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已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大小顺序为\(\rm{C > A > B > D > E}\);\(\rm{A}\)、\(\rm{C}\)同周期,\(\rm{B}\)、\(\rm{C}\)同主族;\(\rm{A}\)与\(\rm{B}\)形成离子化合物\(\rm{A_{2}B}\),\(\rm{A_{2}B}\)中所有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其电子总数为\(\rm{30}\);\(\rm{D}\)和\(\rm{E}\)可形成\(\rm{4}\)核\(\rm{10}\)电子分子。试回答下列问题:

              \(\rm{(1)}\)写元素的名称。

              \(\rm{A}\)________,\(\rm{B}\)________,\(\rm{D}\)__________。

              \(\rm{(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rm{A_{2}B}\)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rm{E}\)与\(\rm{B}\)形成的化合物\(\rm{(}\)任写一种\(\rm{)}\)___________;\(\rm{A}\),\(\rm{B}\),\(\rm{E}\)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

              \(\rm{(4)A}\),\(\rm{B}\)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m{A_{2}B_{2}}\)属于________\(\rm{(}\)选“离子”或“共价”\(\rm{)}\)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写出\(\rm{A_{2}B_{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 2.

              \(\rm{X}\)、\(\rm{Y}\)、\(\rm{Z}\)、\(\rm{W}\)、\(\rm{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m{.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rm{2}\)倍,\(\rm{W^{+}}\)与\(\rm{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rm{R}\)与\(\rm{Y}\)可形成\(\rm{RY_{2}}\)、\(\rm{RY_{3}}\)化合物\(\r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m{(}\)  \(\rm{)}\)

              A.\(\rm{Y}\)与氢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rm{W_{2}Y}\)、\(\rm{W_{2}Y_{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rm{1}\):\(\rm{2}\)

              C.\(\rm{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rm{R}\)的强

              D.将\(\rm{XY_{2}}\)通入\(\rm{W}\)单质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生成的盐只有一种
            • 3.

              Ⅰ\(\rm{.}\)某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已知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rm{8}\)电子稳定结构,原子间以单键相连。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rm{X}\)原子可能为Ⅴ\(\rm{A}\)族元素

              B.\(\rm{Y}\)原子一定为Ⅰ\(\rm{A}\)族元素

              C.该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D.从圆球的大小分析,该分子可能为\(\rm{N_{2}F_{4}}\)

              Ⅱ\(\rm{. V}\)、\(\rm{W}\)、\(\rm{X}\)、\(\rm{Y}\)、\(\rm{Z}\)是由四种短周期元素中的\(\rm{2}\)种或\(\rm{3}\)种组成的\(\rm{5}\)种化合物,其中\(\rm{W}\)、\(\rm{X}\)、\(\rm{Z}\)均由\(\rm{2}\)种元素组成,\(\rm{X}\)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rm{Z}\)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rm{Y}\)、\(\rm{W}\)都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上述\(\rm{5}\)种化合物涉及的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rm{28}\);\(\rm{V}\)由一种金属元素\(\rm{A}\)和两种非金属元素\(\rm{B}\)与\(\rm{C}\)组成,其化学式构成为\(\rm{A(BC}\)--\(\rm{{\,\!}_{3})_{3}}\) 。它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

              \(\rm{(1)}\)写出物质\(\rm{W}\)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写出\(\rm{V}\)与足量\(\rm{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将少量的\(\rm{X}\)通入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中可以生成\(\rm{Y}\),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 写出气体\(\rm{X}\)的结构式__________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rm{Na_{2}O_{2}}\)、\(\rm{MgCl_{2}}\) 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B.只有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C.等物质的量的 \(\rm{CN^{-}}\)和 \(\rm{N_{2}}\)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
              D.氯气与 \(\rm{NaOH}\)溶液反应的过程中,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断裂
            • 5.

              碳、氧、氯、镁、镍、铜是几种重要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镍元素的核电荷数为\(\rm{28}\),则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rm{(2)MgO}\)的熔点高于\(\rm{Cu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镁原子第一电离能反常地高于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4)Ni}\)与\(\rm{CO}\)能形成配合物\(\rm{{Ni(CO}{{{)}}_{4}}}\),该分子中\(\rm{\sigma }\)键与\(\rm{{ }\!\!\pi\!\!{ }}\)键个数比为__________。

              \(\rm{(5){NC}{{{l}}_{{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

              \(\rm{(6)}\)铜与氧可形成如图所示的晶胞结构,其中铜原子均匀地分散在晶胞内部,\(\rm{a}\)、\(\rm{b}\)原子的坐标参数依次为\(\rm{(0,0,0)}\)、\(\rm{\left( \dfrac{1}{2}, \dfrac{1}{2}, \dfrac{1}{2}\right) }\),则\(\rm{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_,已知:该晶体的密度为\(\rm{\rho {g}\cdot {c}{{{m}}^{-3}}}\),\(\rm{{{N}_{{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晶胞参数为__________\(\rm{pm(}\)列出计算式即可\(\rm{)}\)。

            • 6. 有下列物质:\(\rm{①Cl_{2}}\)  \(\rm{②Na_{2}O_{2}}\)  \(\rm{③NaOH}\)  \(\rm{④HCl}\)  \(\rm{⑤H_{2}O_{2}}\)  \(\rm{⑥MgF_{2}}\)  \(\rm{⑦NH_{4}Cl}\)
              \(\rm{(1)}\)只由离子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rm{(2)}\)只由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
              \(\rm{(3)}\)只由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
              \(\rm{(4)}\)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
              \(\rm{(5)}\)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rm{(6)}\)由离子键和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rm{(7)}\)由离子键和非极性键构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rm{(8)}\)写出由\(\rm{Na}\)\(\rm{{\,\!}_{2}}\)\(\rm{O}\)\(\rm{{\,\!}_{2}}\)与\(\rm{CO}\)\(\rm{{\,\!}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下列选项中,都是只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物质是(    )

              A.\(\rm{BCl_{3}}\)、\(\rm{CS_{2}}\)、\(\rm{SO_{3}}\)
              B.\(\rm{CH_{4}}\)、\(\rm{CH_{3}Cl}\)、\(\rm{BeCl_{2}}\)
              C.\(\rm{P_{4}}\)、\(\rm{SiO_{2}}\)、\(\rm{CO_{2}}\)
              D.\(\rm{NF_{3}}\)、\(\rm{CCl_{4}}\)、苯\(\rm{(C_{6}H_{6})}\)
            • 8.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甲醛的氧化,其反应如下:\(\rm{HCHO+O_{2}=CO_{2}+H_{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rm{(}\)    \(\rm{)}\)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rm{CO_{2}}\)分子中的化学键为非极性键
              C.\(\rm{HCHO}\)分子中含\(\rm{σ}\)键又含\(\rm{π}\)键     
              D.每生成 \(\rm{1.8 g H_{2}O}\)消耗 \(\rm{2.24 L O_{2}}\)
            • 9.

              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rm{A}\)

              氮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原子

              氮原子\(\rm{2p}\)能级半充满

              \(\rm{B}\)

              \(\rm{CO_{2}}\)为直线形分子

              \(\rm{CO_{2}}\)分子中 之间的夹角为\(\rm{109^{\circ}28′}\)

              \(\rm{C}\)

              金刚石的熔点低于石墨

              金刚石是分子晶体,石墨是原子晶体

              \(\rm{D}\)

              \(\rm{HF}\)的沸点高于\(\rm{HCl}\)

              \(\rm{HF}\)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rm{HCl}\)

              A.\(\rm{A}\)  
              B.\(\rm{B}\)  
              C.\(\rm{C}\)  
              D.\(\rm{D}\)
            • 10.

              用序号回答:\(\rm{①HCl ②NaOH ③Cl_{2}}\) \(\rm{④H_{2}O}\) \(\rm{⑤NH_{4}Cl}\) \(\rm{⑥P_{4}}\) \(\rm{⑦Na_{2}O_{2}}\)

              \(\rm{(1)}\)存在离子键的是       

              \(\rm{(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rm{(3)}\)存在极性键的是       

              \(\rm{(4)}\)存在非极性键的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