验方案:在两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镁条,同时将两注射器中的溶液注入相应试管中,观察产生氢气的速率和体积.
              \(\rm{(1)}\)盐酸与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2)}\)在上述实验方案中有一明显欠缺,该欠缺是 ______ .
              \(\rm{(3)}\)在欠缺已经得到改正的方案下,反应起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应是 ______ ;最终产生氢气体积的关系应是 ______ .
              \(\rm{(4)}\)实验中产生的氢气体积比理论值高,可能原因是 ______ .
              \(\rm{(5)}\)通过比较起始反应的速率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rm{(6)}\)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向比较盐酸和醋酸的酸性,请写出其中的一种方法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