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rm{(1)}\)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rm{V}\)形的是______\(\rm{(}\)填序号\(\rm{)}\)。

              \(\rm{a.BeCl_{2}}\)        \(\rm{b.H_{2}O}\)        \(\rm{c.HCHO}\)       \(\rm{d.CS_{2}}\)

              \(\rm{(2)}\)已知\(\rm{AlCl_{3}}\)的沸点:\(\rm{190℃(2.5}\)个大气压\(\rm{)}\),但是它在\(\rm{178℃}\)就开始升华,则\(\rm{AlCl_{3}}\)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为什么工业上一般不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3)}\)原子序数小于\(\rm{36}\)的元素\(\rm{Q}\)和\(\rm{T}\),在周期表中既处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原子序数\(\rm{T}\)比\(\rm{Q}\)多\(\rm{2}\)。\(\rm{T}\)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rm{(}\)价电子\(\rm{)}\)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rm{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

              \(\rm{(4)}\)下图是从\(\rm{NaCl}\)或\(\rm{CsCl}\)晶体结构图中分割出来的部分结构图,判断\(\rm{NaCl}\)晶体结构的图象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5)[Cu(NH_{3})_{4}]^{2+}}\)配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__\(\rm{(}\)填序号\(\rm{)}\)。

              \(\rm{①}\)配位键   \(\rm{②}\)金属键   \(\rm{③}\)极性共价键   \(\rm{④}\)非极性共价键   \(\rm{⑤}\)离子键   \(\rm{⑥}\)氢键

              已知:\(\rm{[Cu(NH_{3})_{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且当\(\rm{[Cu(NH_{3})_{4}]^{2+}}\)中的两个\(\rm{NH_{3}}\)被两个\(\rm{Cl^{-}}\)取代时,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rm{[Cu(NH_{3})_{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

              \(\rm{(6)X}\)与\(\rm{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rm{X}\)和\(\rm{Y}\)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rm{a}\)和\(\rm{b}\),晶体密度为\(\rm{ρ g·cm^{-3}}\),则晶胞中距离最近的\(\rm{X}\)、\(\rm{Y}\)之间的核间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rm{cm}\)。\(\rm{(N_{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用含\(\rm{ρ}\)、\(\rm{a}\)、\(\rm{b}\)、\(\rm{N_{A}}\)的代数式表达\(\rm{)}\)

            • 2. 某物质的晶体中含\(\rm{Ti}\)、\(\rm{O}\)、\(\rm{Ca}\)三种元素,其晶胞排列方式如图所示,晶体中\(\rm{Ti}\)、\(\rm{O}\)、\(\rm{Ca}\)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为\(\rm{(}\)  \(\rm{)}\)
              A.\(\rm{1}\):\(\rm{3}\):\(\rm{1}\)
              B.\(\rm{2}\):\(\rm{3}\):\(\rm{1}\)
              C.\(\rm{2}\):\(\rm{2}\):\(\rm{1}\)
              D.\(\rm{1}\):\(\rm{3}\):\(\rm{3}\)
            • 3.

              知\(\rm{A}\)、\(\rm{B}\)、\(\rm{C}\)、\(\rm{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m{A}\)的周期数等于其主族序数,\(\rm{B}\)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rm{ns^{n}np^{n}}\),\(\rm{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rm{E}\)是第四周期的\(\rm{p}\)区元素且最外层只有\(\rm{2}\)对成对电子,\(\rm{F}\)元素原子序数为\(\rm{29}\)。

              \(\rm{(1)}\)基态\(\rm{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m{(2)B}\)、\(\rm{C}\)、\(\rm{D}\)三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rm{(}\)用元素符号表示\(\rm{)}\)。

              \(\rm{(3)BD_{3}^{2-}}\)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为________杂化;\(\rm{CA_{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rm{(4)1molBC^{-}}\)中含有\(\rm{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rm{N_{A}}\)。

              \(\rm{(5)D}\)、\(\rm{E}\)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rm{ > }\)__________\(\rm{(}\)填化学式\(\rm{)}\)。

              \(\rm{(6)F}\)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rm{(7)C}\)、\(\rm{F}\)两元素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顶点为\(\rm{C}\)原子。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rm{C}\)原子的配位数是__________。若相邻\(\rm{C}\)原子和\(\rm{F}\)原子间的距离为\(\rm{ac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rm{N_{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rm{g·cm^{-3}(}\)用含\(\rm{a}\)、\(\rm{N_{A}}\)的符号表示\(\rm{)}\)。

            • 4. \(\rm{C_{60}}\)、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碳和氯化铯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rm{(}\)石墨仅表示出其中的一层结构\(\rm{)}\):
                
              \(\rm{(1){\ C}_{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的关系是互为 ______ ;
              A. 同分异构体               \(\rm{B{.}}\) 同素异形体                     \(\rm{C{.}}\) 同系物                         \(\rm{D{.}}\) 同位素
              \(\rm{\left( 2 \right)}\)晶体硅的结构跟金刚石相似,\(\rm{1mol}\)晶体硅中含有硅\(\rm{{-}}\)硅单键的数目是 ______\(\rm{N_{A}}\);
              \(\rm{\left( 3 \right)}\)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占有的碳原子数是 ______ ;
              \(\rm{(4)}\) 观察\(\rm{CO_{2}}\)分子晶体结构的一部分,每个\(\rm{CO_{2}}\)分子周围有 ______ 个与之紧邻且等距的\(\rm{CO_{2}}\)分子;
              \(\rm{(5)}\)观察图形推测,\(\rm{CsCl}\)晶体中两距离最近的\(\rm{Cs^{{+}}}\)间距离为\(\rm{a}\),则每个\(\rm{Cs^{{+}}}\)周围与其距离为\(\rm{a}\)的\(\rm{Cs^{{+}}}\)数目为 ______ ,每个\(\rm{Cs^{{+}}}\)周围紧邻且等距的\(\rm{Cl^{{-}}}\)数目为 ______ 。
            • 5.

              \(\rm{Ti}\)、\(\rm{Fe}\)、\(\rm{Al}\)、\(\rm{Cu}\)均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rm{(l)Ti}\)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rm{(2)}\)钛能与\(\rm{B}\)、\(\rm{C}\)、\(\rm{N}\)、\(\rm{O}\)等非金属元素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电负性:\(\rm{C}\)     \(\rm{(}\)填“\(\rm{ > }\)”或“\(\rm{ < }\)”,下同\(\rm{)B}\);第一电离能:\(\rm{N}\)     \(\rm{O}\)。

              \(\rm{(3)}\)月球岩石\(\rm{——}\)玄武岩的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rm{(FeTiO_{3})}\)。\(\rm{FeTiO_{3}}\)与质量分数为\(\rm{80%}\)的硫酸反应可生成\(\rm{TiOSO_{4}}\)。\(\rm{SO_{4}^{2-}}\)的空间构型为     ,其中硫原子采取    杂化。

              \(\rm{(4)Ti}\)的氧化物和\(\rm{CaO}\)相互作用能形成钛酸盐\(\rm{CaTiO_{3}}\),\(\rm{CaTiO_{3}}\)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rm{(Ti^{4+}}\)位于立方体的顶点\(\rm{)}\)。该晶体中,\(\rm{Ti^{4+}}\)和周围  个\(\rm{O^{2-}}\)相紧邻。

              \(\rm{(5)}\)用\(\rm{Cr_{2}O_{3}}\)作原料,铝粉作还原剂的铝热法是生产金属铬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反应是一个自发放热反应,由此可判断\(\rm{Cr—O}\)键和\(\rm{Al—O}\)键中      键更强。

              \(\rm{(6)}\)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由图中\(\rm{P}\)点和\(\rm{Q}\)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确定\(\rm{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     


              \(\rm{(7)Fe}\)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rm{FeO}\)晶胞结构为\(\rm{NaCl}\)型。晶体中实际上存在空位、错位、杂质原子等缺陷,晶体缺陷对晶体的性质会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晶体缺陷,在晶体中\(\rm{Fe}\)和\(\rm{O}\)的个数比发生了变化,变为\(\rm{FexO(x < l )}\),若测得某\(\rm{FexO}\)晶体密度为\(\rm{5.71g/cm3}\),晶胞边长为\(\rm{4.28×10-10m}\),则\(\rm{FexO}\)中\(\rm{x=}\)      \(\rm{(}\)用代数式表示,不要求算出具体结果\(\rm{)}\)。

            • 6.

              Ⅰ\(\rm{.}\)氢、碳、氮都是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资料表明\(\rm{[Zn(CN)_{4}]^{2-}}\)在水溶液中与\(\rm{HCHO}\)发生如下反应:

              \(\rm{4HCHO+[Zn(CN)_{4}]^{2-}+4H^{+}+4H_{2}O=}\) \(\rm{[Zn(H_{2}O)_{4}]^{2+}+4HOCH_{2}CN}\)

              \(\rm{(1) 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rm{Z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rm{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rm{σ}\)键的物质的量为       \(\rm{mol}\)。

              \(\rm{(2) HOCH_{2}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          。与\(\rm{H_{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       。

              \(\rm{(3) [Zn(CN)_{4}]^{2-}}\)中\(\rm{Zn^{2+}}\)与\(\rm{CN^{-}}\)的\(\rm{C}\)原子形成配位键,不考虑空间构型,\(\rm{[Zn(CN)_{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rm{(4)}\)已知\(\rm{HCO_{3}^{-}(}\)碳酸氢根离子\(\rm{)}\)在水溶液中可通过氢键成为二聚体\(\rm{(}\)八元环结构\(\rm{)}\),试画出该二聚体的结构式:                                

              Ⅱ\(\rm{.}\)由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rm{A}\)、\(\rm{B}\)、\(\rm{C}\)、\(\rm{D}\)、\(\rm{E}\)五种元素构成某配位化合物\(\rm{X}\),其原子个数比为\(\rm{14∶4∶5∶1∶1}\)。其中\(\rm{C}\)、\(\rm{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rm{D}\)为\(\rm{C}\)的二倍,\(\rm{E}\)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为

              \(\rm{(}\)\(\rm{n}\)\(\rm{-1)d}\)\(\rm{{\,\!}^{n}}\)\(\rm{{\,\!}^{+6}}\)\(\rm{n}\)\(\rm{s^{1}}\),回答下列问题。

              \(\rm{(1)}\)该配位化合物\(\rm{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rm{(2) C}\)元素可与\(\rm{A}\)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rm{1∶1}\)和\(\rm{1∶2}\),两种化合物可任意比互溶,解释其主要原因为为                                                  

              \(\rm{(3) A}\)元素与\(\rm{E}\)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离子化合物\(\rm{Y}\),其原子个数比为\(\rm{1∶1}\),该化合物\(\rm{Y}\)可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种蓝色溶液和两种无色气体\(\rm{(}\)其中一种为\(\rm{A}\)元素的单质\(\rm{)}\),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rm{(4) E}\)的单质晶体中原子通常采用的堆积方式是下图中的        \(\rm{(}\)填写“甲”、“乙”或“丙”\(\rm{)}\)。配位数是         空间利用率是           

            • 7.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rm{A}\)、\(\rm{B}\)、\(\rm{C}\)、\(\rm{D}\)分别处于第一至第四周期,自然界中存在多种\(\rm{A}\)的化合物,\(\rm{B}\)原子核外电子有\(\rm{6}\)种不同的运动状态,\(\rm{B}\)与\(\rm{C}\)可形成正四面体形分子,\(\rm{D}\)的基态原子的最外能层只有一个电子,其他能层均已充满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这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______,
              \(\rm{(2)C}\)所在主族的前四种元素分别与\(\rm{A}\)形成的化合物,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
              \(\rm{(}\)填化学式\(\rm{)}\),呈现如此递变规律的原因是______。
              \(\rm{(3)B}\)元素可形成多种单质,一种晶体结构如图一所示,其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另一种的晶胞如图二所示,该晶胞的空间利用率为______,若此晶胞中的棱长为\(\rm{356.6pm}\),则此晶胞的密度为______\(\rm{g⋅c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rm{)}\)。\(\rm{( \sqrt {3}=1.732)}\)

              \(\rm{(4)D}\)元素形成的单质,其晶体内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是______,\(\rm{D}\)的醋酸盐晶体局部结构如图三,请用箭头标出图中的配位键。
            • 8.

              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则该晶体中\(\rm{X}\),\(\rm{Y}\)的离子个数之比是

              A.\(\rm{4∶1}\)
              B.\(\rm{1∶1}\)
              C.\(\rm{2∶1}\)
              D.\(\rm{1∶2}\)
            • 9.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rm{(1)C}\)、\(\rm{H}\)、\(\rm{N}\)、\(\rm{O}\)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rm{(}\)填元素符号\(\rm{)}\),写出\(\rm{Fe^{2+}}\)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

              \(\rm{(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rm{CN^{-}}\)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rm{CNO^{-}}\)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rm{(3)MgO}\)、\(\rm{CaO}\)两种晶体的结构与\(\rm{NaCl}\)晶体结构相似,则两种离子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顺序是______\(\rm{(}\)用化学式表示\(\rm{)}\),的沸点比_________\(\rm{(}\)填“高”或“低”\(\rm{)}\);原因是_____________。


              \(\rm{(4)}\)铁有\(\rm{δ}\)、\(\rm{γ}\)、\(\rm{α}\)三种同素异形体,如下图所示。



              \(\rm{γ -Fe}\)晶体的一个晶胞中所含有的铁原子数为____,\(\rm{δ}\)一\(\rm{Fe}\)、\(\rm{α- Fe}\)两种晶胞中铁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已知\(\rm{δ-Fe}\)晶体的密度为\(\rm{dg/cm3}\),\(\rm{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则\(\rm{Fe}\)原子半径为____\(\rm{pm(}\)列表达式\(\rm{)}\)。

            • 10.

              \(\rm{(1)}\)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rm{282℃}\),沸点\(\rm{315℃}\),在\(\rm{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类型为   

              \(\rm{(2)①CH_{2}=CH_{2}}\)、\(\rm{②CH≡CH}\)、\(\rm{③}\)、\(\rm{④CH_{3}—CH_{3}}\)这四种分子中碳原子采取\(\rm{sp^{2}}\)杂化的是   \(\rm{(}\)填序号\(\rm{)}\)。

              \(\rm{(3)}\)图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示意图,该晶体由\(\rm{A}\)、\(\rm{B}\)、\(\rm{C}\)三种基本粒子组成,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