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的氧化物和硫的氧化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1)已知:2SO2(g)+O2(g)⇌2SO3(g)△H1
              2NO(g)+O2(g)⇌2NO2(g)△H2
              NO2(g)+SO2(g)⇌SO3(g)+NO(g)△H3
              则△H3=     (用△H1、△H2 表示),如果上述三个反应方程式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则K3=    (用K1、K2 表示).
              (2)如图1所示,A是恒容的密闭容器,B是一个体积可变的充气气囊.保持恒温,关闭K2,分别将2mol NO 和1mol O2 通过K1、K3 分别充入A、B 中,发生的反应为2NO(g)+O2(g)⇌2NO2(g)[[不考虑2NO2(g)⇌N2O4(g)],起始时A、B 的体积相同均为a L.

              ①下列说法和示意图2正确,且既能说明A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又能说明B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A、B 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均不再发生变化
              b.A、B 容器中NO 和O2物质的量浓度比均为2:1
              ②T℃时,A 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常数Kp=8×10-2(kPa)-1.若A 容器中反应达到平 衡时p(NO2)=200kPa,则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    . (Kp 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所得平衡常数,分压 总压 物质的量分数)
              (3)将0.2mol SO2 和0.15mol O2通入2L 的密闭容器中,测得S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实线所示.
              编号abcde
              n(SO2)/mol0.160.120.090.070.07
              t/min2581522
              ①ab段平均反应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c 段平均反应速率:de 段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仅改变某一个实验条件,测得SO2 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3中虚线所示,则改变的条件        
            • 2. (2016•鹰潭校级模拟)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为弄清该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查得资
              料如图1、2:
              则:(1)①不用通入O2氧化的方法除去CO的原因是    
              ②SO2(g)+2CO(g)=S(s)+2CO2(g)
              △H=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制取氢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已知42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如果反应开始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都是0.60mol,5min末达到平衡,则此时CO的转化率为    
              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mol•L-1•min-1
              (3)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
              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杂质含有Ag和Fe),粗铜应该接此电源的    极(填“c”或“d”),反应过程中析出精铜64g,则上述CH3OH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L.
            • 3. 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石墨与O2生成CO2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等量金刚石和石墨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热量更多
              C.从能量角度看,金刚石比石墨更稳定
              D.C(金刚石,s)→C(石墨,s)+Q kJ  Q=E3-E2
            • 4. 氮的氧化物(如NO2、NO4、N2O5等)应用很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l)从N2O5可通过电解或臭氧氧化N2O4的方法制备.电解装置如图1所示(隔膜用于阻止水分子通过),其阳极反应式为    

              己知:2NO(g)+O2(g)═2NO2(g)△H1
              NO(g)+O3(g)═NO2(g)+O2(g)△H2
              2NO2(g)⇌N2O4(g)△H3
              2N2O5(g)═4NO2(g)+O2(g)△H4
              则反应N2O4(g)+O3(g)═N2O5(g)+O2(g)的△H=    
              (2)从N2O5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2N2O5(g)═4NO2(g)+O2(g).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0.001.002.003.004.005.00
              c(N2O5)/mol/L1.000.710.500.350.250.17
              设反应开始时体系压强为P0,第2.00min时体系压强为p,则p:p0=    
              1.00~3.00min内,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从N2O4与NO2之间存在反应N2O4⇌2NO2(g).将一定量的N2O4放入恒容密闭容器中,测得其平衡转化率[a(N2O4)]随温度变化如图1所示.
              ①图中a点对应温度下,已知N2O4的起始压强p0为108kPa,列式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②由图推测N2O4(g)⇌2N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说明理由    ,若要提高N2O4转化率,除改变反应温度外,其他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
              ③对于反应N2O4(g)⇌2NO2(g),在一定条件下N2O4与NO2的消耗速率与自身压强间存在关系:v(N2O4)=k1•p(N2O4),v(NO2)=k2[p(NO2)]2.其中,kl、k2是与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相应的速率一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l、k2与平衡常数Kp的关系是kl=    ,在图标出的点中,指出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并说明理由    
            • 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质量增加,负极质量减小
              B.反应NH4Cl(s)=NH3(g)+HCl(g)在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0.1 mol•L-1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OH-)、CH3COOH浓度均减少
            • 6. 综合利用CO2、CO对构建低碳社会有重要意义.
              (1)Li4SiO4可用于富集得到高浓度CO2.原理是:在500℃,低浓度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两种锂盐;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高浓度CO2,Li4SiO4再生.7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固体氧化物电解池(SOEC)用于高温电解CO2和H2O,既可高效制备合成气(CO+H2),又可实现CO2的减排,其工作原理如图1.
              ①b为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
              ②写出电极c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3)电解生成的合成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CO(g)+2H2(g)⇌CH3OH(g).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
              某温度下在一恒压容器中分别充入1.2mol CO和1mol H2,达到平衡时容器体积为2L,且含有0.4mol CH3OH(g),则该反应平衡常数值为    ,此时向容器中再通入0.35mol CO气体,则此平衡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不”或“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已知:(如图2)

              若甲醇的燃烧热为△H3,试用△H1、△H2、△H3表示CO(g)+2H2(g)⇌CH3OH(l)的△H,则△H=    
              (5)利用太阳能和缺铁氧化物[如Fe0.9O]可将廉价CO2热解为碳和氧气,实现CO2再资源化,转化过程如图3所示,若用1mol缺铁氧化物[Fe0.9O]与足量CO2完全反应可生成    mol C(碳).
            • 7. 丙烷、乙烯等有机物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下图1为各组物质能量总和及相互间转化的能量关系,写出丙烷气体(C3H8)分解得到石墨(C)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中以不同的氢碳比[
              n(H2)
              n(CO2)
              ]充入H2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CO2(g)+6H2(g)⇌C2H4(g)+4H2O(g)△H.CO2的平衡转化率α(CO2)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P点对应温度下,K的值为    
              ②该反应的△H    (填“>”“<”或“=”)0,判断的理由是    
              ③氢碳比:X    (填“>”“<”或“=”)2.0.
              ④在氢碳比为2.0时,Q点v(逆)    (填“>”“<”或“=”)P点的v(逆).
            • 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02 mol•L-1醋酸与0.02 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则
              c(CH3COO-)
              c(Na+)
              增大
              B.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lmol与NaOH溶液作用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以及与氢气加成所需的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是4 mol、8 mol
              D.红外光谱分析不能区分乙醇和乙醚
            • 9. (2016•潍坊模拟)二甲醚(CH3OCH3)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也可替代氟利昂作做冷剂等,对臭氧层无破坏作用.工业上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生产二甲醚CH3OCH3的新工艺主要发生三个反应:
              2H2(g)+CO(g)⇌CH3OH(g)△H=-90.0kJ.mol-1 ①
              2CH3OH(g)⇌CH3OCH(g)+H2O (g)△H=-24.5kJ.mol-1
              CO(g)+H2O(g)⇌CO2(g)+H2(g)△H=-41.1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新工艺的总反应3H2+3CO⇌CH3OCH3+CO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如下:
               化学键 H-H C-H C-O O-H
               键能(kJ.mol-1 436 414 326 464
              运用反应①计算一氧化碳中碳氧共价键的键能    kJ•mol-1
              (3)在250℃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事实可以说明反应③已达平衡的是(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O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保持不变
              C.H2O与C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1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4)某温度下,将2mol CO和6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10min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mol/L,计算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5)绿色电源“二甲醚-氧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氧气应从C处通入,电极Y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②二甲醚(CH32O应从b处加入,电极X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③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电极X周围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0. 已知A、B、D为中学常见的单质,甲、乙、丙、丁、戊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丙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无色气体;丁是一种高能燃料,其组成元素与丙相同,且为18电子微粒;戊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具有净水作用.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某些条件已略去).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A、B单质对应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丙的电子式为    ,丁中所包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3)甲和水反应生成戊和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定条件下,A与TiO2、C(石墨)反应只生成乙和碳化钛(TiC).已知该反应生成1mol乙时放出536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5)已知另有物质己为中学常见黑色磁性氧化物,能够与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与A反应的焓变(△H)和活化能(Ea).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填写序号).

              (6)资料显示物质己可用于除去地下水中的TcO4-99Tc具有放射性).在弱酸性条件下,物质己将TcO4-转化为难溶于水的TcO2,同时得到一种难溶于水的弱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