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了探究三种气态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一:探究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试管收集满三种气体,倒置在盛满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试管中液面高度如图A、B、C所示.
              (1)在相同条件下,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写出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用三只集气瓶收集满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然后将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别缓慢通入适量O2或Cl2,如图D、E、F所示.一段时间后,D、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溶液,F装置的集气瓶中还有气体剩余.

              (2)实验二中装置D的集气瓶最终充满溶液(假设瓶内液体不扩散):
              ①写出装置D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假设该实验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a L/mol,则装置D的集气瓶中所得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实验前在F装置的水槽里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通入氧气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颜色加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E装置的溶液充满集气瓶时,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 已知:实验室常用无水乙醇(CH3CH2OH)制备乙烯,制备原理为:CH3CH2OH
              浓硫酸
              170℃
              CH2=CH2↑+H2O.
              无水乙醇性质如表:
              物质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化学性质
              无水乙醇-114.178.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挥发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制备乙烯并验证其性质.(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现 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至170℃I: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II: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实验完毕,清洗烧瓶III: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1)写出乙烯的1个用途:    ,对应方程式为(注明反应类型)    
              (2)A中烧瓶内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类型)    
              (4)乙根据反应原理及现象I和III综合分析,认为产物中除乙烯外还混有乙醇、H2O、CO2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你认为这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X是    (填化学式).
              为验证气体X的存在,并证实是C2H4使B中溶液褪色,乙设计如下装置,与A连接:
              设  计现  象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C中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F中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D中盛放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不能盛放酸性KMnO4溶液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 3.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装置A的烧瓶中可装试剂    
              (3)B装置的名称是    ,E装置的作用    
              (4)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    
              (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 (2016春•三峡区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0.1mol•L-1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大于NH3•H2O,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大于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    _;说明理由: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A的名称为    ,干燥管D的作用是    
              (4)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在其中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请根据所学过的知识选择相应的试剂,则A中加    、B中加Na2CO3、C中加    ,观察到C中溶液的现象为    
            • 5. 图是实验室用来验证乙烯与氢气反应产物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框内装置用来制取乙烯,其中包括的仪器和药品是:
              ①碎瓷片 ②石棉网和铁架台 ③圆底烧瓶 ④温度计(量程100℃)⑤温度计(量程200℃)⑥酒精灯 ⑦单孔塞 ⑧双孔塞⑨导管.不选用的仪器有    (填编号).
              写出制乙烯化学方程式: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方框内装置中混合液常变黑,并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是    ,若要验证有该气体生成,应将生成的气体通过    溶液.
              (2)NaOH溶液的作用是    ,碱石灰的作用是:    
              (3)实验过程中,发现溴水会褪色,可能的原因是:    
              (4)出现什么现象可说明生成了乙烷?    
            • 6. 草酸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菠菜、苋菜等植物中富含草酸,但在人体中容易与钙离子形成草酸钙导致肾结石.某化学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草酸,查阅资料获取了以下信息.
              ①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易升华,易溶于水.
              ②草酸晶体受热脱水,170℃以上分解产生CO、CO2和H2O.
              ③草酸为二元酸:K1=5.4×10-2,K2=5.4×10-5
              ④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
              (1)研究小组为了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生的CO2,按照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装置B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但研究小组指导老师认为实验方案欠妥,要求改进实验.小组同学一致同意在A、B之间再加入一个实验装置C,其作用是    ,请在下图方框中画出该装置,并标明所需试剂.

              (2)研究小组为了验证草酸受热分解产生的CO,按照(1)实验中的装置A、C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C→    →H→D→I.装置H反应管中盛有的物质是    
              (3)经过实验(1)和(2)证明草酸晶体受热分解产生了CO和CO2.请写出草酸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为了测定某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该小组查阅文献发现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草酸并放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利用已知浓度的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滴定终点判断方法是    
            • 7. 利用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制取副产品盐酸的设想在工业上已成为现实.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在实验室中模拟上述过程,其设计的模拟装置如图:

              根据要求填空:
              (1)写出CH4与Cl2生成一氯代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D装置中的石棉上吸附着KI饱和溶液及KI粉末,其作用是    
              (3)E装置的作用是    (填编号);
              A.收集气体     B.吸收氯气     C.防止倒吸      D.吸收氯化氢
              (4)E装置中除了有盐酸生成外,还含有有机物,从E中分离出盐酸的最佳方法为    
              (5)该装置还有缺陷,原因是没有进行尾气处理,尾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编号).
              A.CH4    B.CH3Cl      C.CH2Cl2      D.CHCl3     E.CCl4
            • 8. (NH42SO4是常见的化肥和化工原料,受热易分解.某兴趣小组拟探究其分解产物.
              [查阅资料](NH42SO4在260℃和400℃时分解产物不同.
              [实验探究]该小组拟选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1:连接装置A-B-C-D,检查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装置B盛0.5000mol/L盐酸70.00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260℃加热装置A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已知中和装置B中剩余盐酸需0.2000mol/L NaOH溶液25.00mL,且中和后的溶液中无SO42-
              (1)仪器X的名称是    
              (2)装置B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mol;
              实验2:连接装置A-D-B,检查气密性,按图示重新加入试剂.通入N2排尽空气后,于400℃加热装置A至(NH42SO4完全分解无残留物,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
              (3)检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装置B内溶液吸收的气体是    
              (5)(NH42SO4在400℃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9. 某学习小组用如下装置(支撑仪器略去)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和乙醛的性质.

              (1)实验开始时,对A进行水浴加热,其目的是    
              (2)B中反应方程式为    
              (3)若装置C中开始发生倒吸,则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填编号).
              A.移去图中的酒精灯B.将C中橡皮塞上的短导气管拔出
              C.将B尾端的乳胶管取下D.将A与B之间的乳胶管取下
              (4)探究: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溴水完全褪色.学习小组通过测定反应前溴水中n(Br2)与反应后溶液中n(Br-)来确定乙醛使溴水褪色的原因.
              ①假设.请写出假设1的反应类型.
              假设1:CH3CHO+Br2→CH2BrCHO+HBr;    反应
              假设2:CH3CHO+Br2→CH3CHBrOBr;              加成反应
              假设3:CH3CHO+Br2+H2O→CH3COOH+2HBr.      氧化反应
              ②结论:若实验测得n(Br2)=0.005mol,n(Br-)=0.01mol,则证明假设    正确.
              (5)欲检验乙醇中混有的少量乙醛,甲乙丙三同学设计实验如表:
              试剂、用品预期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溴水溴水褪色
              铜丝 酒精灯铜丝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
              则上述方案中你认为能正确完成乙醛的检验的是    (填甲、乙、丙)
            • 10. (2016春•任城区期中)Ⅰ.实验室常用如图中的装置制备乙炔并检验乙炔的性质:
              (1)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过程中,为减缓生成乙炔的速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是:    
              (3)B中试剂是    
              (4)若C中试剂是溴水,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Ⅱ.利用上述装置还可以验证醋酸、苯酚、碳酸的酸性强弱.
              (1)A中固体试剂是    (选填序号);
              a.醋酸钠      b.碳酸氢钠     c.苯酚钠
              (2)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有同学认为没有B装置,也可以验证酸性的强弱,你认为合理吗?    (填“合理”或“不合理”);若不合理,原因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