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自2013年3月我国北方地区出现了雾霾天气,其产生的原因说法不一,汽车的尾气排放被称为原因之一,有关氮的化合物的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
              (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1
              2CO(g)+O2(g)=2CO2(g)△H=-566.0KJ•mol-1
              则加催化剂处理汽车尾气的热化学方程是    
              (2)反应2NO2(g)⇌2NO(g)+O2(g) 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过程中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010202530
              条件A[n(NO2)](mol)0.200.140.130.130.13
              条件B[n(NO2)](mol)0.200.100.100.100.10
              ①条件A与条件B表示的是该反应在某不同条件的反应状况,该不同条件是    
              A.有、无催化剂    B.温度不同    C.压强不同    D.容器体积不同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V正(NO2)=V逆(NO)    B.c(NO2)=c(NO)    C.O2的物质的量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③在条件A从反应开始至10s时,氧气的平均速率为    mol•L-1•s-1
              ④在条件B不变保持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向平衡体系里再通入0.15molO2和0.1molNO2,则反应    (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 2. 氮化铝是一种极有前途的电子绝缘基片材料,它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酸、碱,抗冲击能力强.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Al2O3+3C+N2
              高温
              2AlN+3CO+Q(Q<0).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电子式为    ;构成AlN的微粒是    
              (2)上述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3)下列选项能判断氮、氧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NO中O显-2价,N显+2价
              (4)元素Al的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写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5)在一定温度下进行上述反应,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了2.80g,则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6)在体积一定的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通入一定量的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b.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
              c.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达到新平衡时n(CO)/n(N2)减小.
            • 3. 实施以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为基本内容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应对全球气候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化工行业的发展必须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要求.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c(H2)•c(CO)
              c(H2O)
              ,它所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煤化工通常通过研究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已知等体积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反应器时,会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H2(g)+CO2(g)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所示:
              温度/℃400500800
              平衡常数K9.9491
              ①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③若在500℃时进行,设CO和H2O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CO的平衡转化为    
              ④800℃时,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为:c(CO)=0.01mol/L,c(H2O)=0.03mol/L,c(CO2)=0.01mol/L,c(H2)=0.05mol/L,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    (填“大”、“小”或“不能确定”).
              (3)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又已知1molSO2(g)氧化为1molSO3(g)的△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E1、E2分别表示        ,E3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填“升高”或“降低”)△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    
              ②图中△H=    kJ•mol-1
            • 4. 大气污染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烟气中的NOx必须脱除(即脱硝)后才能排放,脱硝的方法有多种.
              完成下列填空:
              Ⅰ直接脱硝
              (1)NO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为氮气和氧气.在10L密闭容器中,NO经直接脱硝反应时,其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所示.则0~5min内氧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min).

              Ⅱ臭氧脱硝
              (2)O3氧化NO 结合水洗可完全转化为HNO3,此时O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Ⅲ氨气脱硝
              (3)实验室制取纯净的氨气,除了氯化铵外,还需要        (填写试剂名称).不使用碳酸铵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吸收氨气时,常使用防倒吸装置,图2装置不能达到此目的是    

              NH3脱除烟气中NO的原理如图3:

              (5)该脱硝原理中,NO最终转化为    (填化学式)和H2O.当消耗1mol NH3和0.25mol O2时,除去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
            • 5. 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2SO2+O2⇌2SO3经5秒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4mol•L-1,则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
            • 6. (2016春•杭锦后旗校级月考)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0~20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8min时,v(正)    v(逆).(填:“>”、“=”或“<”)
              (2)反应方程式中的x=    ,30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    
              (3)20~30min时反应的平衡常数    30~40min时反应的平衡常数.(填:“>”、“=”或“<”).
            • 7. (2016•嘉兴二模)金属钛(Ti)被称为21世纪金属,在航海、航空、记忆和涂料方面应用广泛,TiO2是一种优良的光催化剂.20世纪科学家尝试用多种方法将金红石(TiO2)还原,发现金红石直接氯化是冶炼钛的关键步骤:
              TiO2(s)+2Cl2(g)═TiCl4(g)+O2(g)△H=+1493kJ•mol-1,△S=+61J•K-1•mol-1
              该反应发生温度高达2170℃,能耗大,对设备和生产要求几乎达到苛刻程度.目前科学家采用金红石加碳氯化方法,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为人类快速迈进钛合金时代做出了巨大贡献.金红石加碳氯化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TiO2(s)+2Cl2(g)+C(s)
              高温
              TiCl4(g)+CO2(g)△H1,△S1=+64J•K-1•mol-1
              反应Ⅱ:TiO2(s)+2Cl2(g)+2C(s)
              高温
              TiCl4(g)+2CO(g)△H2,△S2
              已知:①C(s)+O2(g)═CO2(g)△H=-394.3kJ•mol-1
              ②2C(s)+O2(g)═2CO(g)△H=-222.3kJ•mol-1
              请回答:
              (1)反应Ⅰ的△H1=    kJ•mol-1
              (2)对于气体参加的反应,表示平衡常数KP时,用气体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该气体物质的量浓度c(B),则反应Ⅰ的KP=    (用表达式表示).
              (3)将金红石加碳氯化反应与金红石直接氯化反应比较,从焓变熵变的角度分析金红石加碳氯化能在较温和条件下成功制取TiCl4的原因    
              (4)在常温、常压、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TiO2表面与H2O发生反应,2N2(g)+6H2O(1)═4NH3(g)+3O2(g)△H=+1530.4kJ•mol-1
              进一步研究相同条件下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组别1234
              T/K303313323353
              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
              O2生成量/(10-6mol)3.64.44.51.5
              反应时间/h3333
              容器体积/L2222
              ①请在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图中标明必要的文字说明).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303K时,在3h内用氮气表示其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h-1.判断组别4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并说明理由    
            • 8. 草酸(H2C2O4)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人们对其及相关产品进行了深入研究.
              (1)H2C2O4 (s)⇌H2O(g)+CO(g)+CO2(g)△H=+340kJ•mol-1,写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    ;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不变,下列有关选项正确的是    
              A.恒容时,容器的压强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恒压时,容器的体积不再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C.气体摩尔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草酸分解所需燃料可以是CO,通过甲烷制备CO:
              CH4(g)+CO2(g)⇋2CO(g)+2H2(g)△H>O.常温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4mol CH4气体和6mol CO2气体发生反应,5min后达到平衡,测得CO气体的浓度为0.1mol•L-1
              ①平衡时,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mol•L-1min-1
              ②在不改变反应混合物用量的前提下,为了提高CH4气体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3)电解饱和草酸溶液可以制得高档香料乙醛酸(H2C2O3),装置如下图1所示,写出复合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在K3Fe(C2O43溶液中存在:[Fe(C2O43]3-⇋Fe3++3C2O42-,常温下,该溶液中[Fe(C2O43]3-的浓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A点的c(Fe3+    B点的c(Fe3+)  (填“<”“>”或“=”);草酸是一种温和的还原剂,其他条件不变,向K3Fe(C2O43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固体,Fe3+的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9. (2016春•章丘市校级月考)在一个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B(g)+C(g),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950℃,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mol•L-1•min-1.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    
              (2)该反应的△H    0,其判断理由是        
              (3)实验Ⅰ第40min末,若降低反应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0.35mol•L-1    B.0.4mol•L-1   C.0.7mol•L-1      D.0.8mol•L-1
              (4)若反应在800℃进行,在该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A、0.2mol He,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应    
              A.等于86%    B.等于50%    C.小于50%     D.介于50%~86%之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