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饮用水中含有砷会导致砷中毒,水体中溶解的砷主要以\(\rm{As(}\)Ⅲ\(\rm{)}\)亚砷酸盐和\(\rm{As(}\)Ⅴ\(\rm{)}\)砷酸盐形式存在。

              \(\rm{(1)}\)砷与磷为同一主族元素,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

              \(\rm{(2)}\)根据元素周期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rm{a.}\)酸性: \(\rm{H_{2}SO_{4} > H_{3}PO_{4} > H_{3}AsO_{4\;\;\;}}\)    

              \(\rm{b.}\)原子半径:\(\rm{S > P > As}\)

              \(\rm{c.}\)非金属性:\(\rm{S > P > As}\)

              \(\rm{(3)}\)关于地下水中砷的来源有多种假设,其中一种认为是富含砷的黄铁矿\(\rm{(FeS_{2})}\)被氧化为\(\rm{Fe(OH)_{3}}\),同时生成\(\rm{SO_{4}^{2-} }\),导致砷脱离矿体进入地下水。\(\rm{FeS_{2}}\)被\(\rm{O_{2}}\)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rm{(4)}\)去除水体中的砷,可先将\(\rm{As(}\)Ⅲ\(\rm{)}\)转化为\(\rm{As(}\)Ⅴ\(\rm{)}\),选用\(\rm{NaClO}\)可实现该转化。研究\(\rm{NaClO}\)投加量对\(\rm{As(}\)Ⅲ\(\rm{)}\)氧化率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已知:投料前水样\(\rm{pH=5.81}\),\(\rm{0.1mol/L NaClO}\)溶液\(\rm{pH=10.5}\),溶液中起氧化作用的物质是次氯酸。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_____。

              \(\rm{(5)}\)强阴离子交换柱可以吸附以阴离子形态存在的\(\rm{As(}\)Ⅴ\(\rm{)}\)达到去除\(\rm{As}\)的目的。已知:一定条件下,\(\rm{As(}\)Ⅴ\(\rm{)}\)的存在形式如下表所示:

              \(\rm{pH=6}\)时,\(\rm{NaClO}\)氧化亚砷酸\(\rm{(H_{3}AsO_{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 2. 氮元素在地球上含量丰富,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rm{.}\)下列叙述与氮元素的循环无关的是\(\rm{(}\)  \(\rm{)}\)
              A.工业上合成氨的过程是固氮的过程
              B.自然界中,氨是动物体特别是蛋白质腐败后的产物
              C.为防止粮食、罐头、水果等食品腐烂,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在电闪雷鸣的雨天,\(\rm{N_{2}}\)与\(\rm{O_{2}}\)会发生反应并最终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吸收
            • 3. 下列各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时,硝酸或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
              A.稀硝酸和碳酸钠
              B.氧化铜和稀硝酸
              C.碳和浓硫酸
              D.铜和浓硝酸
            • 4. 硝酸钱可用作化肥、军用炸药、杀虫剂、冷冻剂等,工业制取硝酸钱的工艺流程如图1:

              (l)合成氨气的工业设备名称是    ,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    ,合成氨的原料气必须先脱硫,目的是    
              (2)吸收塔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    
              (3)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产生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碱性溶液吸收法
              NO+NO2+2NaOH=2NaNO2+H2O;
              2NO2+N2CO3=NaNO2+NaNO3+CO2
              方法二:NH3还原法
              8NH3(g)+6NO2(g)═7N2(g)+12H2O(g)△H=-2635kJ.mol-1(NO也有类似的反应)
              方法三:甲烷吸收法
              CH4(g)+2NO2(g)═CO2(g)+N2(g)+2H2O(g)△H=+867kJ.mol-1(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上述三种方法中,方法一的主要缺点是    
              方法三和方法二相比,方法三的缺点是    
              (4)工业上也可以通过电解NO制备NH4N03,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图中通入NH3的目的是    
              ②若维持电流强度为3A,电解2小时,理论上可制得NH4NO3的最大质量为    g.(已知F=96500C•mol一l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己知:NH3制NO的产率是94%,NO制HNO3的产率是89%,则制HNO3所用NH3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他损耗)的百分比为    
            • 5. 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Ⅰ.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图1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2)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④的转化,将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5O2═2NO2-+    H++    +    
              Ⅱ.工业合成氨原理是:N2(g)+3H2(g)⇌2NH3(g)△H<0,当反应器中按n(N2):n(H2)=1:3投料,分别在200℃、400℃、600℃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2.
              (1)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    
              (2)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及时分离出NH3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C.M点比N点的反应速率快
              D.如果N点时c(NH3)=0.2mol•L-1,N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0.93L2/mol2
              Ⅲ.尿素[CO(NH22]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效氮肥,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生产尿素,该反应实际为两步反应:
              第一步:2NH3(g)+CO2(g)═H2NCOONH4(s)△H=-272kJ•mol-1
              第二步:H2NCOONH4(s)═CO(NH22(s)+H2O(g)△H=+138kJ•mol-1
              (1)写出工业上以NH3、CO2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    
              (2)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上合成尿素的条件,在一体积为0.5L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氨和1mol二氧化碳,实验测得反应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已知总反应的快慢由慢的一步决定,则合成尿素总反应的快慢由第    步反应决定,总反应进行到    min时到达平衡.
              (3)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纯净氢气的过程中同时产生氮气.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6.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易分解、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小组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的反应为:2NH3(g)+CO2(g)⇌NH2COONH4(s)△H<0.(温度对反应的影响比较灵敏)
              (1)如用图1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制取氨气,其中错误的是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2所示,把NH3和CO2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的小晶体悬浮在CCl4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注:CCl4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双通玻璃管的作用是    
              浓硫酸的作用是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    (填写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    (填写选项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         b.高压加热烘干         c.减压40℃以下烘干
              (3)制得的氨基甲酸铵可能含有碳酸氢铵、碳酸铵中的一种或两种.请利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对制得的氨基甲酸铵中的杂质进行成分探究.    
              限选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AgNO3溶液、稀盐酸.
            • 7. 某小组的同学欲探究NH3经一系列反应得到HNO3和NH4NO3的过程,NH3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用于A、B装置中的可选药品:浓氨水、30%H2O2溶液、蒸馏水、NaOH固体、MnO2
              ①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E有多种作用,下列关于装置E的作用或其中所盛液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下列序号字母).
              a.使氨气和氧气充分混合   b.控制通入氨气和氧气的体积比
              c.平衡装置内的压强    d.锥形瓶内液体是饱和食盐水
              ②甲同学先点燃酒精灯,再打开K1、K2、K3、K4,反应一段时间后,成功模拟了反应过程,并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持续通入装置H一段时间后,H中的溶液变成蓝色,则其中铜片所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制得的氨气仅按I→Ⅱ→III的顺序完全转化为硝酸,欲使H装置中所得溶液为纯净的CuSO4溶液(忽略Cu2+的水解),理论上所需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假设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还原产物全部排出反应装置);
              ③乙同学为模拟过程IV的反应,在甲同学操作的基础上对该装置进行了下列各项中的一项操作,使G处圆底烧瓶中产生大量白烟,你认为这项操作是    (填下列序号字母).
              a.关闭K3并熄灭酒精灯
              b.关闭K4并熄灭酒精灯
              c.关闭K3、K4并熄灭酒精灯
              ④丙同学认为该系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设计缺陷,你认为该设计缺陷是    
            • 8. 如图1表示氮及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

              (1)反应Ⅰ:N2(g)+3H2(g)⇌2NH3(g)△H=-92kJmol-1,图2是反应I中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    (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①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反应Ⅱ其中一步反应为2NH3 (g)+3Cl2(g)=N2 (g)+6HCl(g)△H=-462kJ•mol-1
              已知:N2(g)
              945KJ•mol-1
              2N(g),Cl2(g)
              243KJ•mol-1
              2Cl(g),断开1mol H-N键与断开1mol H-Cl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
              (3)反应Ⅲ是利用图3所示装置电解制备NCl3(氯的化合价为+1),其原理是:NH4Cl+2HCl
               电解 
              .
               
              NCl3+3H2↑.
              ①b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
              ②阳极反应式是    
              (4)反应Ⅲ得到的NCl3可以和NaClO2制备 ClO2,同时生成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9. 谚语“雷雨发庄稼”不包括下列哪个化学反应(  )
              A.N2+O2═2NO
              B.N2+3H2═2NH3
              C.2NO+O2═2NO2
              D.3NO2+H2O═2HNO3+NO↑
            • 10.
              合成尿素的反应为完成下列填空:
              \(\rm{(1)}\)写出\(\rm{NH_{3}}\)的电子式 ______ ;画出碳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 ;氧元素位于周期表第周期第 ______ 族\(\rm{.}\)
              \(\rm{(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rm{4}\)种元素,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______ .
              \(\rm{(3)}\)上述反应所涉及的\(\rm{4}\)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______ .
              \(\rm{(4)}\)一定条件下,在\(\rm{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rm{2mol}\) \(\rm{NH_{3}}\)和\(\rm{1mol}\) \(\rm{CO_{2}}\),反应经\(\rm{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水蒸气\(\rm{0.6mol}\),则平均反应速率\(\rm{v(NH_{3})=}\) ______ \(\rm{mol/(L⋅min)}\).
              \(\rm{(5)}\)下列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的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a.2c(NH_{3})=c(H_{2}O)}\)           \(\rm{b.CO_{2}}\)的浓度不变
              \(\rm{c.v_{正}(NH_{3})}\):\(\rm{v_{正}(CO_{2})=2}\):\(\rm{1}\)  \(\rm{d.}\)气体的压强不变
              \(\rm{(6)}\)为提高氨气的转化率,工业上用该反应生产尿素时,合适的反应条件是 ______ \(\rm{.(}\)填序号\(\rm{)}\)
              \(\rm{a.200℃b.800℃c.101kPad.24000kPa}\).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