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为探究\(\rm{NO_{3}^{-}}\)的性质,某实验小组学生进行下列系列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系列一】实验 溶液\(\rm{X}\) 实验现象
              实验Ⅰ   \(\rm{1mol/L}\)稀硝酸 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
              实验Ⅱ \(\rm{6mol/L}\)稀硝酸 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实验Ⅲ \(\rm{6mol/LNaOH}\)溶液 观察到\(\rm{(}\)现象写在答题处\(\rm{)}\).
              实验Ⅳ   A、\(\rm{C}\)中均无明显现象,\(\rm{B}\)中有无色气体生成.
              【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rm{1mol/L}\)稀硝酸反应有\(\rm{H_{2}}\)和\(\rm{NH_{4}^{+}}\)生成,\(\rm{NH_{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rm{H_{2}}\)的过程中\(\rm{NO_{3}^{-}}\)被还原.
              \(\rm{(l)}\)实验\(\rm{I}\):生成\(\rm{NH_{4}^{+}}\)电极反应式是 ______ ;
              \(\rm{(2)}\)实验Ⅱ:电子流向: ______ .
              \(\rm{(3)}\)实验Ⅲ: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负极反应式为 ______ .
              \(\rm{(4)}\)实验\(\rm{IV}\):推测\(\rm{B}\)中气体成分可能为 ______ .
              【系列二】向盛有\(\rm{2mL}\) \(\rm{0.1mol/LBa(NO_{3})_{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rm{SO_{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气体无色,接近瓶口处显浅棕色.
              \(\rm{(5)}\)学生甲推测是\(\rm{NO_{3}^{-}}\)氧化\(\rm{SO_{2}}\),他的推测证据是 ______ 、 ______ .
              \(\rm{(6)}\)学生乙则推测是溶液中溶解的\(\rm{O_{2}}\)也氧化了\(\rm{SO_{2}}\),且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了自己的推测正确:向\(\rm{2mL0.1mol/L}\) ______ 溶液中缓慢通入\(\rm{SO_{2}}\),若观察到现象: ______ ,则乙推测成立.
              \(\rm{(7)}\)分别用\(\rm{0.1mol/LBa(NO_{3})_{2}}\)、\(\rm{O_{2}}\)氧化等量的\(\rm{SO_{2}}\),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 ______ .
            • 2.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rm{(}\)如图\(\rm{1)}\)。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


              \(\rm{(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rm{(}\)表中不要留空格\(\rm{)}\):

              编号

              实验目的

              碳粉\(\rm{/g}\)

              铁粉\(\rm{/g}\)

              醋酸\(\rm{/%}\)

              \(\rm{①}\)

              为以下实验作参照

              \(\rm{0.5}\)

              \(\rm{2.0}\)

              \(\rm{90.0}\)

              \(\rm{②}\)

              醋酸浓度的影响

              \(\rm{0.5}\)

               

              \(\rm{36.0}\)

              \(\rm{③}\)

               

              \(\rm{0.2}\)

              \(\rm{2.0}\)

              \(\rm{90.0}\)

              \(\rm{(2)}\)编号\(\rm{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rm{2}\)。\(\rm{t_{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____腐蚀,请在图\(\rm{3}\)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____\(\rm{(}\)填“氧化”或“还原”\(\rm{)}\)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

              \(\rm{(3)}\)该小组对图\(\rm{2}\)中\(\rm{0~t_{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

              假设二:________;

              \(\rm{……}\)
              \(\rm{(4)}\)为验证假设一,某同学设计了检验收集的气体中是否含有\(\rm{H_{2}}\)的方案。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假设一,写出实验步骤和结论。实验步骤和结论\(\rm{(}\)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rm{)}\):
            • 3. (2016•靖安县模拟)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2)乙中负极为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4.

              下列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

              A.
              B.
              C.
              D.
            • 5.

              某小组同学利用原电池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

              资料显示:原电池装置中,负极反应物的还原性越强,或正极反应物的氧化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

              \(\rm{(1)}\)同学们利用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

              \(\rm{①}\)同学们认为实验Ⅰ中铁主要发生了析氢腐蚀,其正极反应式是_______。

              \(\rm{②}\)针对实验Ⅱ现象:甲同学认为不可能发生析氢腐蚀,其判断依据是_____;乙同学认为实验Ⅱ中应发生吸氧腐蚀,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

              \(\rm{(2)}\)同学们仍用上述装置并用\(\rm{Cu}\)和石墨为电极继续实验,探究实验Ⅱ指针偏转原因及影响\(\rm{O_{2}}\)氧化性的因素。

              编号

              溶液\(\rm{B}\)

              操作及现象

              经煮沸的\(\rm{pH=2}\)的 \(\rm{H_{2}SO_{4}}\)

              溶液表面用煤油覆盖,连接装置后,电压表指针微微偏转,记录读数为\(\rm{b}\)

              \(\rm{pH=2}\)的\(\rm{H_{2}SO_{4}}\)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rm{O_{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rm{c}\);取出电极,向溶液中加入数滴浓\(\rm{Na_{2}SO_{4}}\)溶液混合后,插入电极,保持\(\rm{O_{2}}\)通入,电压表读数仍为\(\rm{c}\)

              \(\rm{pH=12}\)的\(\rm{NaOH}\)

              在石墨一侧缓慢通入\(\rm{O_{2}}\)并连接装置,电压表指针偏转,记录读数为\(\rm{d}\)

              \(\rm{①}\)丙同学比较实验Ⅱ、Ⅲ、Ⅳ的电压表读数为:\(\rm{c > a > b}\),请解释原因是_______。

              \(\rm{②}\)丁同学对Ⅳ、Ⅴ进行比较,其目的是探究_______对\(\rm{O_{2}}\)氧化性的影响。

              \(\rm{③}\)实验Ⅳ中加入\(\rm{Na_{2}SO_{4}}\)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rm{④}\)为达到丁同学的目的,经讨论,同学们认为应改用下图装置对Ⅳ、Ⅴ重复进行实验,其设计意图是_______;重复实验时,记录电压表读数依次为\(\rm{c′}\)、\(\rm{d′}\),且\(\rm{c′ > d′}\),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 6.
              菁优网【实验目的】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原电池装置.
              【实验用品】电极:镁条、铜片、铁片等.
              电解质:果汁\(\rm{(}\)橙汁、苹果汁、柠檬汁等\(\rm{)}\).
              其他:导线、金属夹、发光二极管、\(\rm{500}\) \(\rm{mL}\)烧杯.
              【实验方案】\(\rm{①Cu-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橙汁.
              \(\rm{②Cu-Fe}\)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苹果汁.
              \(\rm{③Fe-Mg}\)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柠檬汁.
              【实验操作】用导线分别将三种方案中的金属片连接到金属夹上,分别将金属片两两插入到盛有果汁的三个\(\rm{500}\) \(\rm{mL}\)的烧杯中,用发光二极管两端分别接触三种方案中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夹\(\rm{.}\)观察现象,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三种方案中发光二极管均发光.
              【实验结论】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回答下列问题:
              \(\rm{(1)}\)连接装置时活泼金属接在二极管的 ______ 极上,较不活泼金属接在二极管的 ______ 极上.
              \(\rm{(2)}\)在方案\(\rm{①②}\)中铜作电极情况: ______ .
              \(\rm{(3)}\)在方案\(\rm{①③}\)中镁作电极情况: ______ .
              \(\rm{(4)}\)在方案\(\rm{②③}\)中铁作电极情况: ______ .
              \(\rm{(5)}\)在方案\(\rm{③}\)中负极反应为 ______ ,正极反应为 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 7.
              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rm{6}\) \(\rm{mol⋅L^{-1}}\)的\(\rm{H_{2}SO_{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rm{6}\) \(\rm{mol⋅L^{-1}}\)的\(\rm{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rm{(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 .
              \(\rm{(2)}\)乙中负极为 ______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
              \(\rm{(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______ \(\rm{(}\)填元素符号\(\rm{)}\)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______ \(\rm{(}\)填写元素符号\(\rm{)}\)的活动性更强.
              \(\rm{(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______ \(\rm{(}\)填字母\(\rm{)}\).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