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验证元素周期律.
              用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并将其通入到氢硫酸(H2S的水溶液)中.
              (1)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______
              (2)从图1中选择氧气的制备装置 ______ ,反应前需要的操作是: ______  
              (3)该实验如何证明O的非金属性强于S(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
              (4)你认为能证明Cl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是 ______
              a.S在常温下为固体而Cl2为气体      b.H2S不如HCl稳定
              c.H2SO3的酸性弱于HClO3           d.S与H2化合不如Cl2与H2化合剧烈.
            • 2. 一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验证C、Si、S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
              研究.
              (1)A中所盛溶液的名称是 ______
              (2)B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3)烧杯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3.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一组同学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及现象: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
              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
              (2)B和C仪器口盛放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 ______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4)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 ______  (填“减弱”或“增强”).
            • 4.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学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三种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实验研究;乙同学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A、B、C三处分别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湿润红纸.已知常温下浓盐酸与高锰酸钾能反应生成氯气.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______ ;写出选用物质的名称:A ______ ,B ______ ,C ______ ;C中的现象为.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 ______ ,写出B处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3)根据甲乙同学的实验,最终得到的结论为: ______
            • 5. 某化学实验小组选用图所示装置和下列所给试剂来证明非金属性:Cl>I.
              请你按照他们的设计思路完成该实验.
              【可供选择的试剂有】
              ①稀盐酸,②浓硫酸,③MnO2,④浓盐酸,⑤淀粉碘化钾溶液,⑥KMnO4,⑦NaOH溶液,⑧硝酸银溶液.
              烧瓶A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______ (填序号),试管C中应盛放的药品是 ______ (填序号),则装置D的作用是 ______ ,当观察到现象 ______ ,即可证明非金属性Cl>I.
            • 6.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rm{-}\)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rm{(}\)表中的“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前后不\(\rm{-}\)定是对应关系\(\rm{)}\)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rm{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成红色.
              \(\rm{②}\)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B.有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rm{③}\)镁带与\(\rm{2mol/L}\)盐酸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rm{④}\)铝条与\(\rm{2mol/L}\)盐酸反应 D.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rm{⑤}\)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E.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rm{(1)}\)实验目的: ______ .
              \(\rm{(2)}\)实验用品:仪器:\(\rm{①}\)砂纸,\(\rm{②}\)试管,\(\rm{③}\)胶头滴管,\(\rm{④}\)酒精灯,\(\rm{⑤}\)试管夹、试管架,\(\rm{⑥}\)滤纸,\(\rm{⑦}\)镊子,\(\rm{⑧}\)小刀,\(\rm{⑨}\)玻璃片,\(\rm{⑩}\)锥形瓶\(\rm{(100mL)}\)等;
              药品:钠、镁条、铝条、\(\rm{2mol/L}\),的盐酸、\(\rm{AlCl_{3}}\)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等.
              \(\rm{(3)}\)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rm{(}\)从上表“实验现象”中选择\(\rm{)}\),并完成有关离子方程式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rm{(}\)填写字母代号\(\rm{)}\) 有关离子方程式
              \(\rm{①}\) \(\rm{Mg+2H_{2}O(}\)热水\(\rm{)═Mg(OH)_{2}+H_{2}↑}\)
              \(\rm{②}\)
              \(\rm{③}\) \(\rm{Mg+2H^{+}═Mg^{2+}+H_{2}↑}\)
              \(\rm{④}\)
              \(\rm{⑤}\) \(\rm{Al^{3+}+3OH^{-}=Al(OH)_{3}↓}\)
              \(\rm{(4)}\)实验结论: ______
              \(\rm{(5)}\)该同学在本实验\(\rm{④}\)中用去\(\rm{m}\)克纯固体,反应完毕后无固体剩余,共收集到\(\rm{VL}\)气体\(\rm{(SPT)}\)下,该同学欲求此固体的原子量的表达式为 ______ \(\rm{(}\)用含\(\rm{m}\)和\(\rm{V}\)的式子表示\(\rm{)}\).
            • 7.
              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rm{(}\)见下表,表中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前后不一定是对应关系\(\rm{)}\).
              实 验 方 案 实 验 现 象
              \(\rm{1}\)、用砂纸擦后的镁条与沸水反应,
              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做不定向运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rm{2}\)、向新制的\(\rm{Na_{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的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rm{3}\)、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rm{4}\)、镁带与\(\rm{2mol/L}\)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rm{5}\)、铝条与\(\rm{2mol/L}\)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而后沉淀消失
              \(\rm{6}\)、向\(\rm{AlCl_{3}}\)溶液滴加\(\rm{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rm{(1)}\)实验目的:探究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rm{(2)}\)实验用品:仪器:\(\rm{①}\) ______   \(\rm{②}\) ______  \(\rm{③}\)胶头滴管 \(\rm{④}\)试管夹 \(\rm{⑤}\)镊子 \(\rm{⑥}\)小刀\(\rm{⑦}\)玻璃片 \(\rm{⑧}\)砂纸等.
              药品:钠、镁带、铝条、\(\rm{2mol/L}\)的盐酸、新制的氯水、饱和\(\rm{Na_{2}S}\)溶液、\(\rm{AlCl_{3}}\)溶液、\(\rm{NaOH}\)溶液等.
              \(\rm{(3)}\)实验内容:用\(\rm{A~F}\)填写与实验方案相对应的实验现象:
              \(\rm{1}\) ______ 、\(\rm{2}\) ______ 、\(\rm{3}\) ______ 、\(\rm{4}\) ______ 、\(\rm{5}\) ______ 、\(\rm{6}\) ______
              写出\(\rm{4}\)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
              \(\rm{(4)}\)实验结论:金属性:\(\rm{Na}\)、\(\rm{Mg}\)、\(\rm{Al}\)逐渐 ______ \(\rm{(}\)填“增强”或“减弱”\(\rm{)}\)
              非金属性:\(\rm{S}\)、\(\rm{Cl}\) 逐渐 ______ \(\rm{(}\)填“增强”或“减弱”\(\rm{)}\)
            • 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rm{.}\)将\(\rm{NaOH}\)溶液与\(\rm{NH_{4}Cl}\)溶液混合生成\(\rm{NH_{3}⋅H_{2}O}\),从而验证\(\rm{NaOH}\)的碱性大于\(\rm{NH_{3}⋅H_{2}O}\)继而可以验证\(\rm{Na}\)的金属性大于\(\rm{N}\),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rm{.(1)}\)利用图装置可以验证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rm{.}\)干燥管\(\rm{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rm{Na_{2}S}\)、\(\rm{KMnO_{4}}\)、浓盐酸、\(\rm{MnO_{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rm{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rm{H_{2}CO_{3} > H_{2}SiO_{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rm{C > Si}\),则\(\rm{A}\)中加 _________ 观察到\(\rm{C}\)中溶液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rm{(1)}\)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l > I}\),则\(\rm{A}\)中加浓盐酸,\(\rm{B}\)中加\(\rm{KMnO_{4}}\),\(\rm{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 ______ 的现象,写出\(\rm{B}\)中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 .
              \(\rm{(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 > Si}\) 若在\(\rm{A}\)中加稀盐酸,则\(\rm{B}\)中加 ______ 、\(\rm{C}\)中加 ______ 溶液\(\rm{(}\)以上均填物质的化学式\(\rm{)}\),观察到\(\rm{C}\)中 ______ 的现象,即可证明\(\rm{.C}\)中反应离子方程式 ______ \(\rm{.}\)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存在不足\(\rm{.}\)请简要说明 ______ \(\rm{.}\)如何改进 ______ .
            • 10.
              Ⅰ、现有课外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rm{(1)}\)仪器\(\rm{A}\)的名称为 ______ ,干燥管\(\rm{D}\)的作用为防止 ______ .
              \(\rm{(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l > I}\),则\(\rm{A}\)中加浓盐酸,\(\rm{B}\)中加\(\rm{KMnO_{4}}\),\(\rm{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混合溶液 ______ 的现象,即可证明\(\rm{.}\)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______ 溶液吸收尾气.
              \(\rm{(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rm{C > Si}\),则在\(\rm{A}\)中加盐酸、\(\rm{B}\)中加\(\rm{CaCO_{3}}\)、\(\rm{C}\)中加\(\rm{Na_{2}SiO_{3}}\)溶液,观察到\(\rm{C}\)中溶液 ______ 的现象,即可证明\(\rm{.}\)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应用 ______ 溶液除去.

              Ⅱ、现有甲、乙两化学兴趣小组安装两套如下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rm{H_{2}O_{2}}\)分解速率的因素.
              \(\rm{(1)}\)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完成\(\rm{(}\)所有空均需填满\(\rm{)}\).
               实验编号 实验目的 \(\rm{t℃}\) 催化剂 浓度
              甲组实验Ⅰ 做实验参照 \(\rm{25}\)
              \(\rm{3}\)滴\(\rm{FeCl_{3}}\)溶液
              \(\rm{10ml}\) \(\rm{2\%H_{2}O_{2}}\)
              甲组实验Ⅱ \(\rm{25}\) \(\rm{10ml}\) \(\rm{5\%H_{2}O_{2}}\)
              \(\rm{(2)}\)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rm{①}\)由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rm{H_{2}O_{2}}\)分解速率 ______ ;

              \(\rm{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rm{H_{2}O_{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rm{Na_{2}O_{2}}\)和\(\rm{K_{2}O_{2}}\)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 ______ ;
              乙组提出可以用\(\rm{BaO_{2}}\)固体与\(\rm{H_{2}SO_{4}}\)溶液反应制\(\rm{H_{2}O_{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______ .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