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某同学用5%的H2O2溶液做了一个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分别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1和试管2中装入3.0mL5%的H2O2溶液.
              步骤2:再分别往两支试管中滴入1~2滴1mol/L FeCl3溶液,
              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1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5℃冷水的烧杯中,试管2放入盛有温度恒定为40℃热水的烧杯中,同时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并记录不同时刻(min)气体的总体积(mL),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试管1 17.5 34.9 50.1 60.3 70.4 80.2 84.9 85.2 85.4
              试管2 21.7 41.2 57.5 70.8 81.3 84.9 85.3 85.4 85.4
              (1)向试管中加入的FeCl3溶液的作用 ______ ,写出加入FeCl3溶液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
              (2)相同时刻试管2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试管1中多的原因是: ______ ,由此该同学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
              (3)对比每分钟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变化,前5分钟内每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______
              (4)若用单位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表示反应的快慢,则2min到5min试管2中生成气体的速率为: ______ .(请列出计算式并将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 2. 某学习小组利用铁与稀硫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实验.结果如表:
              实验
              序号
              铁的质量/g 铁的
              形态
              V(H2SO4
              /mL
              c(H2SO4
              /mol•L-1
              反应前溶液
              的温度/℃
              金属完全消
              失的时间/s
              1 0.10 片状 50 0.8 20 200
              2 0.10 粉状 50 0.8 20 25
              3 0.10 片状 50 1.0 20 125
              4 0.10 片状 50 1.0 35 50
              请分析上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2 表明 ______ 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其规律是 ______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 ______ (填实验序号).
              (3)该探究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 ______ ,体现该影响因素的实验有 ______ (填实验序号).
              (4)进行实验3时,若将稀硫酸改为50mL 2.0mol•L-1盐酸(其他条件不变),发现:放出气泡的速率,盐酸明显比硫酸快.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忽略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3. 两套如图所示装置,各盛有2g锌粒(颗粒大小相同)分别加入40ml 1mol/L和40ml 4mol/L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 H2时所用的时间.
              (1)当收集到10mL H2时,哪个实验所耗时间较长?为什么? ______
              (2)活塞外移的情况是 ______
              A.均匀外移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先慢后快然后又逐渐减慢
              你选择的理由是 ______
            • 4. 在锌与盐酸反应的实验中,一个学生得到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编号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完全溶解
              的时间/s
              A 2 薄片 5 400
              B 2 薄片 15 200
              C 2 薄片 25 100
              D 2 薄片 35 t1
              E 2 细小颗粒 15 t2
              F 2 粉末 15 t3
              G 2 薄片(含少量杂质Cu) 35 t4
              (1)t1= ______ s,画出以时间对温度的曲线图(纵轴表示时间,横轴表示温度).
              (2)利用所画的曲线图,总结并得出的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是 ______
              (3)t1______ t4(填“>”或“<”),原因是 ______ .t2______ t3(填“>”或“<”),原因是 ______
              (4)单位时间内消耗锌的质量mB、mE、mF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
            • 5.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2)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下,A、B的成分见表:
              序号 A溶液 B溶液
              2mL 0.1mol/L H2C2O4溶液 4mL 0.01mol/L KMnO4溶液
              2mL 0.2mol/L H2C2O4溶液 4mL 0.01mol/L KMnO4溶液
              2mL 0.2mol/L H2C2O4溶液 4mL 0.01mol/L 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该实验探究的是 ______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管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_____ (用实验序号填空).
              (3)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mL 0.1mol/L 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 0.1mol/L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的试管),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目的是研究 ______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褪色,其原因是 ______
            • 6.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有关问题,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以H2O2的分解反应为研究对象,实验方案与数据记录如表,t表示收集a mL O2所需的时间.
              序号 反应
              温度/℃
              c(H2O2)/
              mol•L-1
              V(H2O2
              /mL
              m(MnO2
              /g
              t/min
              1 20 2 10 0 t1
              2 20 2 10 0.1 t2
              3 20 4 10 0.1 t3
              4 40 2 10 0.1 t4
              (1)设计实验2和实验3的目的是研究 ______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可以将实验 ______ 和实验 ______ 作对比(填序号).
              (3)将实验1和实验2作对比,t1______ t2(填“>”、“<”或“=”).
              Ⅱ.以KI和FeCl3反应为例(2Fe3++2I-⇌2Fe2++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可选试剂:
              ①0.1mol•L-1 KI溶液 ②0.1mol•L-1 FeCl3溶液 ③0.1mol•L-1 FeCl2溶液 ④0.1mol•L-1 盐酸 ⑤0.1mol•L-1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1)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 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振荡,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 ______ (填序号),现象 ______ ,说明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Ⅲ.N2O4可分解为NO2.在100mL密闭容器中投入0.01mol N2O4,利用现代化学实验技术跟踪测量c(NO2).c(NO2)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记录如图所示.

              (1)反应容器中最后剩余的物质有 ______ ,其中N2O4的物质的量为 ______ mol.
              (2)c(NO2)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实验测得的化学反应速率在逐渐减小,最后 ______
            • 7. 某兴趣小组进行“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将5.4g的铝片投入500mL 0.5mol•L-1的硫酸溶液中,下图为反应产生氢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图.
              (1)下列关于图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
              ①a→b段产生H2加快可能是表面的氧化膜逐渐溶解,加快了反应速率
              ②b→c段产生H2较快可能是该反应放热,导致温度升高,加快了反应
              ③c以后,产生H2速率逐渐下降可能是铝片趋于消耗完全
              (2)其他条件不变,现换用500mL 1mol•L-1盐酸,产生氢气速率普遍较使用500mL 0.5mol•L-1硫酸的快,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①盐酸中c(H+)的浓度更大       ②Cl-有催化作用      ③SO42-有催化作用
              ④SO42-有阻化作用(使反应变慢)  ⑤Al3+有催化作用
              (3)要加快铝与硫酸溶液制H2的反应速率,小组成员提出一系列方案,比如:①加入某种催化剂;②加入蒸馏水;③将铝片换成铝粉;④增加硫酸的浓度至18mol/L;⑤ ______ ;⑥ ______ .以上方案不合理的有 ______ ;请你再补充两种合理方案,填入空白⑤⑥处.
            • 8.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成员,利用稀硫酸与某金属的反应来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表中某些数据记录已模糊不清,个别数据已丢失).若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均是正确的,试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主要是探究 ______ ______ ______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经仔细辨认,模糊的数据疑为25、50、125、250,试将这些疑似数据填入表中,使实验数据较为合理.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mol/L) V(H2SO4)(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数据模糊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数据模糊
              6 0.10 1.0 50 20 35 数据模糊
              7 0.10 1.0 50 35 数据模糊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数据丢失 44 40
            • 9. 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非氯高效消毒剂,常用于工业废水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某小组同学为研究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苯酚的降解反应速率,在恒定实验温度298K或318K条件下(其余实验条件见下表),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表:
              实验编号 pH 投料比(高铁酸钾与苯酚的质量比) T/K Fe3+ 实验目的
              4 10:1 298 0 参照实验
              4 8:1 298 0
              探究温度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2)若还要探究溶液的pH和Fe3+的存在对该降解反应速率的影响,除实验Ⅰ、Ⅱ、Ⅲ外,至少还需进行 ______ 次对比实验.
              (3)某同学以实验Ⅰ为参照实验,经过大量实验通过HPLC法测得不同pH下高铁酸钾对水溶液中苯酚的去除率,其结果如图所示.
              ①工业上使用高铁酸钾除去废水中的苯酚时,pH控制在 ______ 左右.
              ②依据图中信息,给出一种使反应停止的方法: ______
            • 10.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大多受到环境腐蚀,故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2.关于CuCl2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B.增大了反应的速率
              C.降低了反应的焓变    D.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
              (2)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2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______ ;若生成4.29g 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 ______ L(标准状况).
            0/40

            进入组卷